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綠色美麗長三角值期待

“最江蘇”導讀

《江蘇實施方案》日前正式發佈。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江蘇行動,這份“任務書”和“線路圖”包括了幹好“自己的事”、關心“鄰居的事”、做好“我們的事”。瞄準目標,江蘇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平如何持續提升?請關注“最江蘇”系列文章專輯:長三角一體化江蘇行動。

3月底,南京幕燕濱江風光帶“櫻花大道”亮相,這裡曾是煙囪林立的“化工之鄉”;在安徽蕪湖,今年鳩江區長江沿線及青弋江沿線將完成1200畝復綠造林;在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消失多年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重現崇明東灘……從皖江、揚子江到長江口,生態環境整治成效喜事頻傳。

長江三角洲地區河湖相通、山水相連,綠色美麗長三角值得期待。根據4月1日發佈的《江蘇實施方案》,在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方面,包括 7 方面舉措。比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治,強化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和修復。聯合治理跨界水體環境。全面加強水汙染治理協作,建立長江、淮河等幹流跨省聯防聯控聯治機制等。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江蘇將加強與兄弟省市的環保規劃、政策互通,建立排放標準銜接,監測數據共享、協同監督管理,聯合科技攻關等一系列合作機制。完善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在太湖流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建立淮河流域、洪澤湖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水汙染的應急聯動機制。

共築綠色屏障

長達430公里的長江岸線,是江蘇的重要溼地。江蘇省委省政府明確,江蘇生態修復、植樹造林的重中之重,是在長江兩岸建設“千里綠廊”,助力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溼地保護、生態修復旋即在沿江八市展開。

太倉市七圩區外的長江,江面寬闊。太倉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這裡的江灘地原來是窪地,2019年,該市對七丫口徹底作了整治:低窪處保留溼地原狀,靠近江堤的部分,堆土種樹,與蘆葦、溼地構成一個天然的郊野公園。

鐵黃沙是常熟市與張家港市共有的江灘地,面積超過2萬畝,寬闊的江灘上,蘆葦和灌木茂密,一望無際。常熟市溼地保護站負責人介紹,常熟市政府把對鐵黃沙進行生態管控和生態涵養恢復放在重要位置,已完成植被恢復、造林綠化等約2500畝,對其他區域自然生長的蘆葦、柳樹和野生草地進行天然涵養。如今,鐵黃沙已成為長江生態綠色島、長江下游鳥類棲息重要地。

江蘇龍袍長江省級溼地公園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划子口河與滁河入江河口之間,該處溼地公園大保護已經全面展開,包括保護獨特的大江大河溼地景觀、保護典型的洲灘溼地生態系統的原始風貌與結構完整性、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等。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行動 |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綠色美麗長三角值期待

江蘇規劃打造“江淮生態大走廊”,構築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綠色發展。地處長江、淮河交匯處的揚州,是江蘇實施“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先行地區。

沿湖村是揚州傳統的漁業村,村民基本以水產養殖和捕撈為生。從2016年開始,村裡啟動了漁民上岸工作。村裡把以前廢棄的魚塘整合、復墾轉化成耕地,讓上岸的村民們居住生活,幫助大家辦起農家樂。2017年底,沿湖村全村420戶漁民上岸。

五年內,在揚州,像沿湖村這樣的漁民,還將有6000多戶陸續上岸。在大幅度減少水產養殖、漁業捕撈的同時,揚州還淘汰一批化工、造船等落後產業,代之以現代農業、旅遊業等新興綠色產業,進而推動形成一個以湖泊和京杭大運河為串聯的生態大走廊,面積近1800平方公里,約佔該市的1/3。

按照江蘇的規劃,未來“江淮生態大走廊”的範圍將以京杭大運河為主幹線,涵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線路流經地,包括徐州、宿遷、淮安、泰州多地都將參與其中,並形成聯動機制。這一生態工程將在五年內初步完成。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實施方案”明確,保護重要生態空間。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園、重要溼地等生態空間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空間協同保護,加快長江、淮河—洪澤湖、京杭大運河等生態廊道和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共築綠色生態屏障。

同守一江清水

初冬的太浦河上,往來船隻川流不息。這條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從東太湖一路流經江浙滬3省市15個鄉鎮,直達黃浦江。它不僅承擔著排洩太湖洪水的重任,也是流域向下遊地區供水的骨幹河道。站在蘇州吳江區汾湖高新區汾湖灣村太浦河北側眺望,河面格外開闊,河對岸是浙江嘉善湖濱村。

蘇州吳江區地處江蘇省最南端,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地帶,與上海、浙江有交界河道41條,交界湖泊10多個,其中包括元蕩、太浦河等長三角綠色發展一體化示範區內的重點河湖。眾所周知,省際交界區域治水存在諸多難題,如執法困難、管理區域責任不清等。從確立水環境跨界聯防聯治到在全國首創聯合河長制,吳江與周邊地區跨界協同治水已經走過了近20個年頭。

聯合河長制政策實施一年多來,不僅讓太浦河水質明顯好轉,也讓之前“鬧著彆扭”的兩地人如今親如“一家人”。在汾湖灣村所在的太浦河北側,沿線的散亂汙企業已於2019年4月全部完成整治和拆除,大型推土機正在平整土地,太浦河兩岸將重現秀美田園風光。

