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看起來各方面都不錯的人,最後卻混得一般,甚至還不如那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


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各種名言警句來警醒世人,可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在自我貶值的路上越走越遠呢?


因為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想,或者是處於不斷選擇的狀態,並沒有真正地付出行動。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01


“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即答力:年輕人的自我更新指南》


這句話一直是被譽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的座右銘。


松浦18歲的時候,因為討厭學校,於是從高中休學,用在集貨站打了三個月的零工賺的錢,買了一張前往美國的機票。


原本以為到了美國一切就會變得好起來,但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也讓他切實體會到了“人若不做挑戰,便無法生存下去”的道理。


在美國文化中,不發言、不行動就代表不參與。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那時的松浦太年輕,什麼都不懂,英語也說不好,不明白如何與人交流。而其身上固有的日本人的那種模稜兩可的感覺,總是讓他做出“等待的姿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無法融入美國社會,沒有朋友、語言不通、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心情便比在日本時更消沉。


生活就是這樣:你以為逃開,就能躲避困境,然而不解決,困難便會如影隨形,越積越多。


於是松浦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如何走出生活的窘境,即答力在這個時候便開始萌芽了。


他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訓練自己和人打招呼、如何打開心扉、以及如何去生活與生存,而且還把如何做好每一件小事都形成一種習慣,甚至還自創獨有的程序和步驟。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例如:思考“我為什麼會像現在這樣,無法融入到人群當中呢?”“我沒有獲得機會,沒有取得突破。為什麼我看不到前方的景色呢?”“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為什麼沒有開口發言的場合和機會呢?”


後來他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在經歷各種比賽的過程,這不僅限於生活和職場,任何需要溝通的場合都是如此。任何人都能參加這些比試,參加與否是個人的自由。如果想參加,只需開口說“我想參加”,就可以了。


但很多人卻一直畏畏縮縮,沒有參加比試。


“參加比試”,是指融入社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只要能參與進去,機會就會要多少有多少,你就能進入無限廣闊的新世界。當你參加比試的時候,你才能闡述自己的意見,聽取他人的建議。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相反,如果置身事外,與他人連接薄弱,體會、收穫就會非常少,甚至只能當一名觀眾,沒有任何成就感。


每一次努力,都是幸運的伏筆。


02


拼命去做,就會變得很“怪”。


繼續深松浦彌太郎,你可以發現,他那種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18歲高中輟學,41歲第一次就業,這樣的經歷在很多人聽起來,都充滿了失敗感。


但他為什麼可以逆襲,取得現在的成功呢?


在41歲時,松浦彌太郎受邀擔任《生活手帖》主編,這也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但這第一份正式工作也是一個燙手山芋,由於《生活手帖》雜誌太“老”跟不上時代,只能作為奶奶們的身邊讀物。


試想一下,如果將自己跟松浦調換一下,我們也許就會抱怨:這樣一個“雞肋”般的工作,做好做壞也沒什麼區別。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但對於這樣的挑戰,松浦彌太郎卻毫無抱怨的接下了,他收集了很多生活實用寶典。


比如教你怎樣釘好釘子、怎樣做出美味荷包蛋、怎樣收藏才最節約空間;這一些都來源於生活,其巧妙之處就是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最後的結果是,他靠著執著和即答的能力,把《生活手帖》蛻變成一本能夠發行100萬冊的殿堂級生活指南,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寶典。


他說:“當我們與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時候,不論交流深淺,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這是基本準則。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比如:他為了給嬰兒車做商品測試,讓30多個人沿著河畔走,看多遠輪胎會壞掉;做麵包爐測試時,烤了2萬隻麵包。


所以當有人發自內心地感嘆《生活手帖》真是一本很怪的雜誌時,松浦總是感覺很滿足。  


與其毫無意義地同他人保持一致,不如率先展開行動。


率先行動,擁有更強的好奇心,提出更多的問題,這些都是為在全球化時代生存下去而不可缺少的工具。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03


只要能立即回答眼前的問題,就能夠改變一切。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或大或小的機會。它會出現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甚至會在一天當中出現多次。但機會不是彩票,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更不是好運氣,可以憑空而來。


朋友李巖,上市公司總監,三十歲,月薪4.5 萬,獎金另算。


李巖大四那年申請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管培生的Offer,因為表現優秀一個月後就進了總裁辦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另外一個總裁辦的正式員工安排日程。去的第一天,那個老前輩就告訴他,他們的工作不累,一切按照之前的體系來安排就行。


但他接觸了幾天流程以後,感覺很多流程是有點浪費時間的,擠地鐵、吃午飯、睡覺之前的一些碎片化時間就自己學習一些時間管理、項目管理的書。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過了兩個月,正是國慶節的時候,他們總裁要去上海談一個合作。李巖負責準備出行的車票,他用盡各種方法,嘗試了很多搶票軟件,但還是沒有買到直達的車票。


第二天他給總裁彙報的時候,先是說了沒搶到直達的票,然後拿出來了一個換乘方案。方案裡寫清楚了幾種換乘方式,先到XX 站,再到XX 站,等車的時間,可以開視頻會議,或者處理公司之前的合同。


這樣雖然比直達要多了三個小時,但這三個小時的時間都沒有浪費,都可以處理事情。


那次以後總裁開始注意他了,後來李巖趁勢用前段時間學習的項目管理和時間管理的方法,做了一份總裁辦流程計劃。三個月後,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總裁助理。兩年後,他成了他們公司最年輕的總監。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抓住每一個機會,保持持續前進的速度感,當你不再為能力所困,必將走出更大的格局。


我們面對的世界,相處時間如此短暫丶碎片,語言文化也互不相通,這時候,唯有你秉持即答態度,才能提升自信,掌握溝通,創造良機!


[ 今日薦書 ]


書名:《即答力》

出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松浦彌太郎:這個世界多數人想要,少數人敢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