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蘑菇學苑,在你身邊,點亮理財師

2018年的市場

2018年A股市場在內憂外患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爆倉的爆倉,清盤的清盤,如果再考慮到人民幣貶值因素以美元計算的話,縮水還將擴大5-6個百分點。對很多A股投資者來說2018年恐怕都是個黑暗年。

參看下圖(截至11月末)


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但是,期權市場卻是另一番風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已開始利用期權工具來規避風險、增強收益或者說平滑優化收益率曲線,在近幾年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期權市場的現狀

國內期權市場還很年輕,第一隻期權品種是上交所於2015年2月創立的50ETF期權,隨著交易所逐步放鬆限制,成交量不斷創新高,下圖中所示的趨勢非常明顯,目前已成長為全球交易量排前幾的ETF類別期權品種。


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商品期權方面,目前有豆粕,白糖和銅三個品種,比50ETF期權還推遲了兩年,從國際上看商品期權的交易量小於股票或者指數類類期權,主要在CME和ICE兩大交易所交易。雖然目前來看即使把三者的成交量加總,也和50ETF期權相差甚遠,但是鑑於商品期權可以起到的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相對發展會快一些,玉米、棉花,鐵礦石等一系列品種目前都已在研究推出的過程中。

再反觀股票類期權,考慮到國內投資者的某些自帶屬性,大概率來說能推出的只有指數類期權,個股期權在場內推出的可能性極小。但是,當一扇門被關上的時候,總有人會去想辦法開一扇窗,在一些中介機構的不當宣傳下,場外個股期權的交易量尤其在去年卻是爆發式增長。這種情況和歐美成熟市場是反過來的,國外是在場內期權發展到非常成熟的階段之後,才開始興起場外期權市場,場外主要可以定製一些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同時可以在場內進行對沖。在場內品種缺失的情況下做場外期權,風險其實是相當大的,所以後來我們在今年5月份看到了場外期權新規的落地,保障期權市場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於管理層的呵護以及對期權工具內生性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我們會經歷期權的大時代。在大時代開始的時候難免會有很多曲折,但提前佈局、做好儲備、搶佔先機,正是各大投資機構當前正在做的事,要是等發展到路人皆知,那時再來,可能就連湯都喝不上了。已有一些聲音,期權這塊正逐漸被認為是能對標當年券商資管,有發展到萬億級別潛力的業務。

三、期權交易的一些注意點

大部分投資者對期權還很陌生,這裡想和大家用通俗的語言,聊聊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關於場內期權交易上內容以及提示一些誤區,以期幫助大家更好得了解期權市場。(注意:我說的是場內期權)

參與場內期權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大家可能關注到關於期權的各類文章在網上是越來越多了,可是因為真正具有成熟期權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在國內仍佔少數,所以你會發現大多文章只是講一些基本概念或者類似教科書般理論上的東西,其中也會發現一些誤導性的陳述。另外,券商經紀業務經歷了近幾年的慘淡,也看到了期權這塊蛋糕,把它看作為一個潛在的業務增長方向。經紀商在給客戶推薦期權這個工具的時候,可能會告訴大家諸如槓桿性啊,風險有限收益無限啊,甚至有些還會去同配資去做對比,給客戶無限的想象空間。他們的話某種程度上說是沒錯,但是你心裡要明白,銷售或是投顧一是絕大大多數沒有實際交易經驗,二是想完成公司指標,他們講的那些看似非常有吸引力的故事實際非但沒有參考意義,而且一旦過度相信的話,對於交易會是非常有害的。

所以,不管是看網上的文章還是聽經紀商的建議,做為真金白銀參與進來的投資者,還需自身多花時間把期權工具的理論知識、交易原理、盈虧邏輯搞清楚,上“戰場”前瞭解你的武器,才能獲得期權武器帶給你的最佳使用體驗,否則有些投資者一衝動容易走極端或者走“維權”之路,不利於期權業務的健康發展。

2

為什麼要交易場內期權,為什麼要交易波動率?

