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若要用一個關鍵詞去歸納和定義當下的時代特徵,我想「boundary-pushing」是再合適不過的。如今無論在時尚、音樂、藝術還是任何其它的領域,類似「模糊界限」、「打破邊界」、「超越類型」這樣的字眼總在圍繞著我們。在這個急速運轉的世界大熔爐中,仿似一切「不可能」都能變為「可能」。


新時代下的流行樂壇創造了很多這樣由「不可能」到「可能」的時刻。這個時刻或許在於 Hip-hop 音樂攻陷主流的全面告捷,或許在於 Lil Nas X、Billie Eilish 等「網生」歌手的一夜成名,又或許是當所謂 music genre(音樂類型)這個詞不斷被打碎的時候。然而直到我們看見多語種音樂、地域性音樂正來勢洶洶地湧入主流榜單上游的這一刻,我們才真正恍過神來:一個去霸權化的流行音樂時代已然到來。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Bad Bunny《YHLQMDLG》專輯封面 | Via Rimas Music


Bad Bunny 的新專輯《YHLQMDLG》完全證實了這一點。這張專輯於前段時間到達 Billboard 200 榜單第二名的位置,也是西語專輯史上最好的成績;專輯總計 20 首歌曲中共有 11 支曲目上榜 Spotify 全球前五十;樂評機構 Pitchfork 以 8.5 的高分將它評為「Best New Album」,十分難得地給出「製作上幾近完美無瑕」的褒獎。正如「壞痞兔」此張專輯名的全稱「Yo Hago Lo Que Me Da La Gana(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一樣,這位來自波多黎各的新晉流行小天王正霸氣宣佈著他的降臨,並以一種前無古人的姿態告訴眾人:小眾語言音樂正在席捲全球。


拉丁陷阱的主流攻陷


憑藉在 Cardi B 2018 年熱單《I Like It》中的出色表現而被大家熟知的 Bad Bunny 是近年來 Latin Trap 浪潮中的代表人物。所謂 Latin Trap,簡單來說就是借鑑自南部陷阱說唱,並加入加勒比風格旋律的音樂,其根源和基礎是 Reggaeton

(是 90 年代誕生於波多黎各舞廳場景的風格,主要演唱語言是西班牙語,和牙買加的雷鬼音樂沒有太大關係)。Reggaeton 音樂雖在波多黎各地區受到廣泛認可,早在 90 年代末 00 年代初於拉丁美洲國家、西班牙以及美國部分地區流傳,然而 Reggaeton 在主流層面上一直都沒有得到比較顯著的發展。「壞痞兔」從很大程度上重塑了這種源於拉美的 urbano music,更是將這一音樂類型帶入全球視野的最大功臣。


Bad Bunny 並非特殊案例。事實上,包括壞痞兔在內的諸多拉丁歌手早已形成了一派堅不可摧的音樂圖景,其中就包括在《I Like It》一同獻聲的 Reggaeton 人氣歌手 J.Balvin。今年年初,J.Balvin 還與天后 Jennifer Lopez 共同登上超級碗中場秀的舞臺演繹他的熱門曲目《Mi Gente》(這首歌推出之際因其火熱程度還直接促成了與 Beyoncé 的後續合作),坐實了新一代拉丁天王的地位。J.Balvin 如今不僅是一名說唱巨星,也是潮流圈廣為人知的穿搭風向標和名副其實的 Sneakerhead。前不久也剛剛發行了新專輯《Colores》的 J.Balvin 甚至找來了村上隆專門設計唱片封面,雙方還曾聯名推出過一系列的服裝及配飾產品。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J.Balvin 與 Tyga、Takeoff、Quavo 在 Louis Vuitton 秀場 | Via Instagram @jbalvin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人稱「拉丁版 Drake」的 Ozuna,他與 DJ Snake、Selena Gomez、Cardi B 共同創造了那首火遍全球的抖腿神曲《Taki Taki》,同時也是在 YouTube 上擁有最多個超十億觀看量視頻的歌手。與 Bad Bunny 和 J.Balvin 更偏向 Hip-hop 製作的 Latin Trap 相比,Ozuna 的音樂更像是將 Latin Trap、Reggaeton、Bachata、R&B 等音樂元素通通共冶一爐的舞曲大雜燴。