“長三角地區要可持續地一體化發展,就必須保住這一方水土,生態環境保護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陳雯說,近年來,江蘇吳江等長三角地區政府直面問題、破解矛盾,促進跨界水環境協同治理,成為中國跨行政區域水環境協同共治的典範。

2018年,蘇州吳江區和嘉興秀洲區共同出資1億元,清淤土方100萬立方米,疏浚10.5公里。“沉積了40年的淤泥,幾個月就清除了,效率這麼高關鍵靠兩地的攜手合作。”蘇州吳江區盛澤鎮聖塘村黨支部負責人說感嘆。

此外,吳江還主動與同樣交界的浙江桐鄉、南潯、嘉善以及上海青浦等地對接,積極構建“江浙滬跨區域治水聯盟”,推動51條交界河湖建立聯合河長制度。聯合河長制模式可以概括為河長聯合巡河、水質聯合監測、執法聯合會商、河湖聯合保潔、河湖聯合治理等五大機制。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行動 |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綠色美麗長三角值期待

守護長江,江蘇勇擔使命。江蘇省提出,涉及長江的一切工作必須服務於生態這個前提,治理汙染不講條件,嚴控空間不讓分毫,修復生態不打折扣。2019年,全省共完成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735家。國省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首次全部消劣,長江江蘇段水質為優。

同守“一江清水”,離不開水環境協同治理。2019年,南通市政府和上海市崇明區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編制實施《東平—海永—啟隆城鎮圈協同規劃》,共同建設長江口生態保護戰略協同區。

“上海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離不開長江北岸的南通共同推進大保護。”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說,共抓大保護,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長三角理應率先發力,讓長江成為全國生態發展的樣板與典型。

共建美麗綠色長三角,落實跨流域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是關鍵。“水質不達標,上游補償給下游;水質達標了,下游補償給上游。”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負責人介紹,江蘇與安徽在長江流域滁河陳淺斷面實施跨省橫向補償機制。2019年,陳淺斷面上游來水水質達到Ⅲ類水標準,江蘇給上游的安徽補償2000萬元。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實施方案”明確,聯合治理跨界水體環境。大力實施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紮實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堅決打好太湖治理攻堅戰。全面加強水汙染治理協作,共同推進長江、京杭大運河、太湖、太浦河、澱山湖等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治理,開展廢水循環利用和汙染物集中處理,建立長江、淮河等幹流跨省聯防聯控聯治機制。著力推進洪澤湖等湖泊協同治理。

齊享一片藍天

2018年8月,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大石落水、刀盤出洞,在江底已經持續掘進一年多的“卓越號”盾構機衝出水面,如電力蛟龍貫通蘇州、南通兩地。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公司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以下簡稱“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盾構隧道正式貫通。

華東地區經濟發達,用電量需求大,預計到“十三五”末,華東地區區外來電總容量將高達1.1億千瓦,其中僅江蘇就將達到近5000萬千瓦。建設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形成華東特高壓受端環網,不僅能提高華東地區消納區外來電的能力,滿足華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要,還能實現資源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對於優化能源佈局,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應,加快電網升級,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來自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顯示,建設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形成華東特高壓受端環網,充分利用區外清潔電力,每年可以減少發電用煤1億噸,減排二氧化硫48萬噸、氮氧化物47萬噸、煙塵6萬噸,對促進華東地區大氣汙染防治,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行動 |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綠色美麗長三角值期待

船舶排放是防治大氣汙染的領域之一,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可有效減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大氣汙染物排放。近期,據江蘇海事局消息,長江江蘇段多地實現岸電連船送電,岸電覆蓋率已近50%。

3月,張家港保稅港務碼頭首次對集裝箱班輪“華旭達27”輪成功提供岸電服務,共計供電5小時、使用岸電280度,這也是長江張家港段首次對集裝箱班輪提供岸電服務。同時,張家港沙州電力碼頭正式啟動靠泊內河船舶免費試用船舶岸電工作,意味著在首次對集裝箱班輪提供岸電服務基礎之上,張家港實現了首個內河船舶免費試用岸電的推廣。

在常熟,4月10日,常熟海事局組織交通港口部門和轄區碼頭單位召開常熟港岸電推廣使用示範區建設座談會,宣貫推廣到港船舶使用岸電。4月10日當晚,常熟轄區最大的公共碼頭——興華碼頭就積極響應,完成國內海船岸電供應零的突破。當晚靠泊的“錦泰2”輪接用岸電,總時長達17小時。

4月11日,太倉協鑫電廠碼頭為靠泊在該碼頭2號泊位的4.6萬噸級散貨船“神華523”輪成功完成6.6kv高壓岸電連船送電作業,成為長江港口完成高壓岸電連船送電的首艘船舶。“神華523”輪船配有高壓變壓器,可實現高壓岸電“零衝擊”供電。根據測算,該輪靠港期間預計使用岸電1.5萬千瓦時,可替代柴油5.2噸,減排二氧化碳近1噸。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實施方案”明確,協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實施煤炭減量替代,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依法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大氣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打好藍天保衛戰。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我蘇網、人民日報、揚州日報、新華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電力新聞網、新民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