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做到了《真愛至上》?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很早就聽過這部電影,也被很多人安利過,甚至看過很多經典的鏡頭(但不知道是這部電影裡面的),卻沒有完完整整、定定心心把它看完。前天下班,不用擔心週末起早,立馬熬著最深的夜看了最暖的它。

我說的都是文藝青年的一點小小看法啦,有其他觀點見解的歡迎一起交流~

放圖之前,先通過下面的“如果你”問問自己吧!

如果你不喜歡所謂的大男主、大女主,這部電影就非常適合你了,十個故事總有一個讓你感同身受的;

如果你有暗戀的男孩子/女孩子,那麼更加推薦你看;

並且,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建議你在聖誕節到來之前看;

如果你滿18成年了,想要看“完整”場面的(壞笑),去“人人視頻”看會比優酷、愛奇藝觀感好哦。

觀影結束,仍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電影開篇的這樣一段話:

When the plants hit the Twin Towers,

none of the phone calls from people on board were massages of hate or revenge,

they were all messages of love.

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

學初中課文《我的老師》時,老師讓我們做過這樣的嘗試:想象一下自己要是也看不見了該怎麼辦?進一步,如果自己不幸發生了更大的殘疾要怎麼面對?再進一步,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下三天……

你想過嗎?生命只剩下三天,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對你最重要事情的是什麼?

不到那一刻,或許什麼都也無法確定、無從知曉,那麼,這一刻,閃現在你腦子裡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呢?

人的生命中遇到很多不如意,遭受很多苦難,迎接很多自然發生抑或突如其來的蛻變。我常想,自己能平平安安長這麼大真的太不容易了,因為,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誰也不知道。

把握當下,活在當下,其實是最美好的事情。

假如今天過得不開心,心裡有積怨、有不滿,別人頂多只能充當傾聽者,沒有人能打開你的心結,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想明白了,放下了,世界就明朗起來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依然相信愛,愛著自己的父母、愛人、孩子,那麼生命過程中為什麼不把愛的信號多向他們釋放一點?當愛充滿了你的小心心,不愉快的情緒就被趕走啦!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國內這幾年有關於要不要過聖誕節的討論,過不過其實很次要,商業化意味濃厚的聖誕節過它幹嘛,主要是這是一個表達愛、勇敢愛的美好時刻。用心準備禮物,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合,告訴他/她:下個聖誕節,老子還想跟你過。

影片中,行色匆匆的人們各有各的故事。努力破處語言障礙的愛情、勇敢表達的單純的初戀、惺惺相惜的緣分、不離不棄為愛包容的“兄弟情”……細數其中情節無法做到,等你們自己去看,那麼豆芽先來抽個絲吧。

‖ 首相與娜塔莉

在社會中,身份差異有時候是愛情的絆腳石,當你踢開它後,一切原來並沒有那麼糟糕。反而輕鬆很多。

‖ 首相姐姐與丈夫

送禮物是件充滿儀式感的美好的事情,但如果這份禮物是敷衍的、是不唯一的,就可以想想分開的事情了。

‖ 女職員與男同事

愛有精神病的弟弟,沒錯;想有份屬於自己的愛情,也沒錯。當兩者衝突時——雙方都需要你,是否可以在清醒的一方那裡得到理解?當他表示OK,那麼一切都值得。

‖ 繼父與兒子

成為朋友,一起冒險,會是孩子一輩子最難忘最受鼓舞的事。

‖ 單身父親與單身母親

最好的不過一生只愛一個人,但要是不幸失去了對方,自己還要生活下去,再找個愛的人吧!單身父親與單身母親在學校裡邂逅,一見鍾情,這就是緣分吧。你喜歡的人的模樣和笑容,他/她 都有。

‖ 語言與愛情

語言不通卻有著及其契合的默契。確認愛情,看看你是否能為了愛去學習和成長。

‖ 歌手與經紀人

利益捆綁出來的關係不真,利益+感情創造出來的關係才不那麼脆弱。兩個人,相互成全。不過,我確實對片中的“兄弟情”存有疑惑哈哈!

‖ 朋友和老婆

這段最無語。婚前不告白,成了朋友的老婆了又去撩。女主的反應變化劇烈得不可理解,可能是從覺得自己被討厭到突然受寵,有點倍加珍惜?不過有意思的是大家一開始真的誤會了男主喜歡的對象,後來感情一點一點漏出端倪的過程。

‖ 廚師去美國找豔遇

性慾強烈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在美國的酒吧確實找到了,4個女生和他同房同床……網友們一致認為是個圈套,不過影片沒做詳細交代。

‖ 拍A片的男女演員因戲生情

被剪得故事特別不完整,只能腦補,呸,推測他倆惺惺相惜的愛情。

聖誕節也好,情人節也好,每一天都可以成為勇敢表達愛的重要時刻。愛愛人,惜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