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團的文化理念升級之路

2019年度,在非洲豬瘟疫情、飼料原料價格波動、畜禽價格波動及環保政策收緊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新希望集團(以下簡稱“新希望”)營收及利潤同比增長20%。優秀業績的取得與新希望對企業文化的重視密不可分,在38年的發展歷程中,新希望的企業文化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為新希望的發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新希望集團的文化理念升級之路


艱辛創業,共同富裕。1982年,劉永好四兄弟賣掉家產,用1000元到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四川農村創業,幸得新津縣委的大力支持,在艱辛創業的同時承諾一年帶動十戶農民共同富裕,由此形成了新希望在創業初期“讓農民致富、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的理念。

嚴愛相濟,吸引人才。1992年,新希望開始更大布局,在全國各地建立起更多工廠,眾多人才紛紛加入新希望,但如何留住人才,凝聚團隊及培養人才成為新希望遇到的新問題。此時,新希望提出了企業文化三段論“像家庭、像軍隊、像學校”。“像家庭”是指企業應該像家庭一樣和睦溫馨,團結一致,但避免家族式的管理。新希望規定,家族成員不能擔任重要管理職務。“像軍隊”是指企業應該像軍隊一樣,紀律嚴明,令行禁止。新希望認為企業做大之後,必須要有嚴明的制度和紀律,必須保障高效的執行力。“像學校”是指企業應該像一所學校,讓員工不斷成長和提高。新希望認為現代企業必須善於學習,否則就會落伍,也因此格外重視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並建立了企業商學院。

踏實做人,規範做事。2002年新希望入圍中國企業500強,與此同時,新希望也在積極探尋第二主業。隨著企業的規模擴張和業務深化,一些違規違紀及徇私舞弊等不規範的行為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新希望形成了“陽光、正向、規範”的企業價值觀。“陽光”強調做事先做人,甘於奉獻和與人為善等;“正向”強調樹正氣,正人心,凡事往好處想等;“規範”強調專業負責、誠實守信等。在實際經營中新希望始終以規範作為決策的第一原則,堅持對內對外一本賬。

順應趨勢,迴歸主業。隨著農牧行業供求關係的轉變,下游養殖環節逐漸規模化,行業價值重心也逐步從過去的飼料環節轉向了下游養殖環節和食品環節。新希望經歷多元化探索後重新迴歸農牧主業,提出成為世界級農牧企業的願景。在此過程中,新希望提出了“新、和、實、謙”的文化指引。“新”是指創新;“和”是指平和、和諧的心態;“實”是指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做事。“謙”是指謙虛做人做事的態度。

發展受阻,探索新路。

2012年,新希望在營收和利潤下降及增長受阻後,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為順應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希望提出四共理念,共識、共創、共擔、共享。2018年進一步升級為五新,轉換新機制、重倉新青年、探索新科技、佈局新賽道、擔當新責任。

新的起點,系統思考。2020年1月,站在智能消費的新起點上,新希望人又在原有企業文化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變化、行業的發展及自己的需求,從過去、當下、未來、全球的四維角度系統化思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根植大地的新希望文化金字塔”,即太陽(一個使命、兩個願景)+大地(三像基因、四維價值觀、五新理念)。

新希望集團的文化理念升級之路

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確立理念可以為戰略制定與實施指明方向,為制度建設提供依據,為經營管理和員工行為明確取捨原則或是非評價的標準。在團隊發展及日常管理遇到問題,發展方向不明確時,新希望都及時的對文化理念進行了調整,由此也保障了企業發展始終處於正軌。只有讓文化理念與企業的發展相適應,才能讓企業常變常新,持續穩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