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永清: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桃花不會因為疫情肆虐而放慢它盛開的腳步,相反這個春天,它好像開得更加豔麗,燦若雲霞,美如壯錦。粉紅粉紅,如同給大地披上了粉紅色的婚紗,那婚紗的色澤從粉紅,變為粉白,掀開紗簾,就是美麗的新娘綻放著迷人的笑容,給了宅在家裡人們很大的誘惑。疫情消退,人們的腳步邁向了春天,踏青、賞花、春遊,迴歸自然。


京南大地永清,有著二十萬畝地的桃園。這幾日,滿園裡奼紫嫣紅,遠遠望去,似天上遺落的一大片朝霞,並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粉紅的嬌美、深紅的香豔、淺紫的嫵媚,一絲絲紅色的花蕊頂著嫩黃色的尖尖探出頭。



一樹桃花千萬朵。一棵樹冠直徑8米的桃樹,每年開花可達2萬朵,甚至更多,千朵萬朵壓枝低,絕對不是誇張。這麼多花兒不可能都結成果實,除了養眼之外就是消耗樹體汁液,影響結果品質,大小、甜度、抗蟲性等。一株樹最多結果1200個,那麼多餘的花兒,就要“疏花”,也就有了“一樹花半樹果,半樹花一樹果”之說。這就是桃樹的花期復剪,園丁們在花兒盛開時疏除樹體上的弱樹枝,縮剪細長串花枝,破除部分中長果枝花。復剪時先去掉稍頭及發育不好的弱花,然後再去掉多餘的短枝花朵,一般掌握20釐米左右留一個花朵,掌握壯枝多留,大枝多留,下部內膛多留,花多時還可將中長果枝的花朵剪掉變成預備枝,達到以花換花的目的。


被剪下的樹枝當然滿帶很多鮮花,那麼這些鮮花自有用處,把花兒剔下,晾曬乾,成為中藥廠家的製藥材料,成為日化廠家生產美容產品的寶貝。看似這些採花的園丁在破壞滿園桃花春色,實則是在呵護果實更加豐碩。



滿眼的桃花,讓人想象不盡的碩果累累。那一叢叢青葉下,隱藏著一個個鮮紅映客的桃子。待到夏秋,長達6個月,人們可以享受從南方到北方各種時令不同地域的鮮桃。以月份區分,四月半、五月紅、六月白、七月鮮、八月肥、九月蜜,到9月份還有桃子滿枝;按照地域分,有北方品種群,南方品種群以及歐洲品種群;按照品種區分,油桃、蟠桃、壽星桃、碧桃等,一聽這些品種的名字,就非常饞人了。桃子是能夠填飽人們肚子而不至於飢餓的水果,“桃飽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也是說明只有桃子對人是沒有傷害的。桃子在中國又被稱為仙桃和壽果,被當作是天神的水果,象徵著幸福美滿。“玉井蓮花十丈開,瑤池桃子千年熟”(宋·黎廷瑞《登曲島山》)。“別種蟠桃子,千年一度紅”(明·張以寧《木槿花》)。足見人們對桃子的喜歡和珍視。


一季芬芳苦熬夏,滿樹鮮桃有淚花。桃花淚,就是桃膠,桃樹樹皮分泌出來的紅褐色或黃褐色膠狀物質。那受傷的桃枝,也會委屈也會哭泣,慢慢地流出淚來舔敷自己的傷口。桃膠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植物膠原蛋白,營養豐富。將這些分泌物從樹皮上剝下來晾乾就是原桃膠,可以入中藥,也可以簡單加工後食用。桃膠在食品中可以起到增稠、乳化、凝固等效果,桃膠大量用作為食品添加劑。桃膠在化工、醫藥、化妝品、印染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夏季採收,用刀切割樹皮,待樹脂溢出後收集。


從4月份開始,人們就可以收集樹上的桃膠了,在永清桃園,每年都可以收割一百萬斤幹膠。



桃木,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寫到“桃木味辛氣惡,故能厭邪氣,蚊蟲避之。”


1971年,工藝大師楊恩岐開創永清核雕以來,經過40餘年的長足發展,使這個經濟比較落後的縣,成為全國有名的核雕之鄉,核雕成為這個縣的產業之一。目前永清域內共擁有各類核雕企業、工作室、個體作坊1500餘家,以別古鎮最為集中,達到800餘家;創作型微雕藝術人才數千人,相關從業人員達4萬餘人。2016年,“永清核雕”被列入河北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近年來,永清縣高度重視核雕產業發展,採取“PPP模式”,不斷完善永清核雕公共服務體系。永清縣成立了以主管副縣長任主任的永清核雕產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別古莊鎮,行使管理、監督、協調、服務職能。成為中國北方唯一的核雕專業市場,現有40多位核雕名家在此設立了工作室,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核雕創作中心和銷售基地。如今,永清核雕已逐步形成鮮明的冀派風格,與蘇作、廣作核雕藝術漸成鼎足之勢。這個核雕之鄉的原材料三分之一就來自於本縣的這二十萬畝桃園。


每到夏季,雷雨大風天氣增多,冰雹砸落,颶風吹落,蟲子蛀落的果實不在少數,桃園主人不會去管掉落的桃子,既然掉落,就是次品殘品,他們也不會拾起來拿去再賣。任其在樹下腐爛變質,成為桃泥。桃樹茂密,樹下自然雜草稀少。經過一冬的寒冷和風雪侵蝕,那夏天掉落的爛桃只剩下一個個桃核在地,這個時候的桃核質地更加堅硬,是核雕的最好材料。春天桃花開時,附近村莊的老人們就在桃花樹下,撿拾這些桃核,每天都會撿個十多斤,以每斤拾元價格賣給核雕工廠。廠家根據桃核的不同紋路、樁型和尺寸,確定雕刻工藝內容。紋路密飽滿,溝壑深,紋路清晰為佳品。樁型即為高矮胖瘦,同等條件下超大或是超小的更為稀有,刻出的產品價格更為貴重。


桃核被雕刻後其能量不凡。一枚小小的桃核可以雕刻成千百種圖案和飾品。桃核的形狀,讓人們最容易想到籃子的造型。當然,那些在樹上被摘下的桃子,製作桃罐頭後剩下的桃核,就賣給乾果烘焙廠家,製成各種美味乾果,清脆一咬,那脆生的桃仁就滿嘴香氣。


一棵桃樹就這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株桃樹為我們貢獻了它的全部,它的所有物質都可以被我們利用。從春季到秋季,它都帶給人們收穫,桃樹就這樣被人們稱為吉祥樹、發財樹。一棵成熟的桃樹,連果帶膠,連花帶核,年產值千餘元。


永清的幾十萬畝桃園拉動了近十個相關產業發展,帶動了20萬人就業。人們就近開發了鄉村遊、採摘園、農家樂,建起了樹膠收割加工基地、建起桃花中藥收購站、建起水果加工廠、乾果烘烤作坊。更有名的別古莊鎮核雕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僅核雕產業的年產值就高達60億元。


這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如今已經變成了人美花靚的旅遊生態縣,開闢了幸福的桃花產業,寫出了一部新時代的《桃花源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