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慢养”的孩子才能跑更快!


在众多星二代宝宝中,杜江与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可谓是可爱宝宝的代表了,因为他不仅聪明,小小年纪情商也颇高,节目中更是金句百出,甚至某些思维方式让成年人都刮目相看。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位10后“梗王”在《老师请回答》里的精彩表现。

节目组:将来如果有孩子你会打他吗?

不走寻常路的嗯哼:我不会有孩子的,我是男生,不会生孩子。

爸爸杜江继续追问:你将来会有太太,你太太帮你生。

淡定自如的嗯哼:不会的,我只喜欢妈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慢养”的孩子才能跑更快!

原来,杜江夫妇的“慢”教育绝不是放任的“大撒把”,而是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生长节奏。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慢”,才培养出了一个情商智商双高、富有责任心又懂得感恩的嗯哼。

让孩子自然成长,在当今中国,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不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默默守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似乎没有任何进展。看样子蝴蝶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这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它一下: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但是它很萎缩、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他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时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它的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

实际上,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可能永远都飞不起来……”这个好心好意的人并不知道,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上天的安排,它要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的意志就会很脆弱,将像那只蝴蝶一样永远不能飞翔。

让孩子慢慢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慢养”的孩子才能跑更快!

现在有很多父母让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小孩背负着家长未完成的心愿,辗转在各个补习班,特长班。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有的只是无休止的补课和没有意义的目标。说其没有意义,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大学,然而又从未思考过考上大学之后甚至毕业之后要干什么?就只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吗?那又何谈诗与远方?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过,上天给每个家长分派了任务,就是要带着一只蜗牛学会散步,蜗牛走得不快,而如果牵它的人想要它快的话,蜗牛就算累死也满足不了大人的的目标。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无需给孩子太多附加条件。

让孩子自己体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慢养”的孩子才能跑更快!

我们无需过分的保护孩子,只要没有危及生命健康,大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相信孩子能够完成许多事情,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孩子的成长过程势必会经历一些挫折,摔几次跟头,才能学会成长。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们才能拥有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Ta的“过失”与“成就”同样具有证明教育功能。

让孩子自然成长,不要扼杀他们好动和好奇的天性,人生就是发现、探索、感受、感知的过程,学会包容和爱,面对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不必想的过于复杂,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孩子做回自己,跟他们谈的应该是成长而不是“期望”,开心奶奶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青春~

1

END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