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留守兒童渴望父母陪伴

奇葩說辯手傅首爾,在《婚前21天》節目中坦言“我的童年並不幸福”,她老公老劉回憶起傅首爾童年,為見媽媽喝洗潔精一事,引發了網友熱議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傅首爾本人做了進一步的說明:“沒錯,我小時候,喝過洗潔精水,嚼過別人嘴裡的泡泡糖。大部分時間都在冷臉冷眼、輕視責罵,以及無限的期待與要求中度過。

沒有感受過溫情,我不知道被人抱在懷裡沒事兒親一口是什麼感覺,不是沒人愛我,只是他們不會表達,並且自己也過得艱辛。

相信很多不能在父母身邊生活的人,看到傅首爾這段話,內心會起很多反應,甚至眼眶會溼潤,因為跟傅首爾一樣,留守兒童看到別人被親人抱在懷裡,會羨慕到轉身離開,怕掩飾不了眼神裡的渴望。

無論什麼原因,不能跟親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人生的背景被染成灰色,成年後變得冷漠而獨立,不會相信周圍的人,也不會放鬆自己依賴任何人。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他們愛的能力也比正常人弱,甚至在行為和言語上,帶有有攻擊性。

如傅首爾所言:“我很難喜歡誰,即使喜歡了也喜歡不長久,更別提忘我地愛誰。我擅長髮現別人的缺點,且一針見血,這很聰明,但不是什麼智慧,因為它只會令自己痛苦。”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灰色的天空下,持續被壓抑的心靈


多數離開父母生活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特質:

  • 悲觀者居多,看問題往往關注不好的一面,不會用積極的心態去生活。
  • 敏感,不自覺地看他人眼色行事,內心脆弱,遇到事情會想內找原因,被內疚自責情緒包圍。情緒容易受他人干擾。
  • 多疑,習慣性分析他人言語中的弦外之音,不相信長期的友善關心,總擔心自己不夠好,會失去他人的愛,於是拼命嚴格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越來越好。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世界在他們眼裡是冰冷的,他們對待周圍人,要麼抱著討好的態度曲意迎合,以求表面上的和諧;為了免遭童年被拋棄的體驗,常常帶著防備之心與人相處,不敢輕易付出,也不能放手大膽去愛。

假如遇到一個真正愛他們的人,很難敞開胸懷相信他人的感情,與之建立起牢固的親密關係。他們會也會不斷考驗質疑,做好隨身離開的準備。

傅首爾這樣告訴她的老公:

“人心瞬息萬變,我一直跟他說,如果哪天不愛我了,誠實告訴我,我一定支持他追尋自己的幸福。他說:你也是。婚姻不應是綁縛,不應是沒了你我活不下去,所以你必須和我在一起的脅迫。”


傅首爾代表了從小遠離父母的一類人,不會願意為了愛,去爭取、去努力把握愛情,而是被動地接受和放棄,這也是他們常見的特質之一。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都說老天是公平的,所有命中饋贈的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童年飽受遠離之苦的人,他們在幼年付出,也是生命給予的禮物。

生活賜予讓他們一顆敏感的心,也有好的一面,他們比其他人,更能準確地分辨,所遇之人內心深處的善惡。當喜歡上一個人,不敢傾其所有的付出。這種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的情感免於大起大落,遭遇更多的苦難。

他們會珍惜真正對他們好的人,懂得什麼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和事,不被外面時間的精彩所誘惑,珍惜擁有的人。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自我療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很多留守兒童遠離父母,他們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內心壓抑很多負面能量,如果不做調整,就算很難過上幸福的生活。

弗洛伊德曾說:人的一生都是童年的重複。

性格不好,自卑或者自負,是因為原生家庭。在婚姻裡愛情中卑微,或者過度執迷,原因都來自原生家庭。

處理不好親密關係,脾氣暴躁、控制慾強也是因為原生家庭。

《歡樂頌》裡,樊勝美有一句特別扎心的話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她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結束語

很少有人是生來一切都完美的,我們或多或少或、都曾受到父母傷害或者忽略,要明白這種傷害,並非永遠根植於你的體內無法消除。

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走出來,活出新的自己,你可以通過學習,親手自治癒內在脆弱的小孩,重新給他溫暖和愛。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她的作品《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講解了一些具體的方法。


奇葩說達人傅首爾:為見媽媽喝洗潔精,遠離父母的孩子相同的心酸


其中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對父母,把壓在內心的不滿告訴他們,得到他們的道歉。這個方法雖然效果很好,可很多人都不能執行。

有的跟父母疏遠多年,不願做深度溝通;有的父母已經年邁,擔心他們經受不起這樣的對峙;也有的父母一直強勢,不敢跟他們抱怨。

蘇珊幫助過各種情況的來訪者,她建議不願直接面對父母的人,可以寫信給他們,讓父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些實在不願、不敢發出的信件的,單單寫信,就有紓解內心壓力的療效。

人生就是一場修煉,我們遇到問題,要找到解決的方法,舒解內心的矛盾衝突,活出美好的自我,才不枉此生。

祝福傅首爾,未來順利,生活幸福,也祝福所有被父母傷害、忽略的孩子,走出陰霾,獲得美好人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