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800创始人讲述创业往事,融资1亿美金却不了了之的3点血泪教训

很多老网民都应该听说过团800这个团购导航网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淘800,折800网站。在一次社群聚会时,有幸听到了团800联合创始人分享的他们是怎么把团800做到当时团购导航领域No.1,以及如何从0起步将折800做到一天600万UV,每天超过100万订单,融资1亿美金,但最终却盛极而衰的全过程。听完之后,深有感触,记录后以飨读者~

团800创始人讲述创业往事,融资1亿美金却不了了之的3点血泪教训

风靡一时的折800是怎么做起来又是怎么失去江湖地位的

北航毕业,毕业即创业的互联网老兵

我应该算一个真正的互联网老兵了,1982年生人,来自江西的一个小城市,1999年来到北航上学,上另一个非常基础、非常难的专业-数学。

因为学业实在枯燥,于是大学期间就不安分,在折腾互联网的事情,上大学的时候就和别人一起做了一个bbs,2003年大学毕业以后,压根没去找工作,直接开始了第一次的创业。

在我们创建的这个BBS(www.jd-bbs.com)里,最终我们发明了两种变现的模式:

一种是卖置顶帖,一个月几百元;

另一个是给社区的二手交易做收费的中介担保交易。

2002年的时候还没有支 付宝,以及这个类似的收费中介担保的交易,在域名圈也有一个人一直在做,是A5域名网的图王。

2007年的时候,随着智能机和PDA的普及,也是个人的喜好,就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和别人一起做了一个数码的PDA产品的门户和论坛。老一点的互联网人可能用过的一个产品www.tompda.com。

2010年的9月的时候,我受好朋友胡琛的邀请,加入了团800的创业团队,和另外3个清华计算机的大牛一起创业做了我的第三个项目团800。

当时的初衷也很简单,一方面,我们几个人都是对消费信息十分敏感的人,感觉如果我们能把信息整理完备,然后再提供给用户的话,我们的产品应该很有价值。正好在2010年下半年,团购这把火忽然烧起来了。所以我们直接做了一个团购导航的产品--团800。因为那个时候团购对于用户的吸引力非常强,用户也懒得在每个网站去选择,所以团800的流量一下就起来了。

团800创始人讲述创业往事,融资1亿美金却不了了之的3点血泪教训

2010年前后的千团大战使得团购导航网站攀升巅峰

不到5个月的时间,我们的UV就从0到了100万UV。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而作为老站长出生的人来说,其实最敏感的事情就是流量获取+流量变现。我简单讲讲我们当时的流量获取办法和流量变现的思路。

团800的核心优势:流量获取和流量变现

流量获取:SEO王者

其实团800的流量是很难得,因为百度和360都在做类似的产品,所以我们都被列为竞品。以至于我们2010年给百度充值的SEM的广告费都在2011年1月就全部退给我们了,因为不让我们投放。

但是SEM不给投,我们还有SEO的办法。我们以商户的店铺为节点,每一个店铺都有不同的团购站的团购信息,有用户买完团购以后的评论,有这个商户的POI信息,开业时间、电话等等信息,而且这个店铺因为在和不同的团购站合作,所以这个页面还时常更新

我们迅速的给百度和360搜索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以商户为节点的页面,导致用户搜索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团购” “北京温泉” “北京亲子乐园团购”等等的时候,我们的搜索结果几乎全部在第一个,我们夸张到每天SEO的结果可以来40万的点击!


流量变现:精细化算账算到极致

在流量变现方面,我们也做的很极致,有当年的几个例子,我简单说说:

第一:我们是唯一一个按月和团购站签广告合同的。

很多团购站上来说,一个月10万,我给你3个月30万。但我们会说,我们就收一个月的钱,10万。为什么?

因为我下个月可能就涨价到15万一个月了。果真,我们的流量涨的很快, 我们按月售卖的好处帮助我们拿到了更多团购站的收入和利润,虽然当时给我们的销售团队很大的压力。

第二:我们初期的广告费其实还不是严格的一个月,是每30天签一次,而且是分城市卖的如果团购站中途新开城市, 还会需要额外再购买新的城市的推荐位置。

分城市卖好理解,30天卖一次,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

其实逻辑很简单,一年如果卖30天,12次就是360天;按月卖是 365天,我能多赚5天的钱。相当于多赚了1.39%的钱。。。

我觉得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要崩溃了。当年的合作伙伴也要打上门来了。

但确实,当时我们这样激进的政策帮助我们拿到了很多的弹药。这些弹药也帮助我们在除百度和360之外的渠道进行了 大量的投放,并拿了大量的钱用于用户的留存。

我们的流量也在2011年春节后到了新的台阶、2011年初的团购流量的争夺战更加激烈。当时在分众广告里投放广告的团购站都不下10家。我们也在2011年3月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我们从包月的广告费改成CPC计费,2011年4月2日,美团成为我们cpc广告产品的第一个客户。同月,我们的分众广告也出街了,团购站惊讶的发现,我们的power是如此的强。基本上我们的流量和前几名的团购站是相当的,

我们的流量分发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团购站的流量和GMV 了。也是在4月,我们拿到了经纬的A轮的投资。我们少年的偶像邵亦波先生成为了我们的董事。

当时我们见过的很多VC都问过类似问题:如果以后团购剩一两家,你们怎么办? 随后的一年时间我们基本是顺风顺水的,持续的流量和收入的增长。但那个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团购行业从春秋走向了战国,我们也在为团购最终只剩一两家做准备。

团800创始人讲述创业往事,融资1亿美金却不了了之的3点血泪教训

千团大战最后活下来的王者:美团和大众点评

这个时候,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团购内容不会只集中在一两家手里呢?


