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拐點,各行各業復產復工,水產品消費旺盛,行情全面復甦,低迷多年的草魚也終於迎來了“春天”。進入4月份以來,草魚各主產區紛紛傳來捷報,廣東中山草魚苗率先漲價,1~3兩草魚苗漲至6.3元/斤,超市鯇也同樣應聲上漲,這兩天養殖戶賣到4.9元/斤;而之前積壓嚴重的湖北也出現“大反轉”,2斤小草魚已經超5元/斤,各區域漲聲一片,養殖戶信心得到極大恢復。

然而,自開春以來,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養殖情況不容樂觀,發病率高、死亡量大,受到行業上下人士的高度關注。據悉,由於疫情期間疏於管理,市場銷路不暢,草魚大量積壓,越冬期過後體質下降,近期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主養區開始大面積爆發疾病,以潰爛、赤皮、腸炎、水黴、寄生蟲等為主,尤其是年前或者開年動過網的池塘極易發病,今年的症狀雖與去年相似,但死亡率更高,治癒更難,有些塘口幾天內就全軍覆沒。

以下是針對目前廣東、湖北兩大主產區養殖現狀的調查與整理,並採訪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對2020年草魚市場行情的判斷與分析,僅供參考。(文中報價時間為4月22日)

廣東地區:春苗供不應求,苗價全線上漲

現階段,廣東草魚正處於水花及魚苗投放期,但由於這兩年草魚價格持續低迷,產業鏈整體陷入虧損的境地,廣東草魚養殖戶積極性大受打擊,多數轉養對蝦、泥鰍、加州鱸、黃骨魚等品種,中山黃圃苗種產量大幅銳減,今年草魚春苗投放量也將進一步萎縮,業界預測將會比上一年再減30%左右。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目前,中山草魚苗供不應求,價格全面上漲,1~3兩草魚苗漲至6.3元/斤,2~5兩報價5.8元/斤,3~7兩報價5.3元/斤,養殖利潤可達1~2元/斤。此外,近階段泥鰍的市場行情波動較大,不排除下半年養殖戶又養回草魚苗。

除了草魚苗漲價之外,近期超市鯇也出現小幅上漲,烤魚等餐飲消費緩慢復甦,這兩天養殖戶能賣到4.9元/斤,目前總體存塘量大概在3成;而大鯇、脆肉鯇則是緩慢上調,價格上漲乏力,存塘量至少還有5成左右,目前5平7斤草魚6.2元/斤,6平8斤草魚6.6元/斤,8平10斤草魚7元/斤,10斤以上的在7.2元/斤。

據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片區經理彭兵介紹,“今年的疫情對廣東大鯇、脆肉鯇影響較大,2-3月份的草魚出現滯銷,市場流通受阻,5~7斤大鯇從過年時的6元/斤一度跌到5.6元/斤。原本這兩年整體草魚價格不理想,養殖利潤微薄,而前期又因疫情導致積壓、頂塘,過冬魚養殖週期拉長,成本進一步上升,今年脆肉鯇養殖量將減少3成。”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在銷售方面,廣東草魚境內外的流通情況如何呢?中山市興記水產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老闆向小編透露,現階段雖然全國解封,物流運輸正常,但整個草魚流通尚未完全恢復。“因為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中國-越南之間的通道暫時關閉,原本計劃走越南的脆肉鯇都被擱置,我們從年前到現在只出過2車脆肉鯇,目前雖然中越邊境允許草魚流通,但走量明顯比以往減少很多,一週從原先的3車到現在只能走1車。”

國內市場上,在廣州環球水產交易市場,目前因為餐飲消費量日益恢復,市場走貨量也隨之增加,但仍未達到往年同期水平。“去年一整年,公司日銷售量最少達到4~5萬斤,6、7月份能超過10萬斤/天,而今年3月份平均日銷量只有1~2萬斤,相當於市場銷售量較往年減少了50%以上,而湖北等外省草魚也陸續銷往廣東,前期草魚批發價不是很理想,最近這兩天才稍微有點好轉。”黃老闆說道。

