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去以後,什麼模式將成為主流?

安邦智業


2020年初的這場疫情,讓本就充滿焦慮的教育行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在線教育無情地衝擊線下實體校,同時也倒逼整個行業的升級。反觀教育行業快速發展的30年,教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卻沒有改變基本的教學模式。如今行業洗牌的聲音愈加強烈,OMO模式不斷被行業龍頭所提及,更是成為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概念。

什麼是OMO?

OMO,即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融合線下。最早是由創新工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2017年經濟學人雜誌中所提出。李開復強調,“助力OMO時代到來的四個關鍵因素分別為: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應用、流暢的支付系統、質優價廉的傳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在這些關鍵領域上,中國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並且未來將有望首先實現OMO。


而在零售行業,OMO模式已經試跑了三年,比如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的盒馬鮮生,排除疫情期間220%的訂單增長不講,一年半以上的成熟門店單日銷售額能達到80萬元,坪效超5萬元/平,這幾乎是傳統超市的2-3倍!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加入新零售,OMO在電商行業中已經不是紙上的概念了。

但在教育行業,如只從字面上解釋OMO,一定會引得業內人士的嘲笑,所謂融合無非就是線上教學、線下服務,或者線下教學、線上服務,再或者就是兩者的融合與兼併。這與多年前的O2O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回想當年的O2O大戰,概念炒得火熱,資本更是紅了眼睛,可客戶最終並未認可和買單,引得行業一片唏噓留下一地雞毛,很多弄潮兒已經隨風口而去,消逝在大眾的視線中。今非昔比,如果只是這樣理解,我們恐怕會錯失一個時代。

教育行業的OMO是什麼模式?

1、首先,教育行業的OMO模式並不是橫空出世。

早在OMO模式出現之前,教育行業內就在探索更有效果的教學創新,早年的教育行業O2O大戰,雖然最終未能被用戶接受,但是卻催生了一波教育技術和工具的升級。此時線下的教育行業也在思考傳統教育中的缺點與不足,無論是公立校學校還是私立機構都開始嘗試著將新技術融入到傳統教學中,同時國外“可汗學院”翻轉課堂模式的成功,也印證著我們摸索的方向是正確的。而在國內,新東方的私播課模式成就了優能中學,高思教育的雙師課堂助推了其全國佈局。無論是“私播課”還是“雙師課堂”,都是教育行業OMO模式的雛形。

3、全體量供應


這就涉及到實際的使用環節了。O2O時代的很多教育產物不被用戶接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產品與實際需求的脫軌。全國各個地區的教育差別很大,不同知識點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也不同,這就形成了需求端海量的、不同場景的全體量需求。所以除了總部提供的基礎知識點,各個地區還需要根據本地情況,繼續豐富和補充知識切片。這種模式與近年來流行的“去中心化”算法類似,用戶從“中心化”時代的自我搜索,到“去中心化”時代系統通過分析用戶推送適合的資源,減少了過程提升了效率,從而被用戶愈加認可和使用。所以,當資源足夠海量,系統就可以根據用戶實際情況推送適合的資源,但是此時就需要全體量的供應。

4、線下學校的重塑

除了教學模式的變化,OMO模式下的學校硬件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讓一對一教室、一對多教室、階梯教室甚至雙師教室都融合在一個校區中。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習慣了班課思維的學校一定會思考坪效的問題,這裡不要忘了OMO模式中,線下教學只是營收的一部分,在線課程和知識切片化的產品會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5、招生入口的再次前置

招生和續班,一直都是線下教育機構的生命線。體驗課、低價班、社群營銷都是在招生季常見的招生手段,但是在OMO模式下,入口時間將會大幅提前。相比傳統的社群營銷,線上學習原本就是OMO模式下的教學流程,課程內容與授課效果比社群資源更有保障,體驗自然也要優於傳統的社群課程,進而更容易引流到線下課堂。面對這樣的時間差,對於傳統線下學校的招生來說,不得不面臨線上機構和OMO學校的雙重衝擊。

教育行業的OMO是真實力?還是資本市場圈錢的概念?

1、資本的遊戲,創業者莫入。

傳統教育行業的門檻低,產業機構簡單。但是面對OMO模式對於知識切片的全體量需求,以及多種教學場景的軟硬件需求,傳統教育機構難以承受這樣的研發壓力。而鑑於之前O2O模式失敗的經驗,資本方也不會貿然出擊。所以就目前而言,與傳統大中型區域龍頭合作,將總部的整體教研和技術實力,與龍頭機構的本地教研能力相結合是一種共贏的方法。所以,OMO模式看上去雖然美好,但是與中小機構之間還是存在不小距離。畢竟,數據快速增長的背後,一定有市場份額的蠶食,大魚們一直念想著吃掉小魚。


2、各有各的方案,效果有待檢驗。

不管是高思的“三階課”,還是京翰的校區重塑,沒有任何一家提出的OMO方案處於成熟狀態,各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和佈局,並不斷檢驗和迭代。但無論是O2O還是OMO,教育行業的核心導向是用戶的選擇,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並非流水線上的產品。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實現了行業升級,對於普通線下學校來說都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疫情過後教育行業的OMO模式將成為主流,這並不是筆者的妄加推測,而是多年來普通用戶對於學習效率提升的渴望,以及行業內部創新升級的呼聲。但不能否認的是,教育行業的OMO之路還要很長,誰也不能確定哪家的方案是可行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無論哪種創新,都是基於標準化來減少對於“人”的依賴,這意味著知識傳遞性的傳統教育機構將會被升級後的新型機構迅速淘汰。但是另一方面,筆者認為大型機構減少“人”的因素,並不是因為其效果不佳,而是出於管理和利潤的考量。所以,未來在OMO型機構大行其道的同時,那些專注教學和教育的機構,雖然顯得會有點小眾,但其市場份額卻很難被撼動,甚至變得稀缺;同樣,那些懂得教育並能夠點亮學生的老師,依然會是眾人追捧的明星。因為,物以稀為貴,稀缺資源本身就是價值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