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疫情未被遏制住,多州重啟經濟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美國造成超過5萬人死亡,為對抗疫情所採取的限制措施,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

一些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封鎖措施,要求政府重啟經濟。美國聯邦和州政府正面臨著在繼續控制疫情與挽救經濟之間做出艱難選擇的政治壓力。

美國一些州正在或者準備放寬限制,嘗試重啟部分經濟活動。不過,美國有公共衛生專家和政策專家們警告,在仍然不具備大規模檢測和接觸者追蹤能力的情況下,過早重啟經濟可能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疫情沉重打擊經濟與就業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統計,截至4月24日,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87萬,近5萬人死亡。經濟方面,首當其衝的是零售、餐飲等服務行業。

據路透社4月19日報道,美國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集團準備最早於本週申請破產保護,成為因疫情影響而倒下的美國第一個大型百貨公司運營商。據法新社報道,另一家擁有118年曆史的美國老牌百貨商店傑尼·彭尼公司(JC Penney Co)也正在考慮申請破產保護。這兩家企業數萬名員工此前已經在休無薪假。

美國商務部4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至4831億美元,創1992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大環比降幅。美國全國零售業聯合會(NRF)預計,未來三個月,美國零售銷售額將至少下滑20%。

隨著國際油價暴跌,有石油公司也陷入困境。4月1日,美國頁岩油巨頭懷廷石油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3月國際油價暴跌以來首家破產的美國大型頁岩油廠商。

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日前數據顯示,在油價下跌的背景下,2021年年底前將有553家石油相關企業破產。如果油價跌至10美元的價格,將有1100家公司破產。

航空運輸行業同樣處境艱難,據中新社報道,美聯航日前表示,今年4月前兩週客運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7%,為此該公司不得不大幅削減航班。國際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此前估計,雖然美國政府出臺了高額航空救助計劃,但有的航空公司仍可能在5月之前倒閉。

同時,美國勞工部週四(4月2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五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累計近2650萬。美國有經濟學家預計,美國4月份的失業率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23%。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此前報道中提供的一項數據,美國去年居民儲蓄率為7.9%,雖然較此前有所提高,但如果突然失去收入,情況並不樂觀。根據美聯儲去年對美國家庭的調查,2018年,美國21%的人表示自己沒有經濟上的緩衝資金,若遇上400美元的意外支出,那麼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三個或無法支付其賬單。

報道稱,儘管美國聯邦政府推出了規模空前的救濟法案,包括向民眾直接發放現金補助;但是面對疫情長期化的可能,這一救助可能杯水車薪;那些財務狀況脆弱的家庭,靠救濟金和現金援助無法長期維持。

重啟經濟衝動強烈

上週以來,美國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些城市,有不少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封鎖措施,要求重啟經濟。抗議者稱,為對抗疫情采取的封鎖政策重創了經濟,讓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一直呼籲重啟經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7日公開鼓勵這些抗議活動,他在推特上號召“解放”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此前一天,他公佈了一項分三個階段重啟美國經濟的指導,但表示把重啟經濟的權力交給各州州長。

目前,美國大部分州對於重啟經濟仍然保持謹慎,但已經有多個州正在不同程度地放寬限制措施,允許重啟一些此前被認為是非必要的商業活動,其中以共和黨人執政的州最為積極。

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俄亥俄州、田納西州、得克薩斯州和佛蒙特州幾個共和黨執政的州上週以來都宣佈,從本週起逐步開放經濟活動。同時他們也強調,重啟經濟活動後企業和個人仍然需要繼續採取防護措施。

佐治亞州共和黨籍州長布萊恩·坎普(Brian Kemp )和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州長亨利·麥克馬斯特(Henry McMaster)4月20日都發布了行政命令,從本週起允許企業重新營業。但同時強調,需要在各個場所採取預防措施。

美國一些正在解除限制措施的州,並沒有遏制住疫情發展。據美國廣播公司(ABC)4月20日報道,俄亥俄州各個監獄中有超過2400名囚犯感染新冠病毒。南達科他州是少數仍未頒佈居家令的州,目前也在考慮採取措施恢復經濟,而就在上週,全球最大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在南達科他州的一家工廠暴發了嚴重的疫情,這家工廠700多名工人被確診感染。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以佐治亞洲為例,根據一些模型得出的結論,該州實際應該是最晚重啟經濟的州之一。目前佐治亞洲死亡人數超過830人,而大約只檢測了1%的人口,低於其他州和全國平均水平。根據目前檢測數據,該州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比例達到23%。

若二次封鎖,後果將更嚴重

《華盛頓郵報》報援引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傳染病學專家邁克爾·奧斯特霍姆(Michael T. Osterholm)的觀點說,數學模型顯示最好的策略是在恢復經濟之前儘量減少感染人數,這樣,如果出現突發疫情,人們就有時間做出反應。

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4月21日警告,“第二輪新冠病毒的疫情危害將更大,很可能和冬天流感季節交織在一起。”

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共政策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哈里·霍爾茨(Harry J. Holzer)日前在《國會山報》撰文,也就一些州急於重啟經濟活動提出警告。

霍爾茨承認,封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破壞,人們都希望重啟經濟緩解壓力。封鎖的時間越長,重啟經濟的難度也必然會越大,民眾和企業面臨的困境也會更加嚴峻,需要聯邦政府日後採取更多救濟抵消封鎖的成本。但是,霍爾茨強調,過早重啟經濟,將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

霍爾茨認為,如果在衛生風險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重啟經濟,許多僱員將不得不在重返工作崗位和保護他們的生命健康之間做出選擇。如果他們不願意重返工作崗位,他們可能不得不辭職或者被解僱,而這可能意味著永久性失業。由於經濟依然會在未來幾個月或者幾年面臨蕭條前景,這些工人想要重獲工作機會,將面臨巨大的困難,他們也將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領取失業救濟金。

霍爾茨稱,過早重啟經濟可能帶來的經濟後果將十分嚴重。各州可能不得不再次關閉企業、學校等,而一次又一次的封鎖可能會比一次性較長時間的封鎖更加具有經濟破壞性。這種可能性將使未來的復甦努力更加困難和脆弱。經歷過一次反覆之後,消費者和工人將更加不願意重返以前的工作和消費模式,而企業將更加不願復工和重新僱傭工人。

他指出,二次封鎖意味著經濟受損的總體時間可能會更長,高失業率持續的時間會更長,對聯邦政府救助的需求會更大;各州陷入財政收入萎縮的時間也會更長,從而造成更多的短缺,迫使州政府削減更多窮人和失業者所依賴的服務。

“我們都想看到封鎖措施儘快結束,我們希望經濟復甦,讓我們擺脫由此造成的經濟痛苦。但是國會現在公佈新一輪溫和的經濟救濟措施更加明智——拿出更多資金給小企業、醫院和受災嚴重的州——而不是鼓勵過早開放經濟,這將是更加昂貴的道路。”霍爾茨在文章中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