重要的話寫在最前,場內期權相對於線性產品(股票、期貨等)給投資者提供了交易波動率的維度,波動率是期權的核心,交易波動率的能力是衡量專業期權交易員的標準。好了,有朋友看到這可能會想,在股票、期貨等市場上博方向,賭大小,追漲殺跌都忙不過來,為什麼還要交易波動率?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或者說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股票的價格變動是一個隨機遊走的過程,能把握方向的大牛不是沒有,但是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都是比較難預測的。然而,波動率的內在性質決定了波動率的變化符合兩個重要的特性,均值復歸和聚集。可以翻書研究或者簡單先聽結論,比起價格序列來說,波動率的預知性會好很多。但要想交易波動率就涉及到要做動態對沖,要做動態對沖就涉及到期權希臘字母,這些留在下文闡述。

很多經紀商會利用期權的高槓杆性吸引客戶通過博方向來獲利,使得很多客戶聽到期權的第一反應就把它看成是可以比期貨獲得更高槓杆的東西。但是據我瞭解,能說清楚場內期權槓桿的客戶經理並不多,實際上期權的槓桿是會隨著delta的變化動態變化的,這裡不細講了。再者,沒有交易過期權可能並不知道,利用期權來交易方向有多難。

交易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時候即使你看對了方向,但是因為波動率的變化仍然可能是虧錢,另外,時間價值衰減隨著臨近到期會有一個加速的過程,會導致即使標的不漲不跌也可能虧錢。不僅是對方向和速度的判斷,時點也同樣很重要。

所以做個總結:如果能猜對方向,建議去交易股票或者期貨就好了。交易期權的理由是波動率比起價格序列更有預知性,這也是為什麼能穩健獲得不錯盈利的期權交易員有很多,而傳統股票交易員比較少能做到這點的原因。

3

希臘字母對期權交易員來說意味著什麼?


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上面這張來自Wikipedia的表裡列舉了期權相關的希臘值,建議大家花時間逐一瞭解,因為這應該是整個期權交易裡最重要的部分。做了一段時間的交易後你會發現,你所關心的不再是你買了多少手合約,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整個組合的希臘值是多少,也就是你面對的風險是有哪些。期權交易或者說波動率交易,實際上可以認為是一個帶觀點的套利過程。交易員心知肚明的一點是,做任何交易實際上都是帶觀點的,市場上聰明人這麼多,無風險收益的肉即使有,大多也是填不滿肚子的,期權組合的觀點就體現在希臘字母上。比如我覺得市場接下來要上漲,但是上漲會比較慢,結合當前的波動率結構,我可能就會去找合約構建一個Delta為正,Gamma, Vega為負,Theta為正這樣一個持倉結構來實現自己的觀點。

再以一個比較常見的牛市價差結構為例,收益結構如下圖所示:


聊聊場內期權交易

再給大家看一下當前位置幾個希臘值形態感受一下:

這樣一個簡單的結構,我們可以看到Vega隨著標的變化會變號,Vanna同樣在某個臨界點也會從+號變為-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假設持有期間,波動率有一個急劇的上升,比方說今年的2月份的時候,也許會導致Vega在你的整個頭寸區間內單調下降。為了化解一些不利影響,到達某一點位時你可能就需要在日內對頭寸做動態的調整,所以說期權交易員會比較累,為了防止各種極端情況發生,需要時刻緊盯盤面,按既定計劃作出調整。

有人把希臘值比作儀表盤,就是說想要在期權市場長期存活,把希臘值的相關概念研究透徹是第一步。其次真正複雜的是希臘值隨著標的價或者隱含波動率的變動而發生的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會給你帶來盈利的機會,比如gamma scalping,也會給你帶來尾部風險,這些都是在交易過程中需要把控的因素。

結合自身交易經歷對這塊做個總結,可能大家一開始看見希臘字母就頭疼,但是弄清楚希各個臘字母可以讓你少虧很多錢或者至少虧得明明白白積累經驗教訓。

4

波動率交易有哪些注意點?

上文提及,股票的無序波動比較難把握,所以期權交易員會去交易波動率這個更有把握的維度。既然想純粹的交易波動率,自然就不希望自己的頭寸受標的變動而影響,如何做到?就需要了解下這個問題的重點,動態對沖。由於不擅長寫東西,可能已經比較囉嗦了,能看到現在的朋友估計也已經很煎熬,具體細節這邊就不詳細說明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下面的一些實際操作中的注意點做進一步的思考。

對沖頻率與損益離差的關係,對沖頻率與交易成本之間的權衡

對沖波動率的選擇,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頭寸,如何調整

波動率的波動率以及路徑依賴的風險

有人會把對沖交易比喻成是一種藝術,實則是說在對沖交易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頭寸的希臘值以及波動率的特性進行靈活的調整,理論+實踐+全方位的動態考慮,是把波動率交易藝術化的基礎。

最後獻上一碗雞湯,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哪怕只是比別人多努力一點點,最後也能獲得了不起的成就。雖然說如果你在缺乏做空機制的A股於前幾年的高位非常努力地開始研究股票,到現在可能沒有什麼成就感,所以重要的是努力方向和時機,在適當的時候做正確的事,當下在期權領域多下功夫,應當有所收穫。

好了,就說到這裡,感謝閱讀,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