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送你一橙

果農周金橋做好最悲觀的打算:臍橙要是賣不出去,就把城裡的房子賣了。總得活著。

他生活了近50年的秭歸縣牛嶺村,隨著湖北省,成了中國新冠病毒疫情版圖上顏色最深的那一塊。疫區轉眼成了禁區,上萬斤成熟的臍橙即將爛在地裡,賣不出去。

周金橋身後,15萬秭歸果農,超過17萬噸臍橙,都面臨同樣境遇。擴大種植面積、賺錢、買房、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這些大家平時口口相傳的心願,如今也被戴上的口罩掩蓋。

當地政府也陷入兩難:讓果農和工人復工能暫時化解危機,但會增加防疫壓力;更重要的是,通往外界的交通阻斷,即便復工了,橙子也運不出去。秭歸臍橙的供應鏈全部斷裂。

大家必須面對一個矛盾的選擇題:眼下的生命重要,可未來的生活呢?

直到有一天,一輛輛收購臍橙的貨車停在山野的路邊,阿里巴巴牽頭修復了這條供應鏈。

這個春天,如果你吃到了來自湖北秭歸的臍橙,也順便了解一下這些臍橙背後的故事。

湖北,送你一橙

(村民李發山的臍橙已經通過阿里巴巴賣出三分之一)

【生命與生計】"賣不掉臍橙,就賣房吧"

過完大年初六,果農李發山突然意識到與往年的不同。"往年春節,臍橙客商的拜年電話響個不停。最近幾年市場形勢好,很多商販春節期間就來提前訂貨。"

今年春節,他的電話異常安靜。主動聯繫一個經常合作的客商,"什麼時候能來收臍橙?"對方回覆,"我敢收,你敢摘嗎?"

對病毒的恐懼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能在家就不出屋吧,活過這個冬天。

1月23日,武漢封城,隨後,疫情蔓延,整個湖北成為"禁區"。截至昨天,他們所在的宜昌市累計確診有931例,這個數字接近江西全省確診的數據。李發山村大路小路都封了,農民下果園也得辦證。

2月4日,立春,農民們開始慌了:度過這個冬天,接下來怎麼生活?

"站在門前,看著漫山的橙子熟了,心裡甜蜜蜜的。但今年,看著鬧心。"李發山說。

有時候,李發山焦慮到極點,想半夜溜出去,看看果子在樹上還能撐多久。有一次,他半夜一點多起床,走到村口又回來了,"擔心看到落的果子多,更焦心。"

周金橋也經常失眠,等電話的過程漫長而煎熬,"給客商發去信息,沒回音,一直等,一直等,有時候眼睛睜到天亮。"

李發山算了筆賬,臍橙賣不出去,得損失20萬,更擔心的是,秭歸臍橙消失一年,明年誰還認?

周金橋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臍橙如果賣不出去,就把城裡房子賣了,養活一家人。"

秭歸的農民大多以種臍橙為生,這裡地處湖北省西部,位於三峽大壩庫首,三峽庫區蓄水後,周圍溫度降低,形成一個天然的冰箱,每年9月至次年4月,農民都有果實賣。才有了首個"中國臍橙之鄉"。

三峽移民,舉世關注。在秭歸人世世代代的生活裡,與樹共生,與草枯榮。二十多年前,很多農民要搬到水位線175米以上的新居,捨不得臍橙樹,很多果農像周金橋一樣,拉著土,扛著樹,爬坡走山路。有人兩棵兩棵地搬,5公里的舊舍與新居,硬是來回走了3000公里。

湖北,送你一橙

(20年前,秭歸移民將臍橙移栽到新的家園)

臍橙樹也沒辜負村裡人。周金橋家從年收入不到2萬元,到現在的20萬。蓋起了幾間屋,娶了媳婦,還在縣城買了房。他所在的牛嶺村,近500戶人家都靠樹致富。

生活的規劃被疫情打破,不能光顧著眼下的生存,還要抬眼看看以後的生活。農民們曾試著和商家一起打破這種阻隔。

"最初,車根本出不了湖北,後來秭歸政府支持農產品出去,可運農產品的車出了湖北,到了外省,也下不了高速。線下渠道走不通。"一位湖南的客商跟周金橋想辦法,"大車出不去,就快遞發貨,一件一件寄。"

但貨到客商手裡,爛了三分之一。

現在的秭歸臍橙成熟度較高,以前三天寄到的貨,如今穿越層層關卡,要一週。路上,臍橙不斷爛掉。

無計可施,無路可走。

【利與義】"這是大義"

朱道鵬是宜昌譽福園公司總經理,這位水果服務商也在等電話。

家在深圳,他本可以回家過年。那時湖北省還沒封閉,但湖北成重災區的消息早已傳遍。在去往火車站的路上,他半路又折回了宜昌。"放不下公司300多名員工,上千戶果農肯定也都在等著我。"

