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这部影片源于生活。早在几年前,舆论就已将“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 “公交车上是否要让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搜索》影片中的一个导火索正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个道德问题的阐述与呈现。

《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孟子曾说:“人性本善”。影片中那一副副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嘴脸是从何而来的?一个小小的公交车让座问题又如何演变成一场索命的悲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影片讲述一名普通北漂叶蓝秋在被诊断出癌症时,在近乎崩溃的状态下乘坐公交车,未给老人让座,被记者拍下视频,上传网络。随即,该条视频点击量越来越大。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未让座事件迅速发酵,成为全民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叶蓝秋本人深受不良舆论的煎熬。

《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影片中,每个人的形象都是鲜活的,是立体的。王小俞为了金钱,将尊严和道德抛诸脑后;陈若兮为了名利,在报道中不断煽情,虚构,大肆发表不利于叶蓝秋的话语,一度把舆论的浪潮推向制高点。这些人是社会虚伪浮夸一面的展现,当然,社会上也不乏良善之人。杨守诚的出现,为身患绝症的叶蓝秋带来了一丝光明和希望,让叶蓝秋在生命最后一刻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体会到了内心难得的宁静。正是这些不同出身,不同身份,不同良知的人的存在并且交织在一起,导演把人性的真善与丑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寄托了导演对当下追逐名利的无良媒体强烈的谴责以及对人性深刻的剖析。

《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反观整部影片,当代传媒快速发展加剧了叶蓝秋的死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一把利刃,直击受害者的胸膛。叶蓝秋事件就是最好的印证。当今社会,手机,电脑,摄影设备的便捷化,一方面促进人类发展,一方面在深深伤害着人类。影片中媒体的侵权行为便是强大的传媒快捷化所致使的。先是叶蓝秋本人及其社会关系,上至公司老板,下一个公司员工,都深受不良舆论的荼毒。因此,从某个方面来说,造成叶蓝秋悲剧命运是网络媒体和它背后操纵媒体的别用有心之人。短短几天时间,叶蓝秋的个人信息,情感信息,身份证等通通被人挂在网上,这种赤裸裸的公之于众,毫无个人隐私可言。叶蓝秋未让座视频的评论中带有恶毒的言辞,电脑上被人恶搞的图片,以陈若兮为首的记者颠倒扭曲事实的评论报道,让叶蓝秋有苦难言,一生泥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直至最后叶蓝秋悲怆的死亡,陈若兮仍隐藏了叶蓝秋公开道歉的视频。

《搜索》影评                   ——浅谈新闻失真现象

陈若兮的所作所为,是媒体人追名逐利,歪曲新闻事实的表现。如若陈若兮能早点醒悟,迷途知返,也许叶蓝秋的死亡的命运能被改写。叶蓝秋事件只是当代社会媒体人失真失实报道的个例。社会上新闻失实现象屡出不穷,新闻失实不仅损坏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更会引起受众的不满情绪。

我认为针对社会上新闻失实现象,我们不能永远的将其消除,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新闻失实现象。第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避免掺杂个人情感。第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