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江西寧都縣素享“文鄉詩國”之譽。寧都文學的源頭在金精山(今翠微峰景區),現存最早的文學作品出現在漢初的詩歌《金精十八章》(今傳其五),比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早了400多年,其作者張麗英,被視為寧都文學的開山祖師。《金精十八章》詩風古樸、純淨,它承《詩經》傳統,開寧都文學之先河。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金精山


宋代,寧都文學群星璀璨。北宋時,有“孫氏五賢”,在仕途和文學上都有不俗的建樹。與孫氏五賢同時代的鄭獬,是寧都第一位狀元。他的詩詞成就很高,著有《鄖溪集》。到了南宋,寧都有宰相詩人崔與之,著有《崔清獻公集》,詩詞都有很高的造詣,“詞風雅健”,為“粵詞之祖”。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在宋代詩人中,寧都肖立之的文學成就很高。錢鍾書選注的《宋詩選注》,一共選了80位詩人的詩,寧都有鄭獬、肖立之2位詩人的詩入選。鄭獬的詩選了4首,肖立之的詩選了5首。與肖立之差不多同時代的曾原一,他與南昌的著名詩人戴復古一起創立“江湖吟社”,一時詩名大噪,“海內宗之”。曾原一後來回到家鄉,隱居翠微峰景區的蒼山,在他的帶動下,寧都寫詩、填詞的人增多,一時詩風大盛,是寧都詩歌最為輝煌的時期。

今《翠微風韻》傳先賢詩風,唱時代新聲,特推出兩週年賀刊。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宿儒寧永紅

會員賀章

寧永紅: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每閱微刊興便濃,圖文並茂百花叢。

鬥詩巷裡詩風盛,拈韻群中韻味豐。

本土賢昆催雨潤,九州師友濟禾蔥。

易堂峰下吟旌展,接力傳薪意不窮。


羅兵:贊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詩壇溢彩兩春秋,盡集華章入眼眸。

九子勺庭尋碧玉,八峰溪谷浣金甌。

青蓮透牖窺懸月,綠柳浮江楫小舟。

曲水流觴多雅意,飛花舞袂少閒憂。

丹心潤雨存思遠,夙夢縈風欲踐酬。

迢遞前程堪負重,吟旌獵獵弄潮頭。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胡濱:聯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七百日襟懷不改,紀勝遊,述鄉風,吟旌先借翠微峻;

一班人翰墨相酬,搜佳句,推力作,徵棹共隨滄海遙。




邱克明: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感懷

兩年算是幾多期,緣會千家禪在詩。

排竹成舟連遠水,含苞待日出高枝。

不忘初心風亮節,已將魂血許靈池。



王明芹:題翠微風韻二週年

翠微風韻神交久,梅水春深擬泛舟。

九子詩情當酒品,五賢精粹與茶謀。

寧為太瘦淪清苦,豈讓靈臺染俗流。

黃鶴欲題無覓處?文昌塔下有重樓。

注:

九子,指明末清初魏禧等九位文學家。明亡後隱居江西寧都縣翠微峰,其居室曰易堂。

五賢,指寧都“孫氏五賢”。

文昌塔,寧都水口塔既是鎮妖塔,又是文昌塔。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餘洪琛:翠微風韻二週年感懷

史傳虔化久能詩,近代蕭疏事已遲。

舉目每尋遺念物,問誰偏卻舊風規。

惟慚吟興稱三友,更把羞顏說幾時。

此際殺青為兩載,鹹酸苦辣自家知。



彭日生: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創刊今兩載,百卉競芳榮。

心醉延春谷,緣深雪竹坪。

清詞歌盛世,雅韻振新聲。

九子魂猶在,風流可續成。



羅道旺: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一路勤芸藿,蔥蘢見翠微。

拈詩星欲簇,下筆勢如飛。

鍵罷和衣臥,更深踏月歸。

臨屏思創舉,二載願無違。




謝雪琳: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梅江國學遇東風,個個詩心怒放中。

滿眼青山才捧綠,花開一徑枕胭紅。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楊名忠:賀翠微風韻發刊二週年

