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 抗擊疫情

《積極心理 抗擊疫情》

——關注歸國後集中隔離點留學生的學業發展

4月初的一天,應心理諮詢師協會邀請,作為志願者的我來到"密切接觸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以下簡稱"密接點"),為隔離人員提供心理援助服務。

這裡居住的大部分是海外歸國的留學生們,也有幾位是探親回國的,以及去外省出差,乘坐飛機的航班上有確診的海外回國人員。


"密切接觸人員",在流行病學調查當中,它的定義也是一個對病毒的認識過程。這次的新冠病毒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它是近距離的,所以說,像家屬、親戚、朋友都有可能成為密切接觸者,還有甚至同事,這些是比較好明確的。但在交通工具中,目前經過大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後,其標準是:確診人員乘坐的飛機座位的前後三排共7排人員定位為密切接觸者。

說實話,"密切接觸人員"居住的酒店,著實是高危場所。理智上,我充分相信政府、相信工作人員的防控措施;進到酒店,看到迎接我的"密接點"負責人全身防護服裝備,我的心裡不免還是有點忐忑害怕的。

積極心理  抗擊疫情

“密接者”隔離點心理援助服務


跟隨"密接點"負責人進入供工作人員單獨使用的電梯,來到三樓為我準備好的"新冠肺炎抗疫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工作室8305房間,我馬上進入工作狀態,瞬間似乎就忘卻了害怕。對照信息彙總表,通過與"密接點"工作人員交流,瞭解居住在該酒店的隔離人員基本情況。得知:總體還好,他們從國外回來就放心了。但對於一些小留學生們來說,一般家境不錯,電話微信視頻會跟父母撒撒嬌,抱怨不能叫外賣等一些小事情,而部分家長聽後會產生過度反應,擔心孩子吃不好住不好,所以我們這次逐一主動與隔離人員電話聯繫,給予政府的關懷問候,幫助排解心理焦慮情緒,可以讓隔離人員安心,繼而讓家長放心。


積極心理  抗擊疫情

工作中。。。


幾十位"密接點"的醫學觀察隔離人員,需要心理援助關懷的人員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海外回國留學生們,連續幾天的隔離,百無聊賴,會向父母撒撒嬌抱怨些飲食起居的小事情,也會擔心疫情的持續影響自己的學業發展;

二是由於這裡居住的是密切接觸人員,心裡難免有些恐慌,所以身體稍有不適,就會擔心自己已經感染上新冠肺炎,從而產生焦慮情緒;

三是"密接點"的隔離,不似一般隔離,管理更嚴格,比如,不能叫外賣等,也就會帶來些生活的不方便,繼而引起的煩惱。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例,是志願者和留學生小A的交流。

考慮到留學生們年齡小家境好,志願者首先會關心地詢問他們的生活,小A爽快地回答"吃住都挺好"。(最後會建議她告訴父母放心)

然後志願者問道:"回來順利麼?"(旨在讓他們感受到回到國內的幸福感)。

小A:"回來直飛,順利的。"志願者為她高興,祝福她運氣好。

小A接著說,其實回來前還是很不容易的,忙亂得近乎崩潰了。

她在E國讀本科,大三學生,是學生簽證。原本本科畢業後申請研究生學習,一切都會順順利利。因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學習和生活。影響了大學最後一年正在進行的學業,好不容易幾經周折買到票回國了,高興之餘在擔心還沒結束的課時學分能否拿滿,如拿不滿就得延期畢業,畢業論文怎麼辦?這也就影響了原本計劃好的研究生的申請;繼而自己的學生簽證到期等一系列問題。也在考慮是否大三休學後再讀,申請延遲入學等各種方案。

雖然目前小A情緒狀態還可以,志願者瞭解這些情況後,於是就網課學習、作業、畢業論文進展等,以及與學校、大使館的溝通等內容與小C進行了交流,幫助小A自己梳理學業和生活,安排好在這裡的每一天。

通過交流,小A覺得,自己可以通過線上學習、線下作業,照常認真完成學業,做好畢業論文。目前大使館方面也在幫他們努力,解決網課考勤出勤率不足等問題,通過多方努力,爭取按時畢業、按時申請研究生,都是可能的。

電話結束時,小A信心滿滿。再三感謝政府,感謝志願者老師的關心和指導。


針對當下這個"密接點"80%留學生的現狀。志願者的電話訪問,在自我介紹、關心生活起居後,主要是三個層次內容:

1、 回來順利麼?

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回到國內的幸福。

2、 你每天怎麼安排度過的?

引導他們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和休閒,空間活動雖然受到限制,但每一天仍然可以過得很充實。

3、 瞭解他們的社會交往?

病毒隔離的是空間距離,隔離不了感情的聯接。鼓勵他們每天視頻聊天聯繫家人,旨在引導他們關心父母,告訴父母這裡吃住都好,讓父母放心安心。


積極心理學,通過疫情期間講優勢,幫助隔離人員發揮優勢,找到能量之源。

積極心理  抗擊疫情

自帶防護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