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老演員劉世龍一輩子演了很多電影角色,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是他1961年在《劉三姐》中演的男主角“阿牛”,另一個是他1964年在《英雄兒女》中演的男主角“王成”。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他最引人注目的角色,當數“王成”,這也是由時代造成的。

文革中,除了樣板戲外,一切文藝片都不準播放,後來,1970年周總理訪問朝鮮,為此特地復映了《英雄兒女》、《奇襲》等幾部抗美援朝電影,由於能看的電影實在太少,當時幾乎每個觀眾都看了十遍以上的《英雄兒女》,對其中孤膽英雄王成的鏡頭極為熟悉,對他的臺詞也耳熟能詳:“別管我,衝我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其英雄形象及無畏氣魄,令人景仰。

相比之下,他在《劉三姐》裡演的一身肌肉的阿牛哥倒不是太受追捧。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因為在銀幕塑造了多位英雄人物,更因為“王成”這個角色,劉世龍最終獲得金雞獎終身成就獎,72歲那年還被女影迷追求,也成全了他人生最後一段姻緣。


1、出身軍人家庭,少年參軍,本色出演《英雄兒女》


劉世龍是安徽省淮北市蕭縣石臺鎮新石臺村人,1930年出生,兄妹共四人。

他父親劉宗謹是個具有正義感的小知識分子,常在石臺鎮代人寫訴狀,1938年抗戰爆發後,劉宗謹投筆從戎,加入了當地的新四軍游擊隊,後成為游擊隊大隊長,劉世龍媽媽蔣氏成為當地的婦救會會長,比劉世龍大7歲的姐姐劉子珍也進了游擊隊,劉世龍家成為黨的地下聯絡站。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因為全家鬧革命,劉世龍無人照顧,劉宗謹把9歲的兒子也帶到了部隊,劉世龍就此成為一名新四軍小戰士,他先是參加縣宣傳隊兒童團,不久跟著新四軍蕭宿總隊一起演出節目、宣傳抗戰,如《小放牛》、《老太太覺悟》等板報劇,表現十分活躍。

部隊首長看他年紀實在太小,就把他送到新四軍所屬的聯合中學學文化,同時也當首長的勤務員。

劉世龍在中學裡加入黎明劇團,1941年,他來到新四軍九旅“奮鬥劇團”,跟著部隊越過津浦路,前往敵後戰鬥,不久,劉世龍成為蕭宿銅總隊宣傳隊的骨幹,他會唱歌跳舞、會演戲、還會識簡譜,很惹人注意。

1943年,由於戰爭處於最艱苦時期,劉世龍的姐姐等人都在戰爭中犧牲了,部隊為了保護有生力量,精兵簡政,將年齡小的一批孩子都動員回家,其中也有劉世龍。

長期跟隨父母在敵後打仗,鍛鍊了劉世龍的膽識與意志,他渴望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1946年,他重新回到部隊時,主要要求成為武工隊員,火線入黨,在徐州一帶搞奇襲、遊擊作戰,此後,他以幹部身份被編入7縱隊19旅56團,挺進大別山,還參加過淮海戰役,浴血戰鬥多年。

淮海戰爭勝利後,劉世龍成為二野16軍48師的文工團長,又跟著部隊進軍大西南,他文武雙全,既能唱歌演戲,還能上陣打仗,在川西剿匪時曾任中隊長,擊斃敵人多名。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1951年,已任48師文工團長的劉世龍被保送到西南人民藝術劇院戲劇系,一年半後,又被推薦到北京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學習,與同樣來自部隊的龐學勤、張輝等人成為同學。

1953年,劉世龍畢業後,被分配到東北電影製片廠(長影廠前身),正式開始了銀幕生涯。

他先是在《董存瑞》、《黎明的河邊》等多部電影裡扮演群眾演員和小配角,一方面鍛鍊了演技,另一方面,由於他對任何小角色都來者不拒、精心琢磨,因此經常出現在銀幕上,形象很快被觀眾熟悉。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1960年,劉世龍在電影《鴻雁》裡第一次出演男主角李雲飛,為了演好這個雷鋒式的鄉村郵遞員,表現出李雲飛在茫茫雪原裡投遞郵件的不易,劉世龍豁出命來表演,曾從9米高的懸崖往下跳,造成腰部嚴重受傷。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他樸實、投入的表演態度受到導演和觀眾欣賞,1961年,劉世龍應邀在長影廠的音樂愛情電影《劉三姐》裡擔綱男主演,他演的“阿牛哥”,形象英俊、體格健壯、笑容爽朗,隨著電影的熱映,劉世龍的名字和形象也就被觀眾們牢牢地記住了。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但直到演出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英雄兒女》,劉世龍的出彩演技才倍受稱讚,他手持爆破筒縱身躍入敵陣的英姿和無畏氣概,他大喝一聲“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膽氣與豪邁,點燃了觀眾心中的愛國激情,在當時,不知道曾被多少熱血少年們模仿其表演與臺詞。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在《英雄兒女》中,劉世龍塑造的王成,幾乎是他的本色出演,他來自一個為革命做出過巨大犧牲的愛國者家庭,對國家、對新時代的熱愛刻在他的骨子裡,這根本不是表演能夠達到的境界,他準確真實、充滿摯誠地展現出了那個時代的戰士風貌。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這個角色彷彿為他量身定製,從9歲從軍起,12年的軍旅生活將劉世龍塑造成了真正的戰士,從北影畢業時,他在畢業分配志向上寫道:“要為創造兵的形象而奮鬥。”當時,曾有人勸《英雄兒女》的武兆堤導演說,應該挑一個更高大威猛、英俊帥氣的演員來演王成,可武兆堤導演回答說,我要的王成,就是個普通戰士。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為了演好王成,劉世龍以極大的毅力去練習自己身上的戰士氣概,他打起揹包,到長春郊區的部隊下連當兵,從站崗、放哨、投彈到刺殺、大比武的項目,他一項不漏地參加訓練,三個月後,他回到長影廠,又從圍讀劇本開始,對王成的思想發展脈絡和重場戲的表演層次都做了透徹分析。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實拍時,劉世龍一遍遍從到處爆炸的火海里衝過去,最後眉毛全都燒光了,鬢髮也被燎去一大片,胳膊上滿是燒傷的大泡,只能重新粘上眉毛和鬢髮,再去鏡頭下拍攝。

