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1955年,貴州民主婦女聯合會刊物發表了《在合作社內實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毛澤東看到文章後親批:“建議各鄉各社普遍照辦”。之後,毛澤東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迅速響徹大江南北。

團長俱樂部 Noodles /文

最早的團長,就是這半邊天:寶媽!

中國的寶媽天生要強,是社區團購的主力軍。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一群大娘小娘處處看老爺臉色,核心還是沒有經濟地位!生長在社會主義春風裡的寶媽,在家帶娃卻也不甘落後,順便當團長,自己賺錢自己花,誰還不是半邊天咋地!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我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團長

每個月賺2~3萬

何玉的身邊聚集了幾百位南京社區團購“團長”。

2015年,何玉在河西某小區創建了團購群,起初大家在裡面接龍拼各種美食,後來群裡有業主的親戚朋友開始賣水果,團購群人氣越來越旺,很快達到500人的上限。

機緣巧合之下,何玉認識了其他小區的“團長”,為了跟商家的議價能力更強,30多個小區開始“群群聯合”一起團購,主要品種包括水果、蔬菜、牛奶等。每次產地或者商家通過空運或者大貨車將貨拖到南京,幾個核心“團長”就趕到祿口機場或者江寧的下貨點去拿,然後分發到各個小區。

到2017年底,何玉的“團長”朋友圈已擴充到300多人,遍及南京各區域。

也正是那時,她發現,各類社區團購公司開始在南京“上線”了。2018年初,一家社區團購平臺找到了何玉,極力邀請她加入。在這家平臺幹了一段時間後,何玉慢慢摸清了運營模式:根據平臺的安排,“團長”每天在群裡推薦商品。業主收到開團信息,點開團購鏈接,會跳轉到微信小程序的商品詳情頁,點擊就可以預約購買。群裡的訂單彙總後,貨物以落地配的方式從產地發到團購平臺的前置倉,再由倉庫分發,最終配送到小區。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加入平臺,供應鏈環節省心不少

“對於我們這些團長來說,確實省心省力不少。畢竟以前業主的團購信息,我們都要手寫或者做表格。另外,團長不需要自己去找供貨商,品類也相當豐富。”

毫無疑問,在社區團購模式下,社區資源和業主流量都掌握在團長手上,必然被各路平臺所爭奪。多家社區團購公司放出“火熱招募社區團長”的通知,其宣傳套路大部分如出一轍:講述帶團心得,分享致富經驗。“90後女孩放棄大公司offer,做團長月賺兩萬”,“長沙等地團長月入四五萬元”等宣傳比比皆是。

是否南京的團長們也是收入驚人?

對此,何玉連連搖頭,“所謂團長超高薪,只不過是很多團購平臺為了拉融資造勢,南京跟長沙這些地方還真不一樣,團長的商業化程度並不高。就賺個跑腿錢,有時候甚至是倒貼的。”何玉直言,團購群裡都是鄰居或者小孩的同學家長,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品質不過關或者利潤高,“哪好意思?”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團長賺錢也很辛苦

至於後來與團購平臺合作,她透露,南京的團長基本不和單一平臺簽約,只是把平臺當成供貨商,可以從平臺上任意地選擇開團,然後按照銷售額的10%提成。大多數的團長並非專職,如果超高薪,實則與各平臺宣傳的商品高質低價相悖。

就何玉所認識的眾多團長中,最多的一位每個月大概賺2-3萬左右,這位團長每天都開團,負責好幾個小區,身邊還有家人幫忙,做得相當辛苦,而這已處於該群體的收入金字塔尖了。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我同時在做3家平臺

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李曼是去年10月開始做團長的,目前兼職的平臺有三個,分別是UU跑腿線下平臺“U好社區”,蓮菜網旗下生鮮社群電商平臺“有井有田”,還有三全新上線的“有知有味”,都是河南本地品牌。

選擇這三個平臺的原因是,首先,李曼在UU跑腿工作,同時也是U好生鮮(U好社區線下生鮮店)的項目負責人之一,這樣可以更深入地瞭解一線東西;其次,它們能提供的差異化產品比較多。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價格是關鍵因素

李曼所在的鄭州金林公館小區,有6棟樓,常駐人口四五千人,消費水平尚可。我們這兒最早做社區團購的平臺應該是悅嚴鄰選,兩年前就開始了。

悅嚴鄰選雖然開始得早,但目前覆蓋的人群有限。從整體來看,至今沒有聽說哪家在社區團購這塊“獨大”,大家的水平不相上下。

早期平臺選團長,比較傾向於在家帶娃、有時間發信息的寶媽,或者有微商經驗的人,但現在比較喜歡與社區便利店、快遞收發點的負責人合作。這些人很有優勢,除了有固定的收發貨物場所,還有穩定的社區微信群,推廣宣傳產品比較方便。

其實,每個平臺的特點都不一樣。拿李曼做的這三個平臺來說,“U好社區”主打鮮活海鮮;“有井有田”是根據蓮菜網的電商優勢,大多賣蔬菜、水果;“有知有味”主要關注凍品。

