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學樂器,需要做什麼準備?

孩子的啟蒙只有一次,不要錯過了才後悔莫及!

鋼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古箏等樂器,或者聲樂,在什麼年齡學比較合適?學習的時候要做什麼準備?學音樂需要天賦嗎?孩子是不是適合學習音樂?如何才能堅持下去?

這些問題會縈繞在每一個家長的頭腦中,大多數家長是懵懵懂懂的。選擇一項音樂技能,其實很多家長是盲目的,要麼是跟風,看別人學什麼自己也去學,要麼是一時衝動,看到了興趣班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也有一些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夢想,可能年輕時沒有機會掌握一項音樂技能,就希望兒女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掌握一項音樂技能會比較酷比較帥。也有的家長,希望孩子的特長能夠對升學有所幫助,等等。

其實,學習音樂最好不要帶著功利目的。音樂可以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可以提升孩子的

氣質,塑造美好的性格,培養良好的習慣。至於能不能有比較大的成就,還要看孩子的投入程度和將來的發展,往往不能強求。其實,有了上面這些好處,難道還不夠嗎?

音樂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蹣跚學步的孩子,聽到優美的節奏感強的音樂都會跟著搖擺。所以,音樂的啟蒙可以從出生就開始,甚至可以做胎教。具體的可以按照如下的路線進行:

小朋友學樂器,需要做什麼準備?

圖1:兒童音樂啟蒙階段圖

1、音樂素養階段

這個階段有很多啟蒙的準備可以在家裡做。

(1)音樂氛圍

從胎教階段開始,在家裡給孩子播放一些背景音樂,營造一種音樂氛圍。

(2)在遊戲中加入音樂元素

把音樂加入到日常的遊戲環節中,在家裡或者戶外做遊戲的時候,播放或者唱一些中英文的兒歌。逐漸的教給孩子唱,讓孩子邊玩邊配合兒歌做遊戲。

(3)專業的音樂素養培育機構

音樂素養啟蒙主要有:奧爾夫、柯達伊和達爾克羅茲三大體系。其中奧爾夫比較流行,其實奧爾夫綜合其它兩個體系。家長們要注意甄選,看看是不是音樂素養教育是不是把孩子的聽覺、聲覺、動覺、視覺很好的結合起來。

2、音樂基礎階段

這個階段會接觸到一些樂理知識,讓孩子們建立音符的映射,讓孩子們聽到不同的音符可以跟自己的聽覺建立關係,並且可以準確的唱出來。

推薦參加《視唱練耳》和《兒童樂理》的學習。

人的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的,兒童的聽力是最靈敏的,一定要在這個階段,讓孩子把分辨音符的能力建立起來,這個階段的學習效果也是最好的。

其實,有了音樂啟蒙和音樂基礎的訓練,孩子們即使不學習樂器或聲樂,也具備音樂的鑑賞能力。

3、樂器或聲樂階段

這個階段,可以讓孩子真正的能夠把樂器或聲樂變成自己的一項專長和技能。

每一種樂器都有自己的特性,選擇哪一種,我沒有辦法給出答案。不過,任何一項樂器都不是速成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練習。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堅持下去,這個特長必將相伴你的一生並豐富你的精神世界。

每一種樂器之間啟蒙的年齡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在音樂基礎的階段,其實就可以接觸一點樂器的學習,女孩子可以稍微早一點。聲樂如果是比較專業的訓練,建議7、8歲之後學習。

孩子學習音樂經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1、 可以直接學習樂器嗎?

沒有經過音樂素養或者音樂基礎的學習,最好不要直接學習樂器。因為,直接學習樂器,要掌控它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小朋友短時間不能掌握就會有畏難和牴觸情緒。

如果真的要直接學習樂器,建議老師剛開始的時候也要先補上一些音樂基礎的訓練,剛開始的不要大量的進行樂器的練習任務。

2、 孩子沒有興趣練習怎麼辦?

音樂能夠放鬆孩子的精神,舒緩壓力,孩子不能主動練習大部分是因為家長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時間太緊湊,或者沒有把樂器練習跟學習搭配起來。

建議每天這樣安排孩子的時間:放了學腦子比較累,先不要讓孩子寫作業,可以先練習樂器放鬆情緒,然後吃飯,吃完飯,讓孩子自由活動一會兒,然後再寫作業。

3、 學了一半不能堅持了怎麼辦?

孩子的身心發育不成熟,做事情不能堅持是正常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給予相應的獎勵措施,多鼓勵孩子。

4、 要不要考級?

不要為了考級而考級,也不要設立考級的終極目標。比如:考到8級就解放了,可以不用練了等等。

可以把考級當成一種激勵措施或者階段性目標。

如果孩子對於樂器的樂趣足夠支撐他學下去,不考級也完全沒關係。

5、 怎樣得知孩子是否有天賦?

每一個讓孩子學習音樂的家長都不一定讓孩子成為什麼什麼家。大部分還是希望樂器能夠成為相伴孩子一生的興趣愛好,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當孩子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後,我們只要陪伴他們,給予支持,有天賦的話,他們自然會冒頭的,不是嗎?

您還有什麼其他問題?或者對此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更多的兒童啟蒙方法,請關注本號,以防失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