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

清明前後是種植碗蓮的最佳時機,今年除了把去年的品種翻盆分享、重栽,又結緣了一棵校長培育的經典品種—白玉。自己的照片還種在碗裡,就先借用校長的宣傳照,簡述一下這個品種。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白玉是典型的微型碗蓮品種,微到可以種在茶杯裡開花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我眼緣的是她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極微、豐花、早花的品種特性,二是能結蓮子,而且是最容易結蓮子的微型碗蓮品種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有藕、有荷葉、有荷花、有蓮蓬才是荷的全部,當這種完整用微型的形式,在碗中婷婷玉立的意境,連周敦頤也不曾腦補。如果秋冬的時候,微小的蓮蓬上頂著些許凝霜碎雪,靜默在秋月、冬日的時光一隅,這樣的詩詞誰人寫過?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收到快遞的開箱照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完整的種藕完好無損,可以看出,如果藝高膽大一些,可以分成兩個藕來種,但我還不是大神級別,保守一點吧,就種在一個碗裡。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泡好的塘泥在碗裡成了泥漿,沌了一段時間,稀泥固化了一點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把種藕放在碗的一邊,預排合適種植位置,這裡需要再次說明一下,藕是要順邊種植的,這樣她就可以自然的順著碗邊環形生長,荷葉荷花就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欣賞。中間的部位留作最佳施肥點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從種植臺實景可以參照出碗的大小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右手需要拍照,只好藉助工具,左手完成種植操作。泥漿比較稀,遵守藏頭露尾的規則,直接把藕頭按下去,把藕尾露出來。如果泥稍硬的話,就需要用手扒出種植窩了,藕頭部位扒深一點,藕尾部位扒淺一點。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留個拍攝位置照留存,開花的時候也會拿到此處拍照,右邊的大蓮蓬就是我去年種的,拍過頂雪照的那一個,雖然不是中式的環境,也是荷諧的畫面。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藕尾、藕葉尖都是露出泥面的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剛種上藕先不要急著加水,放在陽臺上曬一下暖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泥漿在慢慢的變幹收緊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大約在這個狀態的時候,泥漿已經成了泥土,把新種的藕緊緊的抱在懷中,親荷力滿滿

碗蓮季,種下了一棵小白玉目測親荷力形成的時候,就可以加水了,注意此時不宜加太多的水,淺淺的就可以了。水淺有利於升溫,促進藕節生根。等到小荷初展的時候,再加到可以漂浮荷葉的水量。好了,小白玉種植完成。就這樣放在室外曬太陽,享受荷生,靜待花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