壓力是雙方的。對於平臺來說,如何走下去、走好是壓力;對於團長來說,有沒有一定的資源也是壓力,一個團長同時經營幾個平臺非常常見。選擇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大家都想尋找更有優勢、更強的夥伴。

“團長”生意並不好做

外人可能覺得社區團購很熱鬧,想著團長一個月能掙很多錢,其實不然。

我從去年10月做團長以來,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掙了4000多塊錢,其他時間一個月才兩三千塊。從最開始的火爆到現在慢慢淘汰,“熬”死了很多平臺和團長,快做不下去、不想做的還有很多。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我是兼職做團長,沒有太多時間維護社群,基本上每天集中發兩三次信息宣傳,對群進行簡單維護,這是常規工作。除此之外,就要靠自己想辦法了。

我那一個月掙錢多,是因為在小區裡做了很多地推活動。一天下來,少則百十單,多則數百單,可以抵得上平時一個星期的出單量,拉動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一個月賣了17萬的貨

我打算把家裡改造成個超市了

2017年冬天開始,一個朋友把王一軒拉進到食享會在江蘇的一個團裡,這位朋友之前在團裡買過東西,王一軒也開始慢慢接觸。

一開始只是看,比如團長會曬單,分享其他顧客的訂單之類,比較好奇。有一次團裡在賣酸奶,活動價格是99.8元三箱,覺得品質、價格都不錯,就嘗試了一單。後來也買過綠蘿之類的東西,感覺這種模式還不錯,在這裡買東西逐漸成為一種常態。

王一軒自己之前是做建材相關的工作,週末、節假日都沒有時間休息,與孩子的陪伴時間相對少很多。有一段時間覺得現在的工作讓自己和孩子疏遠了,開始考慮換一個時間自由些的工作。腦子裡一閃而過,想到食享會是不是可以自己來做。

正好看到他們也在招募團長,因為之前就是做銷售的,覺得可以試一試。

與食享會團隊約好時間當面去聊,發現整個流程比自己預想的要簡單,只需要搭一個臺子,拉一些周邊的訂單。公司詳細介紹了流操作程、注意事項等。2018年6月,王一軒就正式開始當團長的日子了。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王一軒的提貨點


目前我自己手上有一個微信群,裡面有410個人,包括自己小區和周邊小區的一些住戶。

我所在的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對類似的平臺銷售不感興趣。住戶並不是缺錢,而是從理念上就比較排斥這種購物方式。我做團長之前,我們小區已經有過兩個團長,都失敗了。在小區加人進群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所以起步階段非常難。

現在這個小區的地段算是新城區,因此周邊配套都還沒有完善,一牆之隔還有一個在建的碧桂園項目。因此如果我死守著這個小區,短時間內一定不可能出量。

開團以後的第一個月,從6月9號開團到月底,實際上只做了一萬兩千多塊錢業績,算是非常不理想。自己以前做過銷售,就考慮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最多就是勉強完成任務,做下去意義也不大。

但還想再努力試試,就開始在周邊的幾個小區也走動,再加上一些親朋好友,組成了我的第一個客戶群體。

大概在2018年11月,我的團裡已經有490多人。初期建團為了人多熱鬧,其中有很多並不是本地人,這些人是不太可能購買的。每次發起秒殺活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大批陌生人湧進來,為了搶一分錢、一元錢的低價商品,一定程度上算是殭屍粉。

當時490多人裡面,有一兩百個人是從來沒有下過單的,或者是隻買過一分錢的商品,我下狠心把這部分人集中清理完。還有一部分比較挑剔或者說難溝通的客戶,也逐漸會淘汰更新。因為我的理念是一定要精準客戶,寧可總人數少一些。

隨著越來越熟悉,我的業績也開始一步步上漲。去年10月份銷售額從6萬多一下子上漲到9萬,11月份開始基本每個月都在10萬以上。過年前的一個月,我開團20天內的銷售額就達到17萬。

雖然有時群裡的人數在減少,但是業績提高很快。後來我設了一個新目標,就是發展大客戶,當時一部分有經濟實力的客戶已經在我這裡購買過好幾個月了,我希望能重點服務好他們。類似一個“加強團”的概念,希望把那些優質的客戶單獨建立一個新群,相對定製地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些大客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介紹進來的顧客,很多也同樣是優質客戶。

從每天的單量來看,過完年這段時間大家相對處在一個消化庫存的階段,很多冷凍食材等一時還沒有吃完。現在購買率開始回升了,群裡每天購買人數大概是在30多個左右。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王一軒們在做社區推廣活動

前段時間我們剛做了一次促銷活動,當天就賣了八千多塊錢,這還是在本身單價不高的情況下。

我的群裡每天都在開團,客單價在50塊錢左右。我的很多顧客形成了一種模式,他們不是每天購買,而是隔一兩天集中買一次,可能一下就買三四樣,這樣收貨也比較方便。

我現在正考慮,把家裡稍微重新裝一下,讓它更像一個超市,有貨架之類,因為貨都是公司配送到我這邊。

社區電商團長月賺幾萬?給你講個笑話,我最多一個月掙了4300塊..

做團長的喜怒哀樂

你有什麼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