湖北地區:早春疫病大爆發,死傷慘重

這兩三年來,全國草魚價格持續低迷,去年湖北草魚跌至3.5~4.2元/斤,幾乎逼近養殖成本線,導致草魚養殖面積逐年萎縮。2-3月份屬於草魚養殖放苗高峰期,受疫情影響,當時養殖戶對草魚盈利不看好,普遍降低了放養密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湖北草魚的放養密度普遍下降,整體降幅大概在10%~15%。

據武漢澳華總經理楊孟伯介紹,從飼料銷量來看,2-3月份在成魚板塊的銷量依然很大,相比去年同期銷量有明顯增長。近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目前湖北存塘魚大概有10%左右,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草魚價格出現大反轉,2斤小草魚已經超5元/斤,各區域漲聲一片,養殖戶信心得到極大恢復。

“從最近走訪市場情況來看,養殖戶投餵膨化料意願比較強烈,很多經銷商都從過去兩年經營顆粒料轉向加強膨化料推廣,提升養戶效益。”楊孟伯表示,“針對湖北草魚養殖現狀,澳華將引導養殖戶增加放養密度,搭配鮰魚和黃顙魚等名特優品種,通過投餵高檔膨化料來提高生長速度,實現多批次賣熱水魚來增加塘口效益,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目前,湖北大部分地區春苗已投放結束,但早春的養殖情況卻不容樂觀,隨著近期氣溫的不斷上升,主養區的草魚發病率便居高不下,出現潰爛、赤皮、腸炎,水黴、寄生蟲等疾病,病情兇險,致死率高。

據通威股份華中二區水產技術服務總監邱進介紹,“之前天氣還沒升溫的時候,草魚發病情況尚不明顯,但因為疫情期間疏於管理,氣溫上升帶來病原菌的大量滋生,很多養殖戶忽視了水質的調控、底質的改良及魚體質改善,加之梅雨季節氣候變化對魚體造成很大的應激反應,因此現階段華中區域不少塘口陸續開始發病,尤其是年前或者開年動過網的池塘極易發病,雖與去年症狀差不多,但死亡率更高,治癒更難。”

“目前湖北草魚的死亡量很大,養殖戶損失慘重,病魚主要集中在成魚養殖階段,1斤上下的魚發病最為嚴重,有些塘口幾天就全軍覆沒,一個星期死亡量高達幾萬斤魚。現在的情況是,一旦魚塘出現併發症,在池塘水質惡化、處理不及時的情況下,死亡就非常迅速,同時一般常規藥物基本上無法有效控制,即是說發病就意味著大量死亡!”北京水世紀洪湖大區經理李友義對目前市面上草魚疫病情況的大量爆發,同時因養殖戶未能及時有效處理導致的大面積經濟損失,深表擔憂。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草魚“春天”已到!湖北存塘不足10%,好行情或延續至2021年

小編特別採訪到了華中農業大學陳昌福教授,他對近期草魚疫病爆發尤為關注,並對疫病現狀做如下闡述,“從開春之後,我國主要淡水魚養殖區域的多種養殖魚類,發生了以體表潰瘍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其中草魚、黃顙魚、鯽魚等死亡相當嚴重,湖北、湖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生,現在湖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病、死魚之後,養殖密度下降,病情逐漸趨於緩和,而有些區域如浙江等反而剛剛開始。”

究其原因,陳昌福教授進一步解釋道,“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通常這個季節是不會發病的,但這兩年為什麼卻頻頻發病呢?是因為近年來全國草魚價格低迷,多數養殖戶惜售,大規格草魚在越冬期間大量存塘,並且養殖戶投料又不積極,導致魚體在越冬期消耗大、免疫力低下,為水體中常在的病原菌入侵魚體創造了機會,同時曾經過運輸、轉塘等操作的魚更容易發病,若未能及時消毒處理,將出現癤瘡病症狀或大量死魚。”

