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套娃—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工艺品

“套娃”(俄语为:матрёшка)是俄罗斯的传统手工艺制品,是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产品之一。无论是去俄罗斯旅行的游客还是俄罗斯本地人,都对这个美丽可爱、妙趣横生的木制玩具(娃娃)充满了喜爱,他们或把它作为手信带给亲朋好友、或摆放家中乐享其妙。

俄罗斯套娃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传统图案是身穿俄罗斯民族服饰的姑娘画像,随着手工艺的发展,套娃图案逐渐丰富起来,童话角色、政治人物、个人肖像也成为了创作的素材。

“套娃”的由来其一:

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他回到了家乡,将娃娃送给了表妹,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套娃”的由来其二:

“套娃”,俄语为:матрёшка,与俄语中的“母亲—матb”同词根。因此“套娃”的由来也被传说为象征着母亲和她的孩子们,寓意了人丁兴旺、生活美好。(有俄文词意做背书,想来有一定的可信度)

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因此为制作木制工艺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套娃通常采用椴木(或桦木)为制作原料。椴木的特点:纹路细、重量轻、材色浅、易着色、不易开裂……这些特点使它成为木制工艺品的上好材料。尤其是重量轻的特点,是作为手信制品所必须和必要的。

每一个国家的特产都必然带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套娃美丽的服饰正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服装的展现。几乎每一个美丽的套娃身上都离不开一袭色彩艳丽的俄罗斯式长裙。这款具有鲜明特色的长裙名为“萨拉凡”,意为“从头到脚”,是俄罗斯历史悠久的一款传统女装。

俄罗斯的传统女装几乎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长袖、长裙。因为过去俄罗斯妇女需要下地干农活,长袖可以防止稻草划伤手臂;长裙,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御寒,另一方面因为农活中需要弯腰的活儿不多,所以妇女们就能美则美了。

最大的套娃位于中国满洲里的中蒙俄三国交界处。三十米高的套娃矗立在广场上,分别体现中国人、蒙古人和俄罗斯人三个女孩的形象,象征着友谊与和平。

最多的系列套娃是在下诺夫哥罗德市的谢苗诺夫制造的。一米长的木头可以雕刻72个小套娃。欧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就开设了套娃制作大师班。

在托木斯克博物馆可以看到罂粟籽大小的俄罗斯套娃,这种套娃由猛犸象的骨头制成,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当代的左撇子Анатолий Коненко不仅制作了一个一毫米的大的套娃,还根据艺术经典绘制它。

在俄罗斯有六个套娃博物馆,分布在下诺夫哥罗德、卡利亚津、诺林斯克、沃兹涅先斯克、谢尔吉耶夫波萨德和莫斯科。莫斯科的套娃博物馆位于列昂季耶夫斯基巷的历史宅邸,第一个俄罗斯套娃就诞生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