朱道鵬的公司創辦8年,核心產品是秭歸臍橙,通過阿里巴巴電商平臺,將超過百萬噸臍橙賣到全國各地。跟著他種植臍橙的農戶,種植面積也從原來的兩畝、五畝,變成二三十畝……有人從萬元戶變成了百萬富翁。

湖北,送你一橙

(八年來,朱道鵬源源不斷將秭歸臍橙賣到全國各地)

他、公司和農民一起"起來了"。對秭歸,對這些農民都有了感情。

"往年過了初六是開工的日子,但今年初六,是疫情蔓延兇猛的時候,眼見著開工遙遙無期,年前收購近萬斤臍橙在倉庫裡都無法加工,更別說去農戶家收購新貨了。"

聽到電話鈴聲,他就知道是農戶的,"其實誰也沒有辦法,但得接,(農戶)給我打電話,只是要點希望。"

朱道鵬總是告訴他們:"我在想辦法,快了。"

盤了一下眼前的困難,物流不通、人員無法流動、不能開工、品控機構找不到,即便以上問題都解決了,誰來賣?誰來買?他自己都走不出小區,又怎麼能將萬噸臍橙送出湖北?

直到宜昌內可以辦證出入,他實在忍不住了,開車去農戶果園,從家上高速不到五公里,走了1小時,過了十幾道關卡。

2月6日,他看到一條新聞,阿里巴巴大農業辦公室發佈"愛心助農"計劃,盡全力解決全國多地農產品滯銷的難題。"轉機來了。"

同樣看見轉機的,還有鄧秀新院士。

鄧秀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被稱為"臍橙院士",他最近非常著急,他知道疫情的阻隔對於中國農業的傷害。不光是臍橙,現在兩端告急,地裡的好農貨走不出去,消費者買的蔬菜不新鮮。

湖北,送你一橙

(2003年,鄧秀新(右)陪同前世界柑桔學會主席阿爾布里哥調研秭歸臍橙)

2月17日,經中國農業農村部牽頭,由鄧秀新領銜的全國農業領域30位院士、首席科學家聯手阿里巴巴啟動"愛心助農計劃",把產銷這條賴以生存的供應鏈接上。

這個時候,自己早已經不想著什麼院士,更多是"願士",鄧秀新說,這時候就應該是志願者,這是大義。

他的手機在疫情期間也被打爆了。"我對秭歸有特殊的感情。這裡凝結著我們幾代柑橘專家的心血。"從2008年開始,多次實地調查,也是他在當地推廣"晚採"技術,保證果農半年都有果實賣。在秭歸,許多果農都有鄧秀新的手機號碼,"疫情我們信終南山院士,柑橘我們信鄧秀新院士。"

鄧秀新院士提前判斷阿里巴巴在非常時刻進入秭歸的意義,"去年秭歸臍橙通過網購臍橙銷售達到9萬多噸,佔整個產量的15%-20%。疫情的形勢在逐漸好轉,到了臍橙大量上市的4月份,只要一放開採摘,然後通過網購,效果會很好。"

當地政府也看到了轉機,2月20日,秭歸縣農業農村局向阿里巴巴發函,正式邀請他們來秭歸支援。

杭州的電話也來了。"定了!阿里巴巴要和秭歸政府一起,為秭歸臍橙打造一條應急的數字供應鏈,希望您能一起參與、幫忙。"朱道鵬接到電話後,說了不知道多少個"好"。

商人,做生意、獲利才是根本。但朱道鵬看著視頻中那些捐款,那些逆行者,"必須做貢獻,盡我所能。為自己,也為大家。"

3、【原則與突破】"你就告訴我能不能落?"

要命的問題擺在眼前:怎麼運?誰來買?質量怎麼保證?

其實直指供應鏈的三個核心:物流、銷售、品控。

也有好消息:2月29日,湖北省首次發佈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評估報告,秭歸被列為11個低風險縣(市、區)之一。秭歸縣各級政府開始指導復工,農民與商家可以去地裡和工廠採摘、分選與包裝,但不能超過15人,且要嚴格做好防護。雖然和以前的場景沒法比,但這至少算特殊時期的"天時"。

地利是,秭歸是湖北省電商化水平最高的縣域之一。

湖北,送你一橙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秭歸臍橙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

2018年,阿里在秭歸建立了首個"未來農場",後來改為數字農業基地。據秭歸縣農業農村局數據,同年,有1592家電商通過阿里銷售秭歸臍橙,秭歸臍橙單品銷售問鼎全國第一。數字化的供應鏈在當地有比較深厚的積澱。

