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好书,我要推荐这几本

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被学生或者朋友要求推荐几本书,个人认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而一旦养成具有自我特点的读书习惯,便不再去追求着别人给她或者他介绍书籍了,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去选择书籍。读别人推荐的书,可以看作是一种入门,也可以当成一种分享。

什么是好书,我觉得被当下很多媒体宣传出来的,一上市就卖出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的书,呼啸而上,读完后又呼啸而下,丝毫没有拿来读第二遍的渴望,这样的书不见得是好书,我界定好书的标准就是这本书能够让你看完第一遍,隔一段时间后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的才算上是好书。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近些年我看过不止一遍的书,希望能对读书的朋友有所帮助。就按读书遍数的先后顺序来分享吧:

1.《目送》 龙应台,2012年入手,先后大致读了五遍。

读这本书,是我感情起伏最大的时候,跟着书中作者的笔触,有时候禁不住的笑起来,有时候却泪水涟涟。龙应台在大陆出过的书,我都拿来看过,基本都是大学时候在图书馆借来看的,最早是《野火集》,最近的是《美丽的权利》和《银色仙人掌》,2016年新出来,自己买的。民族大义的《1949大江大海》,因为观点问题,在大陆只有电子版可以看到。单单就这本写父母,子女,朋友的文字触动我最深,相信《目送》,我还会看下去,去体味横亘在父母,子女,朋友之间的生死大问。

2.《红楼梦》曹雪芹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是我人生中读书遍数最多的一本书,最近看《红楼梦》时,闭上书,觉得很多之前没有明白的问题现在变得明晰起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答。蒋勋说,《红楼梦》是可以看一辈子的书。林语堂说,自己每年看一遍《红楼梦》。作为美学大师或者文学巨匠,对《红楼梦》如此高的评价,是实至名归。与其将《红楼梦》看作是情爱纠缠,不如将其看作是对自己的认知的的一本书籍,其中四百多个角色,每一个人的特点都会在我们自己身上有展现,所以,读《红楼》其实就是在读我们自己。

3.《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大多数人听说迟子建这个名字,是在高中的语文阅读中。她的散文出现的比例非常高。然而,直到了大学,走进图书馆,才看到了作品上作者本人的照片,原来是个女生。一股暖流迎面扑来,于是把图书馆她的所有文学作品悉数找来,一本本看,一本本品。其实读到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假如鱼也生有翅膀》这部散文集,而后是《北极村童话》,遇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兴奋不已,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北国的苍茫,让我看到了鄂温克族独特的民族风情,让我感受到了迟子建老师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将带着温度的文字融化着北国的苍凉和寒冷,带给我们无限的文学享受。

4.《白雪乌鸦》迟子建

 我把这本书看做是迟子建尝试写历史文学作品的一个成功之作。之前的文字一直在白山黑水,冰雪森林中徜徉,带着十足的东北的气息。这部作品在保持这些特色的基础上,寻求着将客观的历史植入感性的文学之中。看完《伪满洲国》套装之后,总觉得她对史料的驾驭能力还需要锤炼,不够完美。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写的是20世纪初发生在哈尔滨的一场鼠疫,她用自己带着温度的笔触,游走在死亡的绝望与希望之间,游刃有余的穿透着人世间的嬉笑哀乐,在生死一线之间,传递着爱与温暖。

5.《人类在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这里的好读指的是内容好,且简单易懂,高中生也可以驾驭。这本书很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给予你一个看待历史事件的新的视角,比如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的航海者们?将他们称作航海家,本身就是对他们的行为的肯定,这也是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普遍接受的论调,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比较客观的呈现了这些航海者们在对外活动中呈现的两面性,非常值得一读。

6.蒋勋《品味四讲》《生活十讲》《孤独六讲》

“认识”蒋勋,是4年前一个朋友的介绍,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太多关于他的书,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纸质低劣的赶制而成的书籍。所以 《品味四讲》《生活十讲》《孤独六讲》《蒋勋细说红楼梦》《天地有大美》等都是通过有声书听来的,当时像是着迷了般,做梦都在听他在讲课。等到市面上开始出现制作比较精美的书籍出现的时候,便果断买来看,对很多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西方美学的认识,都是从蒋勋老师这里学到的,极力推荐。

7.《美的历程》李泽厚

结识这本书的时间更早一些,是在六年前大学课堂上,老师讲考古课的时候,有很多文物要介绍,为了更直观的去看,去认识,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还让我们每一个人写读后感。当时觉得这本书好难懂,很多文言文注解不说,这些文物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认识完的,于是就稀里糊涂的看完,写完作业算是交差。然而过了不久想起其中的观点和文字,心里痒痒的,于是又从前往后很是细致的读了一遍并认真的做了笔记,很是佩服李泽厚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提出来的观点,对中华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美学的特征总结的极为到位,对认识中华古典文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1587年,本是历史上无关紧要的一年,而作者靠着敏锐的观察力,从浩瀚的史料中提取要点,以人物为主线,将浩瀚的明朝历史结合起来,非常切合其“小切口,大历史”的治学方法,黄仁宇老先生的很多书,不只是历史系的学生可以看,他朴实,言简意赅的叙事方法,将晦涩的史学作品变成了可读性极强的通识类读物,对于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有很好的帮助。

8.《苏东坡传》林语堂

作者坦言说,自己写《苏东坡》并没有特别的理由,而是以此为乐。还好他以此为乐,才有了今天这么好看的作品。作为一名诗词大家,林语堂对苏东坡很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赞叹他的淳朴自然,慨叹他的不公际遇,其实苏东坡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满满的正能量,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抗暴保民的勇士,是个很多面的人物,通过林语堂的笔触,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多面却耿直淳朴的苏东坡。

9.《文学回忆录(上/下)》《木心作品一辑八种》木心

木心的书是畅销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极具有收藏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当时买《文学回忆录》,是在浏览网页时,靠着内心的直觉买下的,没想到却时淘到了宝贝,看完一遍后便急不可耐的把《木心作品一辑八种》拿下,书做的很精致,完全可以随意拿出一本,静静地卧在沙房上看一下午的那种书籍,轻便而实用,内容充实而博大,没有花里胡哨的表达,字里行间充斥着作者木心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深深的骄傲,在聒噪的当下,这样安静的文字,都是硬通货,巴适得很。

10.《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

这本书教给我们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书人。海莲·汉芙说,自己从来不买没看过的书。她买来的书多书是要陪伴自己一辈子的。对于那些读来诘屈聱牙的,便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处理到。读的书多了,自然就有了甄别的能力,所以,多读书,藏好书,总会遇见那么几本可以陪伴你过完这或长或短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