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土壤改良措施簡介

鹽鹼地主要含鹽,鹽以碳酸鈉(NaCO3

)為主。而碳酸鈉屬於強鹼弱酸鹽在潮溼的情況下,會水解,產生氫氧化鈉,土地性質為鹼性,所以也稱作鹼地。

一、我國鹽鹼地現狀

糧食中低產區是糧食增產的主陣地,鹽鹼地則是糧食中低產區主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我國的鹽鹼地總面積達54450萬畝,佔我國可利用土地的近5%,其中,已有8649萬畝被開墾種植,尚有大面積鹽鹼土待開發利用。主要分佈在東北、中北部、西北、濱海和華北五大區域。

鹽鹼地土壤改良措施簡介

二、鹽鹼地形成原因

鹽鹼地的形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鹽鹼地土壤改良措施簡介

三、鹽鹼地防治——“防”

對鹽鹼地來說,防是前提,治是基礎,對現有的鹽鹼地主要是治理 ,同時也要防止繼續發展擴大,主要是防止。其具體措施有:

(1)今後新建灌區在規劃設計中,先應該把排水工程列入計劃 ,同等對待 ,排水工程可稍後施工,防止有灌無排的現象,防止次生鹽鹼地的產生。

(2)大力推行增產灌溉技術,提高現有灌區渠道的防滲能力,有效降低地面水位,增加產量,嚴防在現有的灌區再產生次生鹽鹼地 。

(3)重視和加強現有排水工程管理。新建排水系統工程時要為管理創造條件,如明確管理組織機構,修建管理設施劃給一定生產生活用地,劃定幹、支溝兩側保護區等。

四、鹽鹼地防治——“治”

鹽鹼地的改良主要包括水利改良、農業改良、化學改良和生物改良四種措施。

鹽鹼地土壤改良措施簡介

1、水利措施

基於“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水鹽運行規律,地下暗管排水排鹽是耕地鹽鹼化改良的常用方法之一。通過鋪設暗管將土壤中的鹽分隨水排走,並將地下水位控制在臨界深度以下,達到土壤脫鹽和防止生鹽漬化目的。

2、農業改良

(1)土地平整:消滅局部窪坡積鹽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佈均勻下滲,提高降水淋鹽和灌溉洗鹽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狀鹽漬化。

(2)深耕深翻:加速土壤淋鹽,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發,防止底層鹽分的向上運行而導致表層積鹽。

(3)增施有機肥:這不僅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減少土壤蒸發,還可促進淋豐田,抑制返鹽,加速脫鹽

(4)客土壓鹼:通過換土改善鹽鹼地的物理性質。

3、化學改良措施

鹼土因含有鹼性鹽類如重碳酸鈉、碳酸鈉,直接危害作物生長;或因土壤複合體代換性鈉含量高於15%~20%,造成土壤結構破壞、通透性降低等,需要進行化學改良。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鈣),使鈣離子代換鈉離子,變鹼土為含硫酸鈉的鹽土,再經過灌溉沖洗得到改良。

4、生物措施

(1)調整農業結構:利用旱薄田植樹造林,種植綠肥牧草,通過發展林業、畜牧業增加肥源,為培肥地力創造條件。

(2)合理種植農作物: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用耐鹽、耐瘠薄、耐乾旱的作物種類,以利恢復和提高地力。選種耐鹽作物:大麥、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綠肥作物,均比較耐鹽,可在鹽鹼地上適當種植,並在種植過程中繼續改良土地。

五、鹽鹼地治理措施比較

鹽鹼地土壤改良措施簡介

水利措施的優點是效果明顯,但存在工程較大,個人投資難度大;農業措施的優點是易推廣,但見效慢,需要連年的實施;物理和化學改良措施的優點是易推廣,但見效慢、費用大。因此,一般的鹽鹼地治理都是各種措施相互配合,建議利用綜合措施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