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文彬莊的來歷

南泥灣九龍泉村原名叫文彬莊,村名有歷史。這要從抗日英雄陳文彬烈士說起:陳文彬(1911—1940) 八路軍津南抗日自衛軍政治委員。民政部公佈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陳文彬,出生於一戶貧苦農家。幼年曾讀過私塾,後因家貧而輟學,與父親一道種田,閒時跟隨叔父習武。後隨同叔父參加革命。

1930年春,先後任茶陵縣第三區蘇維埃政府少先隊隊長、少共區委組織部長,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秋,調至茶陵縣少年先鋒隊隊部工作,並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任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獨立營文書。後因工作出色,調湘贛紅軍獨立師、湘贛省軍區紅軍學校擔任文書。1934年秋,調任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幹事。曾隨部參加攻佔酉陽、永順縣城和龍家寨等戰鬥。還曾被派往永順、桑植、大庸、龍山、保靖、慈利等地,開展發動群眾,清剿土匪,擴編紅軍等工作。1935年11月,任紅六軍團十七師五十團政委。4月,率全團參加伏擊敵五十八師主力的戰鬥和忠堡戰鬥,均大獲全勝。1936年4月,隨部參加長征的途中,出色完成了搶渡金沙江的任務。7月,任紅六軍團組織部長。10月,紅六軍團縮編後,任五十一團政委。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被任命為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二營營長、一二○師三五九旅崞縣獨立團政委、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九團政委、津南抗日自衛軍政委等職。曾率團參加收復山西寧武縣城和著名的陳莊戰鬥等。在收復寧武的戰鬥中,雖左臂負傷,仍繼續堅持指揮,取得了殲敵300餘人,擊斃日軍聯隊長一名的重大勝利。在陳莊戰鬥中,配合兄弟部隊繳獲敵輕重機槍23挺、步槍500餘支,給日軍以沉重打擊。1940年,又率部在河北廣平縣殲滅日軍200多人。戰鬥結束後,返回冀中途中遭敵機掃射,頭部中彈而犧牲。犧牲後,所在部隊曾將南泥灣七一九團駐地改名為文彬莊。1943年10月毛主席視察南泥灣,途徑三五九旅七一九團駐地泉水邊飲水時根據南泥灣歷史記載為泉水題字“九龍泉“,解放後文彬莊改為九龍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