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前幾天看到網上一個女孩寫的她和父母的一些事兒,其中一件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女孩上大一的時候不小心懷孕了,小男朋友慌了神,表示沒辦法陪她處理。女孩子想了想,電話打給了爸爸。聽完事情之後,爸爸說:"20分鐘之後我再打給你。"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一分不差,到點爸爸回了過來:"明天我飛過來(女孩學校所在的城市),接你回家處理。"回家之後,父母沒有譴責和批評,也沒有逼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全家一起商量決定由爸爸陪她去醫院。做完手術之後,媽媽精心照顧了她一個星期,告訴她這段時間的恢復對她身體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恢復。

因為在臨床上見多了各種各樣出了問題的孩子和他們的家人,看完這段居然感動得溼了眼眶,你知道就像這樣,做出像"親爹親媽"一樣的反應,其實有多難得嗎?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首先這個女孩遇到了難堪的困境,能夠想到並願意給家人打電話,這一步就PK掉了全國80%以上的家長。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女大學生因為網絡借貸還不上款,被威脅要公佈之前"押下"的裸照,女孩不堪壓力跳樓自殺了。女孩的父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痛不欲生,一遍遍地說:"她為什麼不跟我們說啊!她要是跟我們說了,我們就算砸鍋賣鐵也一定會幫她把錢還上的。"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是啊,孩子為什麼寧可跳樓都不肯跟你們說呢?

是因為她從小到大的經驗告訴她:告訴父母,可能有比跳樓更可怕的事情發生。比如父母的失望、指責、羞辱甚至打罵、拒絕、放棄… …

這個經驗,可能從她學走路時摔的第一個跟頭,幼兒園時打碎的第一個花瓶,長大之後第一次考試失利,為了和同學出去玩撒的第一個謊這一件件小事裡已經總結出來了。日積月累,她其實都在觀察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從而決定自己做錯事後是要誠實地告訴父母,還是要千方百計地不讓他們知道。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如果她打碎了一個花瓶告訴你後都會被暴打一頓,她又哪來的勇氣告訴你裸照借貸呢?

另外這個爸爸給了自己消化情緒的時間,沒有讓下意識的反應傷害到孩子。

其實作為任何一個父母,聽到孩子出了這樣的狀況,第一反應都是怒不可遏,恨她不懂得保護自己,同時又會非常痛心,心疼她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在狂亂的情緒下,我們往往口不擇言,指責、謾罵、侮辱的語言真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嗎?不,那只是父母在發洩情緒罷了。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這位父親聰明的地方就是,他給了自己20分鐘時間。這20分鐘內他做了什麼,是捶胸頓足感到自己沒有教孩子保護好自己而懊惱,還是衝著沙發把它假想成那個混賬小子拳打腳踢,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有了這屬於自己的20分鐘,他就可以平復心情,用一個更好的狀態面對孩子。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這就是在情緒管理的課程裡我常常提到的理念:

學習情緒管理,並不是把自己修煉成清心寡慾的聖人,也不是摒除我們的消極情緒不能生氣,而是知道在該生氣的時候讓自己"好好地生個氣"。

最後,糟糕的結果已經發生,這對父母展現出了跟孩子一起面對的姿態,讓孩子覺得"我們是一夥兒的",而不是"是你不對,你不好,你讓我們蒙羞,給我們添了麻煩。",一夥兒的感覺,會把孩子拉近,而後者,會將孩子越推越遠。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依戀理論裡,好父母要具備的功能是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鮑爾比在他晚年最後一部著作《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裡這樣解釋: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裡永遠對他敞開。當感到痛苦時,他可以在那裡得到平靜;當受到驚嚇時,他可以在那裡得到安撫。本質上,安全基地功能好不好,要看當孩子受到了傷害、挫折,感覺到恐慌、害怕的時候,父母有沒有無條件的做出回應。


孩子意外懷孕,別讓你的脾氣親手毀掉孩子最後的“安全基地”

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給予孩子所需的安慰,那麼,一艘在風浪中徘徊小船找不到可以暫靠的港灣,就有可能被迫再度投入狂風暴雨,甚至可能誤入歧途。

我是董一諾,養娃跟我做,帶你上王者!關注我,為您提供專業的養娃攻略,做最親民的心理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