拈來吟筆續詩篇,山水清音四海傳。

千里比鄰因有夢,一宵沉醉總無眠。

臨窗學得寥寥句,問道時看浩浩賢。

兩載微刊唐宋韻,春風引路慰芳年。



李榮開:贊翠微風韻微刊編委老師

朝收夜審見衷腸,不計青絲染白霜。

兩載微刊承國粹,詩心一路續輝煌。



蘇文生:賀翠薇風韻創刊二週年

江嬌嵐雅秀,塔影吻雲痴。

筆落披春雨,歌吟沐玉枝。

兩秋鸞錦繪,九子道風吹。

卻看貞賢處,靈峰展逸姿。



黃金輝: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花開兩歲喜回眸,方寸銀屏任自由。

幟樹吟壇傳古韻,歌飛四海結良儔。

翠微山色迷人眼,梅水煙波送柏舟。

筆底頻生驚世句,夜闌敲鍵亦風流。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黃允勝: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喚友新登石鼓峰,春山霧裡覓詩宗。

金精麗影今何在?翠韻聲聲頌雅風。

注:

寧都詩歌源自金精山,有《金精十八章》傳世,也稱石鼓歌,現存其五,其作者張麗英,被視為寧都、贛南,乃至江西的文學師祖。今《翠微風韻》傳先人詩風,唱時代新風,特此祝賀!




劉笑瀾:賀翠微風韻二週年

暮春風正好,韻律鼓詩囊。

不改翠微色,翻滋紅土香。

擬音雷閃閃,追夢雁行行。

兩載登程步,惟吾愧未鏘。



楹聯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小樹吐新花,乃騷客百紫千紅,兩年滋得五州雨;

微刊凝古韻,若易堂盞茶杯酒,一品翻疑九子風。



何東海: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自來虔化是詩國,九子華章天下陳。

冰叔常思黎庶苦,和公多為孝慈人。

徐徐光照秀千里,淡淡句吟芳滿身。

後世薪傳唐宋意,一行一字品瓊珍。

注:

冰叔為魏禧字,易堂九子領袖,詩中常書百姓疾苦;和公為魏禮字,最善寫詩,且多懷忠孝之品。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陳曉蘭:賀翠微風韻發刊二週年

翠嶺奇葩競開放,花叢蜂蝶織華章。

易堂峰下吟精粹,九子文風世代揚。



鍾喬芳: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有感

一種詩心不為錢,耕雲播雨兩週年。

尋山歸隱著新史,入社論文謀雅篇。

半世痴情依綠岸,滿腔熱血映紅天。

宏揚國粹傳幫帶,誰管垂絲在鬢邊。



贛南詩友賀章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劉建雄(贛南詩聯學會):翠微風韻二週年寄賀

翠微綻蕊滿城觀,風韻虔州潑墨翰。

九子今朝騷欲舞,易堂幾載客猶歡。

文鄉燕語輝煌著,詩國鶯啼爛漫刊。

著意春暉吆喝采,傳芳桃李競爭冠。



廖志斌(贛南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微風韻兩年長,一卷春歌帶土香。

贛水源頭清淨地,山泉釀出好詩章。



賴永洪(贛州市):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兩載春風百鳥飛,聆聽妙囀吐珠璣。

梅江水秀源頭遠,秋菊花開笑翠微。



鍾宏富(贛州市章貢區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微峰受剪刀功,裁作刊名逐祖風。

句似新醅裝舊甕,聯如豔蕊入芳叢。

嫩雛煉字追蹤穩,老將謀篇別構雄。

換季兩輪今有賀,來年履跡躍驕驄。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張和年(贛州市章貢區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刋二週年

時聞時品翠微韻,四季花香兩度春。



溫天海(贛州市章貢區):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竹青青稻浪翻,微微宋雨潤詩壇。

風生水起拍堤岸,韻味悠悠江面寬。




黃愛玲(石城縣琴江詩社):恭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一峰翠色微微動,兩載詩情日日芳。

萬卷丹霞書絕句,滿江梅影泊詞章!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黃萍香(石城縣琴江詩社):喜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微風韻聚賢才,引領詩朋上曲臺。



陳春林(石城縣琴江詩社):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清風潤物翠微雄,二載春秋藝圃豐。

梅水一泓騰細浪,易堂雅韻起新鴻。



王蘭章(上猶縣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辦二週年

春意盎然醒翠微,詩花燦爛映朝暉。

凝聽梅水濤聲遠,佇看易堂文采飛。

憶昔同臺情切切,惜今攜手韻依依。

無須細覓桃源境,寄興吟壇競忘歸。



邱才揚(上猶縣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天邊雁陣伴霞飛,一練梅江入翠微。

春暖花繁香嫋嫋,煙含波漾柳依依。

兩年箋色添清韻,十里鶯聲破曉暉。

詩國歌吟情有寄,心舟載夢去還歸?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方永吉(上猶縣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微山嶂結良緣,創立詩刊把手牽。

