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碗蓮是一種夏季開花喜強光的水生植物,春天萌發,夏季開花,秋季開始休眠結藕,碗蓮的種藕是碗蓮的一種休眠狀態,由生長期的藕鞭收縮膨脹得來,本身就是個生命體,具有再次萌發的一切結構,而作為一個生命體,其生命活動的維持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休眠狀態的藕種只是消耗的較少而已,並不是沒有消耗,休眠狀態的藕種尚未形成合成有機物的葉片,所有的能量消耗都來自於自身儲存的澱粉(澱粉是有機物的儲存形式),而澱粉是通過呼吸作用來分解釋放能量的,呼吸作用是需要氧氣參與的,也就是說藕種是需氧的,如果氧氣含量不足,呼吸作用就會受阻,為了維持生命只能進行無氧呼吸,但無氧呼吸對有機物的分解並不徹底,會形成乙醇等對藕有害的殘餘,因為不能完全分解有機物所以釋放的能量也很少遠低於有氧呼吸,也就是說沒氧氣事倍功半效率低下會加快藕的營養消耗,時間長了會對藕種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可見碗蓮即使是休眠狀態也對氧氣有所依賴。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藕種對氧氣的依賴在發芽生長上也有所體現,因為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只能通過呼吸作用來提供生存發展所需的能量,所以呼吸作用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藕發芽生長的旺盛程度,而呼吸作用受限於氧,也就是說氧氣的豐富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藕的的前期生長,高氧環境易發芽,反之缺氧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藕的萌動,

所以碗蓮的栽種時應儘量將藕淺埋或直接泡水,藕種不宜深埋,因為泥層越深氧含量越低,且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土壤內的有機質會加速分解額外消耗氧氣,溫度升高藕的生命活動也會更旺盛,對氧氣需求進一步提高,這時環境缺氧的條件與藕對氧的需要是有所衝突的,很容易因為缺氧而在藕周圍出現厭氧反應有氧菌消亡並滋生厭氧菌,厭氧菌會產生硫化物甲烷等帶毒性的有害物質並使泥土發黑發臭,這是外部的不利因素,而厭氧環境中的藕種因為缺少氧氣不能有氧呼吸只能進行無氧呼吸,會產生毒害自身的物質逐漸降低藕種活性,這是內部的不利因素,外因與內因一同作用就可能造成僵藕,有經驗的人應該知道僵藕挖出來的時候周圍是有烏黑淤泥覆蓋的這就是厭氧菌導致的,如果土壤中添加了有機肥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這種風險,但這種風險是可以規避的,儘量淺埋或直接泡水即可。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關於厭氧環境對種藕的危害在未翻盆前也會發生,因為碗蓮休眠後荷葉已經枯萎,沒有氧氣通過氣孔輸送到藕,藕與根系又都集中在盆底,根系會逐漸開始腐爛分解並消耗氧氣,藕與鞭也在無時無刻的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淤泥透氣性又很差,很容易在盆底形成厭氧環境,迫使藕種開始進行無氧呼吸逐漸損傷種藕活性,表現就是在翻盆的時候盆底漆黑厭氧的現象很多,嚴重時甚至藕都會一定程度上發紫,與凍害有所相似但並不會變軟,整體活性變差,尤其是生命活動最強防護最弱的生根點易受損害,這是由於外界的厭氧環境與自身的無氧呼吸共同導致的,這是酵害,死倒是沒死透就是比好藕活性差些,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明白我找了幾根切了下,根莖越多生長週期越長的品種越容易遭受這種酵害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從以上所述應該可以看出,黑泥其實就是厭氧反應導致的,跟泥土本身肥不肥關係不是太大,黑不代表肥,接觸空氣後很快就會開始返還,種藕完全沒必要追求黑泥塘泥,那些泡藕密度大的盆裡因為呼吸作用強吸氧多很容易就會出現厭氧反應從而變黑,所以春季泡藕密度也不能太大,密度大就缺氧時間久了對藕有害,把藕撈出來水體也是會很快開始返清

以下這種屬於爛藕 跟酵傷不會死一種情況,這種情況一般挽救回來的幾率很小: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另外這個季節溫度已上升,碗蓮生長逐漸旺盛,對肥料的需求更高了,碗蓮對肥料的需求其實在前期就表現出來了,取土不合適的應該部分開始黃化了,老葉綠色新葉轉黃,這種不大可能是燒苗,基本全是貧害,早治療還有救越晚越難治會瘦死的,營養對碗蓮的生長必不可少,,希望大家能重視起來。碗蓮種植方面有遇到的各類問題都可以聯繫蓮痴我,多多交流~

碗蓮種植技術討論之“碗蓮種藕對氧氣的依賴性與泥土的厭氧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