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裡來,到土裡去:沼氣發酵

大家好,我是肥沃大地,肥,是肥料的肥。

我們今天繼續來聊一下有機肥料,說一項曾經在我們農村很多地方都大力推廣過的一項利國利民的舉措:沼氣。前幾年,在新農村建設中,為了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汙染,我們曾經花過大力氣來推廣和興建沼氣池,進行沼氣發酵。沼氣發酵又叫厭氧消化,指的是利用人畜糞便、秸杆、汙水等各種有機物在密封的沼氣池內,在厭氧條件下,即沒有或者少量存在氧氣的環境下,被種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分解轉化,最終產生沼氣的過程,在這個過種中微生物是最活躍的因素,它們把各種固體或是溶解狀態的複雜有機物,按照各自營養需要,進行分解轉化,最終生成沼氣。


從土裡來,到土裡去:沼氣發酵


沼氣可以燃燒,用於照明、取暖等,並且是一種清潔的能源,剩下的沼液、沼渣都可以用來作為有機肥使用在農業種植上,這一舉措,既讓農村的生活環境有了大大的改善,又讓農民的日常生活能源有了保障,而且還能是作物有了有機肥,可謂是一舉多得。

看似簡單的製作流程,其實其中是有很複雜的反應過程,對於人工製取沼氣的基本條件有:含有沼氣細菌、發酵原料、發酵濃度、PH值、嚴格的厭氧環境和適宜的溫度。以上條件缺一不可,如果這些條件有一項不滿足,那麼對於沼氣的製取都會帶來難度,甚至於不會產生合格的沼氣,也就不會有合格的沼液、沼渣之類的有機肥了。這些條件的控制要素我們下回再聊,現在我們主要是從肥料的方面來說說,到底通過沼氣製取的到的有機肥有些什麼好處呢?


從土裡來,到土裡去:沼氣發酵

糞便、秸稈等在沼氣池中發酵,能夠使糞塊充分碎裂解體,其中95%左右的寄生蟲卵都沉澱在池底或聚集在糞液的表面,然後真正流到出料部分的主要為深層糞液,這裡面的寄生蟲卵就很少了,所以基本上沼氣池裡出來的有機肥料,所帶到土壤裡的蟲卵是很少的。

即使是剩下的5%左右的,沉澱和聚集在糞渣及糞便中的寄生蟲卵,由於在缺氧的條件下長期浸泡在水中,慢慢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也就會陸續死亡。當然了,浸泡死亡時間的長短和季節有關,夏季較冬季死亡的快些,最多3個月就可以全部死亡。

沼氣池長期處於密閉的條件下,缺乏氧氣,對一些需要氧氣的病原微生物生長不利,經檢測,一些病原微生物在進入沼氣池後30小時左右即失去活力;但是如果在一般糞液中,他們是可以生存15天左右,甚至在生水中可能存活數十天之久。


從土裡來,到土裡去:沼氣發酵


總的來說,經過沼氣發酵得到的有機肥料,由於他的腐熟程度高,釋放出的養分比較多和均勻,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繼續發生腐熟,對幼苗的根系基本沒有什麼傷害,而且這類有機肥的植物纖維較多,對於防止土壤板結有很大的功效,最重要的是,這類有機肥基本不會帶來寄生蟲的蟲卵,所以對於後期作物的病蟲害影響來說,這是從根本上杜絕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