贛水源頭釀佳韻,弘揚國粹又當先。



蔡教光(上猶縣詩聯學會):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贛水源頭第一枝,開花結果正逢時。

梅江奏樂鳴天籟,宋雨唐風烹雅詩。



劉恆接(上猶縣詩聯學會):西江月·為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賦

憶昔一枝初秀,看今兩歲蔥蘢。

杏園更喜百花紅,風韻直追唐宋。

流水推波助浪,青山層出無窮。

紫雲環繞翠微峰,似有游龍飛鳳。



陳志鵬(大餘縣):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千山旖旎彩霞飛,別有春光數翠微。

出岫文騷疑九子,易堂風韻又重歸。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饒婉如(南康區):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易堂風彩耀雲天,靈巧微刊獨領先。

詩國梅江掀碧浪,文鄉井巷育詩賢。

擎旗振臂一枝秀,繼宋承唐百卉妍。

喜看後生逢盛世,青梅煮酒慶豐年。



彭光祿(龍南縣):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日照梅江列嶂危,回舟唱晚雁群飛。

春園花綻佳聯掛,池水蛙鳴賀句揮。

歲去兩年詩韻鬱,途添幾里笛聲歸。

一壺香茗時空煮,閬苑扶琴共夕暉。




江西省內詩友賀章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桂程暉(新餘市):翠微風韻二週年賀

翠映千紅獨一枝,微屏偶遇即驚奇。

風清雅正嘉禾頌,韻起霞飛贛水滋。

兩善文鄉詩國譽,周彰九子易堂熙。

年年汲得瓊源液,賀致今朝意恐遲。



邱虹(撫州市廣昌縣):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九子遺風存,吟壇旗再揭。

春行水口雲,秋賞翠微月。

兩載韻清揚,千章詩競發。

文華何處尋,還共梅江曰。



何招英(景德鎮市):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致賀

微刊璀璨二春秋,風韻綿綿逸九州。

筆攬虔城雲嶺秀,眸凝贛水邈思稠。

周邊佳作悉心載,戶外精篇愜意留。

國粹承傳擔重任,來年更上一層樓。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駱琳玲(景德鎮市樂平):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微兩載苦辛嘗,筆墨牽情韻律香。

淡看功名輕利祿,弘揚國粹著華章。



詹賢文(靖安縣):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慶

宋雨唐風出翠微,四方灑玉展芳菲。

千紅萬紫勝春色,贛水源頭一寶璣。



李景發(南昌市):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嶺春光四月天,微刊駐足有前緣。

風流麗句歌盛世,韻律偕音吟雅篇。

兩杜詩章承絕藝,周姜詞賦續裁編。

年方幼少知勤勉,賀稟紛紛與日傳。




省外詩友賀章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胡德棒(四川省涼山州):聯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喜看本刊,青春歲月衝千日,一路行吟,微風意境山河翠;

堅持原創,彩頁文章過百篇,群賢互動,鄉土情懷韻味清。



王春豔(遼寧省鐵嶺市):賀翠微風韻二週年

疊翠韻流香,風高引興長。

鏗鏘圖一抱,萬里任帆揚。



楊祖新(湖北省松滋市):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翠巘詩緣結八方,微刊雖小寄情長。

風吟盛世追高遠,韻事連年賽宋唐。



朱正宏(江蘇省淮安市):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逢吉增遐慕,西南望翠微。

彤雲連迭繞,鵬鳥接飛翬。

仰讀花箋夢,沉吟葦笛歸。

幸成風韻客,嘉慶豈能違。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許醇波(廣東省佛山市):從嶺南禪城遙寄寧都諸詩友

——兼賀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

詩國文鄉久盛名,山川愧我未曾行。

江湖結社尊之眾,學館遺風舉世傾。

幸有平臺成雅事,且將拙筆寫新聲。

篇章唯願多求是,待得他年盡好評。

文鄉詩國寧都縣翠微風韻創刊二週年,來自省內外的賀詩,蔚為大觀

寧都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