與 2017 年的《Despacito》不同的是,這幫 Latin Trap 藝人甚至不需要藉助 Justin Bieber 的力量,他們作為個體就已經稱得上「流行巨星」。除了剛才提到的三位之外,MalumaAnuel AABryant Myers 等等的這些名字,都是時下冉冉升起的 Latin Trap 明星。


泛非洲音樂文明入侵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Burna Boy 在 Coachella 2019 舞臺表演 | Via Coachella


近年來,「Afrofuturism」(非洲未來主義)成為藝術家們重新構想非洲和非裔僑民生活的創作主題,也是許多時尚設計師的靈感板素材。像是《黑豹》、《獅子王》等的大 IP 電影也讓更多人關注到非洲族裔的現狀及部落文明,同時使得來自非洲的純正旋律和節奏進一步影響著世界流行音樂。歐美流行音樂從未停止過從非洲音樂中吸收養分,像是 Beyoncé、Rihanna、Drake 等人都是深受

Afrobeat(非洲傳統 Fuji 音樂和 Highlife 音樂,以及美國爵士和瘋克音樂的融合)和 Dancehall(產自牙買加俱樂部的快節奏雷鬼音樂,同時也是一種舞蹈類型)影響的流行巨星。英國樂壇更是以非洲加勒比音樂為基底,結合純正的倫敦說唱催生出一種特別的音樂種類:Afro-swing,近兩年來在英國地區尤為盛行。


主流市場向非洲取之不盡的音樂財富投射去的熾熱目光,也讓更多的非洲本土歌手有機會頻繁地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去年與英國 Grime 巨星 Stormzy、「黃老闆」Ed Sheeran 合作發歌的西非音樂人 Burna Boy 便是時下最能夠代表非洲新生代韻律的流行歌手。自封為「非洲巨人」的他不僅以一口尼日利亞英語演唱歌曲,還會將傳統的約魯巴語和牙買加方言填充在他時髦的 Afro-fusion(Dancehall、 Reggae、Afrobeat 的現代流行化融合)節拍裡。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Drake(左一)與 Wizkid(左二)同框 | Via Daily Post


作為非洲時下最受矚目的一名新星,和各種大牌合作或是在 MTV EMA Awards、BET Awards 上拿獎已顯得有些見怪不怪。最重要的是,Burna Boy 那同時具備個人和政治色彩的音樂,對非洲動盪歷史和現處困境做出的嚴肅討論,真正將非洲血統和根源裡的核心內容推向了世界舞臺。當然,除了 Burna Boy 以外,在尼日利亞還有不少音樂人——比如與 Drake 合作《One Dance》 的 Wizkid,以及去年與 Burna Boy 共同在 Coachella 舞臺上亮相的 Mr Eazi 等——都是 Afrobeat 得以在國際範圍內流傳開來,為非洲音樂文化發光發熱做出表率的重要推手。相比較上文提到的這些泛化非洲流行歌手,也有很多更專注於牙買加純正雷鬼樂的歌手。Drake 廠牌旗下藝人 Popcaan,以及 Protoje、Chronixx 等等都是時下這場「雷鬼復興之旅」的領頭人物。但論起近兩年最典型的雷鬼新人代表,還屬在今年格萊美上作為史上首個女性藝人贏得最佳雷鬼專輯獎的 Koffee。基於先驅人物 Beres Hammond、Peter Tosh、Bob Marley 的 Roots Reggae(根源雷鬼)哲學,Koffee 將加勒比島國的靈魂音樂做出了新穎的處理和演繹,Dancehall 與現代雷鬼完美結合在一起。不要小看這位年僅 20 歲的新人雷鬼歌手/rapper,她不僅出現在奧巴馬的私人歌單裡,與大家非常熟悉的說唱歌手 Gunna 以及 R&B 歌手 Daniel Caesar 均有過合作,近期也在計劃和 Kendrick Lamar 這樣的大人物一起籌備新的項目。