因此,大家應該從養殖管理方面入手,冬季存塘的密度不宜過高,在越冬前也必須堅持投料,並關注日常養殖水體的水質管控,才能從根本上預防早春魚病的發生。如果養殖草魚發生疾病並出現嚴重死亡之時,養殖戶切不可“病急亂投醫”,應把病魚拿去檢測,分離病原,做藥敏試驗,從而根據檢測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有效治療。

以下是業內人士對2020年草魚整體行情的預判:

01、廣東通威水產技術服務部經理曾波:

從草魚苗種情況來看,廣東草魚苗養殖量較往年是大幅減少的,當前苗種的存塘量整體較少,而且清明過後各地養殖戶都開始投苗,現在中山3~7兩草魚苗漲到5元/斤以上,短期內草魚苗價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區,超市鯇、統鯇的存塘量大概在2~3成,隨著工廠復工復產以及餐飲業的恢復,終端市場的消費量也會逐漸增加,後市價格持續上漲的可能性很大;而大鯇、脆肉鯇相對來說存量較大,還有5成左右,導致近期價格上漲乏力,需要看下半年的市場消費情況。

這兩年,整個廣東草魚的養殖規模逐步萎縮,養殖面積也在明顯地減少,在傳統草魚苗種養殖區域的中山黃圃,現在70%已轉養泥鰍、對蝦等品種,意味著草魚養殖量從源頭上就開始減少,有利於今年整體魚價的復甦與回暖,業界也比較看好2020年的草魚行情。

02、佛山市順德區豐華飼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桂榕:

首先,從養殖端來分析,由於草魚價格低迷行情已經延續了兩年時間,整個草魚的養殖信心受到嚴重影響,去年廣東草魚的養殖量較2018年減少20%以上。按目前收集到的市場信息,我們預計今年的草魚養殖量相比於2019年還要減少30%左右。所以今年草魚的養殖量相比2017-2018年頂峰時期會萎縮45%以上。假如今年的草魚價格在6月份之前沒有顯著上漲,養殖戶不會出現追風補苗現象的話,那麼這個分析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其次,從消費端來看,近幾年隨著人們對水產品的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也不習慣吃有肌間刺的鯉科魚類,而去選擇消費例如加州鱸、黃骨魚、叉尾、金鯧等特種魚類。雖然這幾年以來草魚消費量不斷地走下坡路,但絕對的消費量還是很龐大的,畢竟原來的消費基數擺在這裡。再結合到今年養殖端的變化來分析,雖然草魚的消費量在下降,但今年草魚大行情很有可能會出現養殖量的降幅超過消費量的降幅的現象,也就是說,兩者一對比,今年草魚行情很有可能出現的是供不應求的局面。既然是供不應求的局面,魚價自然會上漲了。

此外,隨著後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嚴重衝擊,越來越多的企業倒閉,越來越多的人失業,絕大多數老百姓手頭上的錢也會變得越來越少,生活質量也將慢慢下降。生活的壓力倒逼著他們選擇節衣縮食,減少消費的生活方式,那麼他們就有可能不得不減少對名特優高檔魚類的消費,從而選擇更物美價廉的普通淡水魚的消費。社會的這種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對草魚的消費。

結合上述3點,我個人對2020年的草魚大行情的判斷是比較樂觀的,特別是從下半年開始,魚價應該會慢慢進入一個上升的趨勢,這種趨勢甚至還會持續到2021年一整年。再對不同的草魚養殖規格來進一步細分,草魚苗種應該是率先享受這波價格上漲行情紅利的一個規格品種,所以我們最看好今年草魚苗的價格行情,其次是超市鯇規格,統鯇規格的價錢也可能會從下半年開始逐漸好轉,繼而是大草魚規格的價格上漲,畢竟大草魚目前存塘量很大,需要時間來消化庫存。

總之,草魚作為全國養殖量最大、最常見的品種,雖然養殖量、消費量近幾年都在“雙降”,但是今年養殖端降幅超過消費端降幅,所以今年草魚的價格行情趨勢我比較看好。對養殖戶來說,今年和明年的草魚養殖將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