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童話起源於民間口頭文學,由神話和傳說演變而來,源遠流長。

童話的主角,不管是有生命的生物,還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只要賦予它們靈性,就會發生很多專屬的故事。而這些有靈性的專屬故事,是孩童最初瞭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只是,事物大多都是有利弊兩端的,童話也不列外。童話的美好可以展現一個有自由、有愛的天堂,讓人無限追求,也可以讓人忽略現實的殘酷,走向禁錮、仇恨的地獄。

一:真善美的執著追求,不一定都能換來苦盡甘來

《海的女兒》中,十五歲的小公主遇上王子,並救王子於海難。可是因為王子醒來看到的是鄰國公主,就誤以為鄰國公主救了自己,一心要娶鄰國公主。

而後的人魚小公主,深深的愛著王子,由最先的躲在石頭背後偷看,到拿美麗的魚尾換疼痛的人腿,失去歌喉,甚至,就連美人魚小公主的姐姐也因她失去了頭髮。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因為愛情,人魚小公主一直在付出,三百年的生命到底還是沒有換回王子的愛情,終是在王子成婚的晚上化作了泡沫。

就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古今中外,一直流傳。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這種追求愛情的方式真的對嗎?都說愛情裡只有願不願意,沒有值不值得。可是生命的意義本身就不該全部放在愛情上,人魚小公主的悲劇,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暗暗的埋下伏筆——

1、缺乏坦誠的情誼隨時都可能破滅

小公主有很多次機會告訴王子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救了他的事實,但她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做過讓王子接受這些真實的準備。

愛情裡兩個人的坦誠是必需的,彼此的秘密,如果不能早早的說出口,就算眼下幸福的在一起了,也會為日後的信任危機埋下伏筆。

2、平等的彼此付出得到的回應是感情走下去的動力

小公主為王子做了所有,哪怕是最後為王子失去了一切,但王子還是什麼都沒有為她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舔狗,舔得一無所有。

每一種關係必需建立的相互付出之中,至於付出多少,可以不那麼計較。我朝你走了99步,剩下的1步總該是你走向我了吧。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3、過分的愛別人,忘記愛自己,容易迷失自身的價值

小公主因為愛王子,不停的傷害著自己,失去聲音,失去魚尾,失去姐姐的頭髮,失去三百年的生命,最後只感動了自己。

愛別人必須先學會愛自己,再喜歡的人,到了7分也就夠了,剩下的3分必須愛自己,那是最後留下的尊嚴。

4、風雨面前,更多的時候家人才是永遠的港灣

小公主為王子,斷了自己所有的後路,因為愛情,她忘記的祖母的慈愛,忘記了姐姐的寵愛,忘記生養她的大海。

人,無論在何種場景,都不能忘本,家庭就是人的根本,愛情不可能永遠有激情,激情褪去也會變成親情。而親人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歸屬,血緣在更多的時候比激情靠譜得多。

所以,小公主的失敗告訴了我們,一味的盲目付出,並不值得學習,愛人先得學會愛自己。

二、過度的善良與包容換來的幸福,也可能是另一種苦難的開始

惡毒的後媽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一次一次的傷害她,獵人好心放了她,在森林裡遇上了好心的小矮人,被收留。吃了毒蘋果後憑藉著美貌再次被王子救活,從此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這是何等的好運,只用負責長得漂亮,憑著天真善良就可以一直好運!

完全就是瑪麗蘇的劇本,在現實生活中,無數的女孩都羨慕這樣的人生劇本。無獨有偶,灰姑娘也是類似的劇本。

後媽想方設法的虐待,好東西都被姐姐搶走了,灰姑娘還是不改初心的認真住在髒亂的屋子裡幹活,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所有人和顏悅色。後來在仙女的幫助下參加了王子的舞會,邂逅了王子,相愛了。在王子拿著鞋子找到她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兩個故事的結尾都很美好,男女主人公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可是真的能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嗎?故事的突然結束,似乎在逃避著什麼問題?

