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關於《善惡》的四句訣之解讀

陽明心學關於《善惡》的四句訣之解讀

陽明心學關於《善惡》的四句訣之解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是明朝大儒王陽明所做,是陽明心學的觀點。 儘管是心學,但是用佛法來解釋更加的準確。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是指人的清淨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無善無惡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論,也不是荀子的性惡論。清淨自性不著一物,沒有名相,離語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講,說似一物即不中。從善惡的角度上來講是善惡俱遣的。真如佛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時不禁感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鹹具如來智慧的相”,釋迦世尊所指的就是這個無善無惡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為什麼凡夫眾生都是有是非善惡的觀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惡的觀念非常強烈,常常看到別人的惡和非,從而導致自己內心裡面無盡的煩惱。然而我們的真如佛性本來是沒有非善惡分別的。圓覺經講,“眾生都具有無始無明,一念妄動起了分別執著”,於是就生髮出了一個善和惡的分別,也就落入了二元對立的觀念,也就是有善有惡,有對有錯。因為這個區分是非善惡的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它本質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們對一切事情不生分別就是佛,擁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們執著於別人的是非對錯和善惡,就是用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而它恰恰是我們煩惱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意思是人們能夠區分善和惡,從而棄惡從善,這就是良知。這個說法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不究竟,前面講佛擁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對世間萬法不起分別。知善知惡,說明還有一個分別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別的邪見。楞嚴經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還有個能知所知,能分別和所分別的東西在,還是在相上,所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還是不究竟,還沒有悟到真心之所在,還停留在於第六意識層面。金剛經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我們能對世間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別執著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緣而生的,那麼我們當下就是佛,我們就擁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時也就能消滅一切的煩惱。般若智慧和世間知識的區別就在於這個能知善知惡的分別心,所謂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我們應該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識。儘管是分別,是妄念,但是究其源頭,還是那個無善無惡的本體在起作用。有分別能力而不去分別,因為善惡都是緣起法,是有相的東西,緣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間萬法平等,萬法無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換句話說世界沒有不平,唯有我們的心不平。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內心如如不動,這樣的生活會非常的好過。當然從來另一個角度來講,作為世間人如果沒有區分是非善惡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無關。

第四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的格物經常被錯解,現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不是古人造這個詞的本意,這種錯誤的認知印光大師曾予以批判。所謂格物就是格除物慾,人有私心物慾,就不能獲得正確的知見。我們的真如佛性如同鏡子一樣,朗照一切而纖塵不染,我們的物慾私心如同塵垢一樣遮蓋了鏡子的表面,從而讓我們變的狹隘,愚痴,煩惱叢生。王陽明講為善去惡,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慾和私心,掃除鏡子表面上的塵垢,從而找回我們那個原本充滿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來講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學講心外無物,佛家講心外無法,萬法從心想生。(萬法在這裡就是指萬事萬物)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像佛一樣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卻是錯的,追求財色名利這些空花水月般的東西,落入無邊的煩惱陷阱。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我們就像是衣服裡藏著摩尼寶珠的乞丐一樣,本來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這顆摩尼寶珠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心外無法,向外求是求不來的,有智慧的人向內求,向心地上求,無盡的寶藏,應時會自然顯發。放下一切其實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現前,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絕大多數人因為迷失在這個有相的世間,秉持著眼見為實的邪見,不能看破世間森羅萬象的假相,顛倒執著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脫,實在是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