Pop 2.0 時代?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BLACKPINK | Via YG Entertainment


《The Guardian》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用了「Pop 2.0」這個詞來總結當下的音樂全球化現象。文中作者稱 Taylor Swift、 Katy Perry、Justin Timberlake 這一批屬於 Pop 1.0 的明星已逐漸淪為榜單上的「瀕絕物種」,而流媒體時代孕育出的 Pop 2.0「非典型巨星」正成為當今歐美音樂市場上的最大贏家。

什麼是非典型巨星?最好的例子就是 Drake——這種輕運營、高產出的歌手在實體銷售或巡演上不一定佔優,但在流媒體數據上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霸榜「天王」。按照如今「得流媒體者得天下」的邏輯來說,流行樂壇的格局一旦照著流媒體的發展趨勢而發生改變,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都有可能是流行樂壇的下一個非典型巨星。


數據已經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縱觀 YouTube 過去一年的熱播 MV 總榜單,排名前 10 位的歌曲裡面有 7 首都是非英語歌曲(其中 1 首來自韓國女團 BLACKPINK,1 首為印度歌曲,其餘全部來自上文中提到這些拉丁歌手的西語歌),而且是壓倒式的勝利——就連人氣小天后 Billie Eilish 和 Ariana Granda 都為他們「墊了底」。這樣的現象在近三年來有持續猛漲的勢頭,要知道追溯回 2016 年的 Top 10 榜單,非英語歌曲和英語歌曲的比例還僅僅是 1:9。如果你再查找 YouTube 近期的熱門藝人,你也會發現榜單上幾乎全部由西語歌手和印度歌手佔領(The Weeknd 是榜上唯一的英語歌手)。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Via YouTube


在這樣的 Pop 2.0 時代之下,與流行行業革新趨勢齊頭並進的還有音樂類型的自我迭代,而節奏優先的曲風走向則是當下的大勢所趨。其實這還要講回到當下佔據全球最大音樂市場的 Hip-hop 音樂。自 Hip-hop 音樂成為主流之後,流行音樂的創作邏輯和框架就已經全然被打破並走向同質化。Pop 1.0 時代下的白人霸權流行早已杳無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節奏律動為主和說唱化的音樂。而我們不難發現,以上我們提及的這些非英語流行歌曲都包含了以上這樣的特性。


Hip-hop 音樂人最愛的 featuring 合作和各種各樣的音樂融合也是幫助推動地域性音樂崛起的關鍵原因。例如說前文中我們提到的 Latin Trap 和西語音樂的爆紅,就離不開前兩年說唱音樂制霸流行樂壇的緣故。自 Cardi B 與 J.Balvin、Bad Bunny 合作創造出那首 Billboard 冠軍單曲之時,拉丁音樂人們就開始受到極大的關注,譬如同年晚些時候 Drake 就親自找到了 Bad Bunny 合作。此後,層出不窮的拉丁歌手便常常成為當紅流行/說唱歌手熱單裡的「座上賓」。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不過難免也有人對音樂全球化的趨勢產生質疑。首先像是印度歌曲的大流量主要還是來自於本國,BTS 這樣的韓國男團經常被人詬病僅僅是擁有良好的流媒體數據而已。另一方面,地域性音樂的流行是否也意味著它們正在趨於一致地變得「美國化」?但是說到底,這些流媒體數據已經足夠引起世界的關注並形成了一定的討論。無論其結果如何,這種對於世界音樂場景的攻破無疑為全球範圍內的音樂人提供了展露自己的機會。畢竟,從前所謂的「世界音樂」往往受到白人霸權下流行樂壇的不斷混淆和錯誤分類,而現在,這些代表著世界音樂的藝人終於可以親自站上舞臺,成為聚光燈的焦點。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小眾語言是如何衝擊流行樂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