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那轟然一響,我們也是星辰。”

想象一下,當你的左手握住右手,或許是遙隔了一百三十八億年的再一次相見;想象一下,你的左腳和銀河系一樣古老,你的右足曾在二十二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漫步;想象一下,我們和太陽一般,一同飛越過宇宙。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

當我們談哲學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說什麼?僅僅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嗎,僅僅是關於社會主義美好的設想嗎?我們很難作出回答,因為大眾的理解中哲學似乎和神學一般虛無縹緲。


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這樣一本書,他將哲學從高高的寶座上拉下,將它從神的國度拉回至世俗,可以這樣說,這是一本哲學入門讀物,也可以這樣說,這是一本哲學教材,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書,也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書。

《蘇菲的世界》之所以被稱為哲學入門讀物,並非因其思想不如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般深沉,而在於其形式。《蘇菲的世界》創新的以小說的形式,在書中講述了一位哲學導師與14歲少女蘇菲的故事,借兩個人之間的接觸對話以及一些奇妙的遭遇來向讀者闡述一部厚重的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黑格爾,從柏拉圖到弗洛伊德,從雅典到法國,從他們到我們。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從泰利斯(歷史上第一位哲學家)到21世紀,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人類究竟迸發了多少奇怪卻又巧妙地猜想。

德謨克里特斯同意前面幾位哲學家的看法,認為自然界的轉變不是因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變”。他相信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積木所組成,而每一塊積木都是永恆不變的。德謨克里特斯把這些最小的單位稱為原子。

原子(atom)這個字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德謨克里特斯認為,證明組成各種事物的單位不可能被無限制分割成更小的單位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每一個組成各種事物的單位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單位,則大自然將開始像不斷被稀釋的湯一般消失了。

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積木必須是永恆的,因為沒有一件事物會來自虛無。在這方面,他同意帕梅尼德斯與伊利亞地區那些哲學家的看法,也認為所有的原子都是堅硬結實的,但卻非完全一樣。他說,如果所有原子都一模一樣,則我們將無法圓滿解釋它們何以能夠聚合成像罌粟花、橄欖樹、羊皮、人發等各種不同的東西。

德謨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無數形狀各異的原子組成的。其中有些是平滑的圓形,有些是不規則的鋸齒形。正因為它們形狀如此不同,才可以組合在一起,成為各種不同的物體。然而,無論它們的數量和形狀多麼無窮無盡,它們都是永恆不變、不可被分割的。

難以想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有原子論之說,那個時代的人只是憑藉觀察歸納便得到了兩千年後才真正得到證實的猜想,這難道不是一件奇妙並且偉大的事嗎?

將《蘇菲的世界》說成是小說體的哲學史,我更願意叫他一本哲學盎然的童話書。

故事開始於一位叫蘇菲(Sophie)的14歲女孩,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位叫艾伯特的中年大叔,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哲學啟蒙。


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蘇菲的世界》中小說主人公的名姓也極具隱喻,蘇菲(Sophie)在希臘語中意味著愛智,並且在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也叫做蘇菲亞,而小說中反覆出現的伯克萊則恰巧與歷史上的一位著名哲學家伯克萊重名,而後者開創了主觀唯心主義,這又恰巧與虛構的小說情節契合。

小說的主體情節是艾伯特與蘇菲的每一次上課,章節名稱也是以醒目的哲學家來命名,例如柏拉圖,例如康德。但我更願意討論埋在主題情節之下的關於作者喬斯坦•賈德的哲學觀,在小說中,蘇菲是一位在聯合國服役的一位上校筆下的人物,通過艾伯特的指引,蘇菲終於從上校所寫的書中逃脫,但其實上校也不過是作者筆下的人物,這像是一個循環,但似乎更是一種諷喻,這讓所有書前的讀者都在想這麼一個問題,我是否也不過是筆下的人物呢?


這是一本有趣的哲學史,這也是一本富有深度的小說。

我突然想問這麼一個問題,今天,我們還需要哲學嗎?例如,我們知道或不知道薩特的存在主義會影響我們依舊樂觀地為每一天奮鬥嗎?例如,我們知道或不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影響我們每天做夢睡覺嗎?例如,我們知道或不知道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影響我們在國家政府的體制下生活嗎?似乎並無什麼影響,無論知道還是不知道。

但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所講的一般:

“那些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疑難、困惑的問題也曾經發生在所有聰明人心上;一個問題都沒有漏掉,而且每一個聰明人都回答過它們,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話和生活。“

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這或許就是哲學的用處。


當你深夜久臥不睡,當你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思考或者究竟有什麼意義,死亡究竟意味著什麼?相信我,你會感到莫名的恐懼,這是深植於我們基因之下的恐懼,但哲學說,別怕,即使生來就是死也並不意味著一切便是虛無,正是因為活著本身毫無意義,為了對抗毫無意義的生命,所以我們努力活著。這個哲學叫薩特的存在主義。

當你第二天醒來,依稀記得昨晚夢見長久不見的朋友,然後正想打個電話慰問的時候朋友的電話先到了,這讓你覺得驚異。但或許,昨天電臺放了一首你和朋友學生時代都很喜歡的歌曲,這讓他昨晚也夢到了你,於是第二天給你打了一個電話。這也是一個哲學,這個哲學叫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當你與朋友打完電話時,你瞥見奧巴馬的禁槍演講,但與你認同不一樣的是,臺下的人並不在支持,反而大喊著:“come and take it。”你想,槍這種邪惡的東西為什麼不禁了呢?為什麼還有人反對禁槍。但或許,還有一個聲音在這樣說,槍是公民推翻政府的權力,這也是哲學,這個哲學叫霍布斯、叫洛克。

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今天的我們將哲學放到了上帝的地方,但其實,這一直是世俗的東西。當我們討論哲學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在談論人與活著本身,就如在談論明天的午飯吃什麼一般。

最後,用《蘇菲的世界》裡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作為結尾:

“這是一場魔術表演,臺上的魔術師從空蕩蕩的帽子裡拽出了一隻兔子,這就是我們的世界,仿若無中生有中來,而我們是什麼呢?我們是寄存在兔子細毛中的蟲子,我們在這裡生存繁衍。有的人向著細毛深處溫暖的地方爬去,並終身在其中居住,這是我們,我們大多數,在這廣袤的蟲子群體之中,有一類叫哲學家的蟲子,他們並不滿足於長駐於細毛深處,他們沿著細毛努力地向上爬,他們希望有一天爬到細毛的頂端,看一看提出兔子的魔術師的模樣。”

書評丨你我曾是星辰——《蘇菲的世界》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

那就努力做一隻驚奇的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