折800横空出世,迅速到达巅峰,社交电商时代又迅速落寞

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内部也孵化了一个新项目叫淘800,也就是折800的前身。正好当时团购站的实物商品都做的很烂,于是我们把团800本来导给实物团购的流量导给了自己的产品淘800。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淘宝在打造爆款经济。商家有意识到打造爆款对于他的种种好处。

于是折800的生意模式很快得到了验证,我们一方面买流量和做用户留存,然后再要求商家提供给折800独家的优惠折扣的价格。因为用户来到折800确实能看到很多独家的超低价格的商品,所以我们的用户留存数据也非常出色。

我们也是唯一一家需要商家交保证金,

寄样品,商品不好还不给商家流量的第三方的淘外的导购平台。实际上,我们那个时候给淘宝带去的订单量是超过美丽说和蘑菇街的。很显然,以东西好看作为切入点的导购平台的实际的订单转化其实低于价格驱动的以东西优惠作为切入点的导购平台。

在流量上我们也非常的凶猛。百度hao123,360购物,搜狗购物,腾讯QQ空间,广点通和各个手机应用市场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我们当时是“路标理论”,任何有用户聚集的地方,都应该看到折800的商品内容。我们把优惠商品做成内容,和各个平台和不同的产品合作。最终我们做到了一天600万的DAU和每天超过100万的订单。

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在2014年9月拿到了顺为的5000万美金的B轮投资和2015年初厚朴资本的1亿美金的C轮投资。我们一度觉得,上市敲钟近在眼前。

但问题就出在折800从导购往自营的道路上转变犯下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1、 我们错失了社交的流量

拼多多刚刚出现的时候没有小程序,全部是用H5砍价的形式实现,我们认为这种H5的流量是没有留存的,所以不用担心。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用户因为价格的驱动,每天在帮你转发,你自然就有了留存和复购。等我们反应过来再去珍惜社交电商流量的时候,我们已经错失了很多时间。我记得我们尝试H5拼团时很失败的一个KPI是:每天折800的拼团给自己的APP导多少用户。

如果你这么做了,代表了你的拼团流程一定是处处要留下套路给自己的APP导量的。而拼多多在至少自己的H5有上亿的用户以后才开始引导用户下载APP,结果很快用户就引导到自己的APP里了。我们对社交流量的嗅觉出了很大问题,之前灵敏的对PC流量和对APP流量的把握,在社交电商的年代,输的一败涂地。

团800创始人讲述创业往事,融资1亿美金却不了了之的3点血泪教训

千亿拼多多是社交电商新时代的王者-H5砍价拼团起家

2、 我们对于供应链过于苛刻

在供应链自营以后,我们还是苛刻的要求商户的价格的竞争。A商户给我9.9包邮,B商户给8.9包邮,我们很快就会淘汰A商户,选择和B合作。但是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平台的商品的价格看着是低了。但是质量下滑的更多。

有人肯定会说,拼多多也对价格要求严格,为什么拼多多没出这样的问题。

那是因为,我们本身是要做全品类的小米,我们每类SKU的供应商不是无限多的,我们自己甄选的供应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对平台的伤害是更明显的。而拼多多在这方面的本质是类似淘宝的,都巴不得每个类目都有更多的供应商。 最终只是你的价格低,你的流量获得会更多。拼多多和淘宝都希望赚商户的广告费,而折800赚的是商品的抽成.

3、过早的做了千人千面

折800的价格优势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我们用了千人千面分发商品以后,出现的好处是,我们确实效率提升了。但是,非标品的千人千面是很难做的,这最终导致我们长尾的SKU销量增加了。但坏处就是我们的核心SKU的销量反而下滑了。

这其实是一个减分项。对于供应链来说,我就几乎不可能通过承诺销量来拿到最低的价格了。

最终反映出来的结果是,2016年全年,我们都做的很挣扎。

2017年中,我离开了这个创业了7年的公司,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也利用我之前在行业的经验和人脉,陆续投资了一 批我比较熟悉的行业的团队和公司。主要是和流量变现相关的,包括淘客的团队、招商的团队、做广告业务的公司、 做O2O的SaaS的公司、做MCN孵化的公司等等。

写在结尾的话

对电商感兴趣的朋友都应该经常会思考为什么拼多多能够抓住微信社交电商的红利,而京东,淘宝,苏宁易购,折800,蘑菇街,美丽说这些PC时代的电商王者没有抓住。折800联合创始人的3点反思非常到位,几乎接近本质。

拼多多是第一家意识到H5传播的巨大价值,做到上亿用户后才去导APP下载,而其他电商还停留在PC时代,APP时代,思路和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最后结果的不同。思考越接近本质规律,你才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