伴隨著“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的歌曲,王成的形象火遍全國,成為對當代戰士的禮讚之作,更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2、一生都是戰士,三次婚姻,晚年娶了女影迷


拍完《英雄兒女》後,劉世龍又主演了抗洪電影《戰洪圖》。

他水性很好、酷愛游泳,在電影《劉三姐》中,阿牛哥江中游泳的鏡頭,都是劉世龍親自上陣。在《戰洪圖》中,他有個縱身躍下洪水去關閘門的鏡頭,結果他跳上跳下,拍了整整一夜,直到黎明時才拍成了一個滿意鏡頭。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這種敬業精神,讓他後來在幾乎無片可拍的時代還得以參演了《鋼鐵巨人》、《兩個小八路》、《北斗》、《忠誠的戰士》等多部電影。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劉三姐”黃婉秋與“阿牛哥”劉世龍重逢在灕江邊

劉世龍前後在四十多部影片中扮演過角色,不過,最家喻戶曉的還是他演的“王成”,2002年,劉世龍在《流金歲月》欄目做客,一位叫常家瑞的女觀眾給劇組打來電話,渴求與她心中的偶像見上一面,見面後,常家瑞才知道劉世龍如今已成了單身。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劉世龍與常家瑞

劉世龍的第一任妻子是他在北京電影學校的上海籍同班同學,兩人1954年結婚,生下一子劉小龍,但好景不長,婚後,夫妻倆因性格存在巨大差異而漸漸關係冷淡,劉世龍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不注意生活細節,而妻子卻是個精緻的女人,1958年,妻子告訴劉世龍,她愛上了別人,雖經劉世龍極力挽救,這段婚姻最終還是破裂了,1962年,他們辦理了離婚手續,兒子劉小龍隨父親生活,劉小龍長大後,像父親一樣熱愛軍旅生活,參軍當了炮兵,卻在1990年遇車禍犧牲。

1966年,劉世龍娶了第二任妻子、蒙古族舞蹈家莽雙英。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劉世龍與莽雙英

莽雙英畢業於北京舞蹈學校,是吉林省歌舞劇院的骨幹,當時,她和劉世龍的一位朋友戀愛遇到波折,劉世龍前去做思想工作,沒想到莽雙英與他越談越投機,發現劉世龍才是她想尋找的終身伴侶,這把劉世龍嚇了一跳,他比莽雙英年長九歲,工資還低一級,表示不敢高攀,而直率的莽雙英卻說二人很合適,表示非他不嫁。

二人結婚後,生活得很是甜蜜,莽雙英為他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曉陽與父母一樣也從事文藝工作。

不幸的是,2001年,身為吉林省舞蹈協會主席的莽雙英查出了白血病,2002年3月離世,年僅63歲。

在知道這一切後,常家瑞更不願意離開劉世龍了,她是太原人,能歌善舞、喜歡運動,曾連續5年獲得太原市職工運動會的乒乓球冠軍,丈夫在1998年因車禍離世。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劉世龍

雖然出現在她面前的“王成”,年過七旬,不再是電影上那年輕俊健的模樣,可依然有著她在屏幕上早已熟悉的黑紅臉龐和爽朗笑容,她願意陪伴他一起走到生命的盡頭,安慰他的餘生。

時隔一年,73歲的劉世龍與39歲的常家瑞再次走入婚姻,這是一則美好的追星故事,也說明“王成”的不朽銀幕形象定格在了幾代人的心間。

劉世龍:《劉三姐》飾阿牛,《英雄兒女》本色演王成,72歲娶影迷

劉世龍

2017年9月16日,在病逝前9天,87歲的劉世龍在病榻上獲頒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令人難忘的“王成”,是一個典型化的戰士形象,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是“王成”所代表的中華“英雄兒女”,為我們開啟了嶄新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