從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人物性格和處事能力來看,想要獲得幸福絕非易事。

1、性格過於軟弱,受到不平等對待,不知道合理的反抗

兩人面對後母的傷害時都不曾想過求助於自己的父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抗。灰姑娘在被姐姐打壓欺負時,也是逆來順受。

這一點在社會上立足是很難的,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好人,也並不是所有的規則都是合理的,面對不平等對待時,必須要學會反抗。

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嫁給王子,要面對的還有皇室裡的種種問題,不可能事事依靠王子,一味的軟弱註定得不到幸福。

2、知識文化的差異,沒有共同語言的交流

灰姑娘從小就總是幹活,對於讀書學習自然有很多欠缺的東西。而王子,在決定娶灰姑娘之時,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瞭解她。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勢均力敵的愛情才能長長久久,灰姑娘的愛情,當相處久了之後,三觀、文化的差異慢慢顯露,這種情況下,在皇宮那種地方,想要好好生存本來就屬於難事了。

3、錯誤中學不會總結,隨便相信任何人

白雪公主在第一次受到後母的傷害後,並沒有認真的放在心上,對於小矮人的警告,也沒有重視,這才使得後母有再次傷害她的機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過度的簡單,更容易讓有心之人趁虛而入。一個地方跌倒後,必須學會站起來,總結之前的傷害,才能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

所以,單單憑著美麗善良,天真勤勞並不可能就簡單的獲得幸福了,現實真的不是童話。

三、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通過努力就能改變的,無能為力的事情很多

醜小鴨從小就待在鴨媽媽身邊,因為長得醜,不僅常常受到鴨媽媽和兄弟姐妹的欺負,就連主人也因它長得醜而嫌棄它。

真正讓醜小鴨產生自我意識並堅持自我是在農家小院。在這裡,溫飽之餘它開始思索自己,開始想要走向其他的天地。它不想在不被人認同的地方卑微的活著,儘管離開可能會面對死亡。

童話的天堂與地獄:結尾都停留在美好時刻


醜小鴨堅持自我,哪怕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由悲觀與逃避到開始有自己的的渴望,中途遇到了大雁、獵狗,學會了謙卑,在湖面上不停的遊動。終於,它對自我的堅持、獨立人格的堅守戰勝了死亡,贏得了重生,蛻變成了美麗的天鵝。

這樣的故事著實是很勵志,通過環境與心境的考驗,醜小鴨變白天鵝。可是,真實的社會中,醜小鴨真的會變成白天鵝嗎?

完全是不可能的,童話裡的醜小鴨,還是一顆蛋的時候,就註定了是一隻白天鵝,哪怕它不離開農家小院,不去經歷那麼多的痛苦與嘲笑。天鵝蛋就是天鵝蛋,再醜也會長成白天鵝。而真正的醜小鴨,再怎麼付出努力,再怎麼改變環境,終究還是不能改變蛋裡就決定了的身份的。

小結:

《海的女兒》中小公主犧牲了自己,換來了王子與鄰國公主幸福長久的生活在一起。

《白雪公主》中王子救活了公主,回到城堡,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灰姑娘》中王子找到灰姑娘,回到城堡,永遠幸福快樂的在一起。

《醜小鴨》中醜小鴨歷經苦難,終是蛻變成了白天鵝。

最後的結局,小公主成全了大愛,白雪公主的美麗善良戰勝了邪惡,灰姑娘的善良勤勞獲得了好運,醜小鴨的堅守發生了蛻變。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是現實呢?最近被曝光的“N號房事件”,各個報導中出現的“虐童事件”,以及部分單位做出的“開後門”特殊照顧。

這些都在無情的告訴我們,藝術來自生活不假,藝術高於生活也不假,但有時候,藝術表達出來的東西,現實是少之又少的,物以稀為貴,因為少,人們心中才會無比的渴望。童話的美好就是這樣不停的被渴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