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話民生」民生政策暖人心

我叫吳同山,家住在菱湖南路128號12棟2單元204室,今年64歲,精神二級殘疾,沒有工作過。我一直未婚,和弟弟弟媳住在一起,弟弟還在安師院上班,弟媳已經退休了,家裡還有一個孩子也工作了,每月家庭收入也有幾千元。但我的病情時好時壞,需要長期吃藥,偶爾還會住院,家裡經濟負擔比較大。

我爸爸是安師院職工,89年去世後我因為沒有工作又是精神病,每個月在安師院能拿到515元的撫卹金。但隨著物價上漲,我每年還要吃藥,錢根本不夠花,多虧我弟弟弟媳照顧我,我才可以好好生活。

社區知道我生活困難,經常上門看望我,向我推薦政府的各種民生工程政策,鼓勵我參加、接受各類扶持政策。2011年我在社區的動員下參加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因為我屬於二級殘疾,每年只用交10元就可以享受醫保待遇,各類藥物費用基本上可以按照比例從醫保走,實際一年藥費只用交2000元左右,大大緩解了我家的經濟壓力。同時因為重殘身份,我還可以享受殘聯1000元的精神病藥物補助和720元的重度殘疾人補貼。

2012年政府開始實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社區工作人員知道我的情況,馬上上門向我宣傳了這一政策,幫我參加了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一檔每年100元。因為我屬於重度殘疾人員,可以享受政府財政補貼每年100元,還有繳費補貼40元,實際上不需要我掏錢,等2013年6月我滿60週歲後,每個月能拿到62.05元的養老金, 2015年上調基礎養老金後,我從2014年7月開始每個月加發15元,2015年1月後我每個月能拿到82.05元,今年又上調了基礎養老金,我現在每個月可以拿到99.05元。錢雖然不多,但體現了政府對我們的關心,而且基礎養老金經常上調,我拿到的錢也越來越多。

多虧了這些民生政策,讓我不至於太過拖累我弟弟。作為民生工程的受益人,我衷心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讓我能夠安享晚年。現在國家在推行全民參保,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我相信通過國家的各類民生政策,能夠讓像我一樣的弱勢群體老有所依,病有所養。

(大觀區菱湖街道吳同山口述,劉洋夢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