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彩平:“土”疙瘩變身金疙瘩

4月25日傍晚,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大路口鄉大季村的村民塗彩平小心翼翼地打開房門,向擺在牆角的二十多個塑料盆裡灑下調拌好的飼料。她對筆者說:“這些盆裡養的都是土元,雖然現在看不清楚這些小傢伙的樣子,可是它們待會都會拱出來吃食呢。”

今年50歲的塗彩平,談起幾年前的日子忍不住抹眼淚。五六年前,塗彩平的丈夫患重病去世。獨自一個人帶著兒子的塗彩平面對剛剛蓋房子借的外債還沒有還清,丈夫治病的新賬又壓著頭的情況,一度對生活感到很絕望。她常常對鄰居說:“俺家裡只有三畝地,我就是一天到晚撲到地裡也不知道哪年才能還上欠的賬呀!”

塗彩平:“土”疙瘩變身金疙瘩

2015年,村裡經過民主評議將塗彩平家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乘著政策的東風,塗彩平家享受到了健康扶貧、光伏扶貧等政策。有了政府的扶持,塗彩平心裡的憂慮一點點地在消散。當聽到貧困戶發展產業可以獲得補助後,塗彩平把家裡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種起了大青豆和花生。加上特色種養的補助,一年下來,靠著種地收入,塗彩平家增收將近五千元錢。

一個偶然的機會,塗彩平從親屬那裡接觸到土元養殖的路子。當地老百姓稱土元為“土鱉蟲”, 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可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阻腹痛等病症。土元的適應能力很強,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土壤中,所以只要不經常暴曬,存活率還是很高的。想到養殖土元需要資金,塗彩平犯了難。駐村工作隊的孫保新作為泗縣信訪局的下派幹部,做群眾思想工作很有一套。他來到塗彩平家中,給塗彩平詳細解讀了貧困群眾可以享受小額扶貧貸款發展產業的政策,並保證只要能把土元養起來了,工作隊可以幫著聯繫銷路問題。“又不是養大牛大馬,我一個婦女完全可以幹。”打消了思想顧慮的塗彩平有了幹勁。

2016年,塗彩平利用扶貧貸款買來了二十盆土元籽。一到家,塗彩平就到田裡篩起了細土,剛買回來的土元幼籽一方面非常小,同時和土色很接近,放到裝有細土的盆子裡用肉眼就完全看不出來蹤跡。塗彩平不放心,就隔三差五地來養殖室查看土元的生長情況。土元的覓食時間是在晚間7點到12點之間,塗彩平一晚上要起來好幾回。第一年養殖時因為缺乏經驗,精心呵護還是出了岔子,因為盆裡的土放的過多,眼看著能出手換錢的土元一夜之間爬跑了三分之一。塗彩平發現以後心疼的直掉眼淚,滿院子去逮土元。經過不斷的實驗摸索,塗彩平逐漸掌握了土元養殖的技巧。“一年下來種地加上養土鱉蟲的收入也能將近兩萬塊錢,作為一個農村婦女,我很知足啦。”塗彩平樂呵呵地說。

眼下,剛剛賣完一批土元,塗彩平又開始精心培育新一批的幼籽。“我打算今年再擴大一些規模,爭取一年收入能趕上一個壯勞力,靠雙手在家一樣能致富。”談起未來的規劃,塗彩平信心滿滿。(單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