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採過的野菜,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常懷念十多年前和同事在馬頭山採野菜的情景,也許我懷念的不僅僅是那些野菜的美味,更多的是對那段與世無爭歲月的留戀,和對深層純淨生活的嚮往......

那些年我們採過的野菜,人間有味是清歡

水芹菜

從馬頭山調回到縣城工作,我總有種失戀的感覺。雖然只相隔四十餘里地,卻再難以抽出時間常回去看看。我固然想念馬頭山層巒疊翠、錯落有致的山景,和那清凌凌、蜿蜒曲折的山溪……然而我這個吃貨最惦記的卻是馬頭山的野菜,四月的馬頭山,幾場瀟瀟的春雨過後,那漫山遍野的野菜蓬勃生長。

陸游有詩云:道邊多野菜,小摘助晨烹。可見野菜之多與易得,也是在我在東源教書時的所見。常常是傍晚放學後,和幾個同事,空手沿著村中的小道邊走邊聊,隨手拾取,走不出多遠就能捧著一把野菜回宿舍了。

那些年我們採過的野菜,人間有味是清歡

馬頭蘭


四月的苦苣最是生命力旺盛,一叢叢在野外瘋長,常常連成一片,一採就是一大把。我最喜歡採苦苣,最是乾淨,葉片上沒有一隻蟲子,許是因為太苦了,蟲子不吃。捧了一大把回去,用開水氽了,山泉水泡一會兒,撈起來擠幹用大蒜、生抽、醋、麻辣油涼拌了,清香的苦味兒過後,帶著回甘,美味爽口。

家住當地的同事教我,把苦苣氽好泡好,做雞蛋湯,只需幾滴香油一點鹽,一小把蔥花,便是一碗清淡鮮美的野菜湯,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之效。

那些年我們採過的野菜,人間有味是清歡

苦苣

詩經中《國風 召南 草蟲》有云:陟彼南山,言採其蕨。可見千年以前人們就開始食用蕨菜了。吃到如今,專家說有致癌物,可我輩吃貨豈是貪生怕死之人,用開水氽一遍去去毒性或寒性,照吃不誤。四月的馬頭山,山蕨已經是漫山遍野,隨處可見了,常有學生上學路上採了送來給我們。

這裡人吃蕨菜不像我小時候家中總是清炒,喜歡切幾片過年剩下的肥臘肉,大火煸出油,加些辣椒幹爆香了,再把氽好蕨菜倒進去,滑嫩爽口的蕨菜和鹹香四溢的臘肉真是絕配,來兩個好友,開兩瓶啤酒,談人生,話家常,時光就這樣緩緩流過……

山溪邊還有許多的水蕨菜,我並不愛吃,做不好總是有點麻舌頭。但是同它生長在一塊兒的

水芹菜挑莖肥嫩的掐回來,去了葉子,炒臘肉也是一盤美味。水芹菜是出了名的“老來嫩”越往底下越嫩,掐起來極有成就感,站定一塊地兒,腳都不用動,就能抱回一大把,而且它和苦苣一樣有味兒,葉子上都沒蟲子,一大把新鮮嫩綠看上去特別有生機和活力。

那些年我們採過的野菜,人間有味是清歡

蕨菜

我們常採的還有野蔥、薺菜、馬蘭頭……這些野菜稍微難採一些,要經歷尋找、選擇,採擷的過程就像尋寶一樣,其樂無窮。

採野菜,就象許多事物,無雕琢無造作,極自然平淡,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只是和大自然親密的接觸。這樣的心境正如蘇軾所說那樣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