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近日,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內地,為此前想看卻不容易觀看的觀眾帶來不少便利。這部被譽為年度最佳臺劇的片子,在今年3月份首播時即好評如潮,也引起不少內地觀眾的關注,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5分。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賈靜雯、溫升豪、吳慷仁主演,劇集圍繞無差別殺人案件展開。除了題材、劇情這些顯而易見的優勢之外,這部劇更值得探究的是對於社會問題的深刻反思和立體呈現。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受害者家屬應該怎樣面對變故之後的生活?加害者家屬應該如何被對待?律師為什麼要為加害者做辯護?面對輿論洪流,媒體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立場?挖掘加害者背後的故事究竟有沒有意義?

一個無差別殺人案的故事在第一集就慢慢展開,隨著情節的推動露出一角一線。實際上,從第一集我也就可以發現,針對這個案件,電視劇主要佈局了四個視角: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律師/媒體等相對中立的群體,加害者。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受害者家屬一部分是激憤的,是可以對著加害者辯護律師做出潑糞舉動的,另一部分則是男女主角這樣,將傷痛掩蓋在忙碌之下,過著看似正常的生活,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比較戳人的情節是,爸爸昭國進入兒子房間後,鏡頭以爸爸的視角對兒子的生活痕跡進行審視:落在地板上的玩具汽車,擺在桌子上的模型,以及擺放著的全家福……一點一點都是過去幸福的見證,把如今的表面剋制撕裂開來,露出傷口。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除此之外,劇集對加害者家屬的境況做了一定的刻畫,案件發生之後他們的生活也徹底被改變。他們曾想過賠償,但後來卻發現那麼多條人命他們根本賠不了,只能逃避、麻痺。剛巧最近在看是枝裕和的《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書中在講述同為無差別殺人案件題材電影《距離》時曾提到一個觀點,加害者家屬具有非黑非白的二重性——兼具加害者和受害者的性質,他們很難喚起普通人情感上的共鳴。(不知道主創團隊是不是對此部片子也有所借鑑)那麼,加害者家屬如何自處也就成了一個可以探究的問題。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加害者辯護律師代表的是相對中立的視角,他不被人理解卻依然有自己的堅持,為的是保障加害者權益,希望加害者不在輿論中“被妖魔化”,同時挖掘背後的原因。估計到後面,媒體的定位也會與此大致相同。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挖掘加害背後的故事是否有意義?是枝裕和的書中也提到一個觀點“孕育這個加害者的是我們的社會”。以此來看,如果背後的故事具有社會意義,能夠為社會提供一些預防措施,那麼也是有價值的。至於電視劇中的加害者李曉明似乎還不想對外自白,也就有了後續的劇情發展。

P個S:賈靜雯好美,不愧是我們的童年女神。

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終於被引進了,它到底好在哪裡?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正規劇評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