解救秭歸臍橙,阿里巴巴決定先把品控關:品質才是財富。不能壞了秭歸的名,更不能傷了消費者的心。

不能人員聚集,啟動"雲品控"+"異地加工"。

雲品控,就是農戶採摘、裝車、進入工廠,全程由釘釘視頻監控。

在現場,水果直徑測量圈用來測試果徑大小,果皮光滑度及瑕疵視頻裡肉眼可見,糖度測試儀會跟現在的體溫測試儀一樣,放在臍橙旁邊就能直接顯示甜度。一旦發現異常,視頻裡會叫停核查。

除雲品控之外,隨機抽檢的臍橙,還被快遞至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品控中心,由阿里巴巴和第三方專業品控機構來做二次抽檢。

為防控疫情作保障,初期篩查過的果子,會在異地加工、分選,果徑大小不同,分級就不同,果徑大的賣價高,農民收入也能更高。

朱道鵬承擔了異地加工的重任,為了爭取時間,他放棄了宜昌的加工廠,在當地的郭家壩鎮新租了兩個廠房,就在當地招工,招不來,就加工資。

另外,他還新增了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防護設備,"整個運營成本高出60%。"

"通過科學防疫,嚴格品控,湖北出來的水果是安全的,放心吃。" 對於網絡流傳的湖北水果帶病毒的擔心,鄧秀新院士表示,多地暫停物流,只是擔心通過運輸水果的人攜帶病毒。並不是水果或農產品本身的問題。

阿里巴巴內部,大農業辦公室調集一切可以協調的力量,解決"誰來買"的問題。

淘寶、天貓、聚划算、數字農業事業部、盒馬、菜鳥……一位員工回憶,那種氣氛,無異於參加一場戰鬥,各個群的釘釘聲響成一片。電話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特事特辦"。

滯銷情況緊急,還真起了火藥味,一位員工對同事說:困難多大家都知道,你就告訴我(這些臍橙)能不能落(地)?電話那端停頓了五秒鐘,"能!"

4、【公司與公私】湖北省第一條應急數字化供應鏈

盒馬接了,菜鳥也來了。

李發山的內心感覺暖和了許多,橙子能採摘加工了,他一直犯愁的物流這塊巨石,總算是在心裡落了地。

"一般的車根本進不了村,貨車進村要經過十幾道安檢消毒,快遞大部分也都還沒恢復。"菜鳥聯合當地商家、物流夥伴,與秭歸政府一起為臍橙打造了一條出省綠色通道。

2月底,李發山看到貨車呼呼地進村了,有的直接開到了當地加工廠,精包裝的臍橙被快速裝車。

數字農業事業部的員工協調商家,實行統一採購,他們告訴果農,"你們只需要用心採摘好橙子,剩下的事交給阿里巴巴。"

湖北,送你一橙

(成熟的秭歸臍橙通過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供應鏈走向全國)

3月2日,首批8萬多斤臍橙運出秭歸。據悉,首批訂單中,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集採6萬斤,盒馬鮮生在武漢的18家門店集採2.4萬斤。打破重重阻隔,用時11天。

李發山的20多畝臍橙,三天裡賣掉三分之一,周金橋的臍橙也已經開始採摘出售,"再也不焦慮、失眠了。"

"感謝阿里巴巴,幫我們打通了疫情發生之後臍橙首次出省的通道。"秭歸縣縣長楊勇表示。

這也是阿里針對農產品,在湖北省打造的第一條應急數字化供應鏈。它的樣本意義在於,疫情當下,在全國更多的地方,這種模式都可複製,可持續。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從採購、包裝、儲運、分銷到末端配送的數字化供應鏈,全流程服務保障,能為秭歸臍橙這類區域特色農產品走向大市場提供一條全新的高速公路。"阿里作為開放性數字供應鏈平臺,具有數字零售、數字金融、數字物流等全生態鏈的資源,利於把數字供應鏈的全鏈路協同做到最優化。"

據悉,包括物流在內的供應鏈成本主要由阿里巴巴承擔,客商分攤一部分物流成本。為了支援秭歸臍橙銷售,這家公司選擇放棄短期的商業利益。

在2月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CFO武衛介紹,"疫情對於三月份這個季度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疫情直接的影響,二是我們給予商家的扶持和資助的項目。"總體上看,疫情預計對下季度的營收造成負面影響。

馬雲在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說,"阿里從20年前到現在,我們所有重要的決定都跟錢無關。我們都思考我們所做的決定,我們所投入的技術,我們所做的產品是否可以解決社會的問題。"

大貨車開遠了,有農民朝貨車揮手。

忙前忙後的朱道鵬感慨,不管冬天多陰冷,春天總會如期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