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崗語文學科備考:文言文翻譯之“信”“達”“雅”

翻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不管是小學崗位還是中學崗位的招考試卷,凡是考文言文閱讀的試卷,必定會考文言文翻譯。且分值比重比一般文言文閱讀的題目大,有時候甚至達到整個文言文閱讀分值的一半,這在中學崗位招考試卷中尤其明顯。所以,能否準確地解答文言文翻譯題,是文言文閱讀能否保分的關鍵因素。那麼如何解答文言文翻譯題呢?

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我相信對於很多考生來說,在聽到文言文翻譯五個字後,是可以將這三個原則脫口而出的。但是“信”到底指的什麼?“達”又指的什麼?“雅”又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不一定清楚,即便清楚,也不一定能在實際中嚴格地遵循。下面我們著重講講,文言文翻譯的“信”“達”“雅”原則及其落實。

“信”“達”“雅”最初是由我國清末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譯例言”中講道:“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意思是“翻譯的事情有三個難點:意思不悖於原文,不拘於形式,選詞準確、簡明、優雅。“信”“達”“雅”最初是針對外文翻譯而言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白話文的掀起,現代漢語的統一,普通話的推廣,我們漸漸也不能明白那些古樸、言簡意賅的古文了,也需要對古典文獻中的語句進行一番譯作,這時“信”“達”“雅”三原則也成了文言文翻譯的一條定律了。

“信”“達”“雅”三原則實質上是遞進的,體現了翻譯逐步完善、昇華的過程。文言文翻譯中,“信”,通常是直譯,逐字逐句地翻譯,這就需要我們有豐富的知識積累,能明確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各個義項;“達”“雅”,通常是意譯,就是根據語境領會的意思進行翻譯,這主要表現在對文言句式、詞類活用能力的掌握上,要求我們跳出一詞一義的對應,進入化境的狀態。

實際的翻譯中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呢?

首先,翻譯時要有所取捨。對地名、人名、官名、國號、物品名等專有名詞要取文言文句中的名稱,進行保留,因為這類名稱是經過歷史沉澱下來的,有所專指的,不能隨意更改,而且在現代漢語詞彙中有時也找不到更確切的對應名物詞進行解說,所以要保留。對一些不表達意思的虛詞,要刪掉,不要強行翻譯,否則會詞不達意。

例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

上面例句是主謂賓語句,賓語部分“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是主謂句,在句中作賓語,句中虛詞“之”位於主語“蓮”和謂語動詞“出”之間,是結構助詞,沒有實在意義。針對這樣的詞,我們在翻譯時要刪掉不譯。如果強行翻譯,整句話的意思要麼是“我只愛蓮的從淤泥中長出來而沒有被汙染”,要麼是“我只愛蓮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沒有被汙染”,不管取那種,語義的表達上都不太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且讀來拗口。但是如果我們將“之”刪掉不譯,那麼意思是“我只愛蓮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汙染”,語感和語義上都比較明確。

其次,翻譯時要學會擴充。把文言句子的單音節形容詞、名詞、副詞等譯為雙音節詞,使句子言簡義豐,句意清楚。

例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例句翻譯為“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句中副詞“忽”譯為“忽然”,名詞“中”譯為“中間”,形容詞“鮮”“美”分別譯作“鮮豔”“美麗”,都雙音節化了,讀起來更朗朗上口。

第三,翻譯時要學會調換語序。對活用的詞語和特殊句式,我們在翻譯時要對語序作一些細微的調整。

例如:“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我們知道“厭”是“滿足”的意思,如果直譯,整句話的意思是:晉國,哪裡滿足的有?顯然意思不通。但是,如果把動詞“有”移到譯文代詞前面去,譯作: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語句是不是通順多了?

對於非課內文言句子的翻譯,句中實詞一般都是初高中常見實詞,只要掌握初高中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即可解決問題,但對於句子是否倒裝的情況,我們只要將句中所有詞直譯出來,再結合語境,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對句序進行調整即可。

最後,翻譯時要學會增補內容。增補的內容一般是句子省略的部分或實詞的意動或使動用法中的介詞部分或行為動詞等。翻譯時要根據前後文語境和詞語本身的意義選擇恰當的增補對象,例如,名詞意動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補介詞“把”“以”和行為動詞“當作”“作為”等;使動用法一般在前面增補介詞“使”。

簡言之,要達到“信”“達”“雅”目標,在翻譯時要將“取”“舍”“擴”“調”“補”五者有機結合,其中“取”“舍”“擴”都是在直譯時要落實到位的,“調”“補”則是意譯時方法技巧。堅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句子方能“信”“達”“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