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拓增收渠道 保穩定脫貧

  利辛縣以“四帶一自”產業扶貧為主模式,積極探索“三有一網”點位扶貧、“三業一崗”就業扶貧模式,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提高脫貧質量。

  因地制宜創新實施林業扶貧。按照“自貸自還、財政補貼(解決產業發展資金問題),統一供苗、一村一品(解決產業發展規劃問題),包栽包活、戶管戶有(解決產業發展後顧之憂),林下開發、政府服務(解決資源綜合利用問題)”的模式,鼓勵扶持貧困戶自主種植苗木7.8萬畝,覆蓋貧困戶31437戶、72524人,貧困戶參與率45.88%;發展林下經濟全覆蓋,培育林下經濟示範點12個。貧困戶可實現每畝年均不低於4000元的純收入。

  一村一品培育扶持特色種養。制定出臺《利辛縣2018年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90個重點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全部達標,達標率100%。自種自養貧困戶產業達標戶14200戶,達標率100%。實施到村項目107個,到戶項目67590個,實施產業項目的貧困村90個,年度覆蓋率100%;實施產業項目的貧困戶53260戶,項目覆蓋率77.2%。出臺了《利辛縣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對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的貧困戶根據規模給予獎補。突出抓好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深入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目前全縣共有鞏店鎮中藥種植、馬店鎮苗木種植、城北鎮綠色果蔬、程家集鎮黃桃種植、王市鎮蔬菜瓜果、永興鎮循環經濟等具備一定規模的六大產業基地。搭建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鏈接機制,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參與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的園區112個,龍頭企業65個,合作社470個,家庭農場(大戶)434個,通過吸納就業、技術指導、統購統銷等方式帶動52686戶貧困戶從事特色種養業。

  光伏扶貧助力群眾陽光增收。利辛縣累計建設光伏扶貧電站202.6兆瓦,其中村級光伏電站總計1042個,村年均增收可達80餘萬元。制定了《光伏收益分配管理辦法》《運維管理辦法》等制度,建立信義公司專業人員、供電公司農電工、鎮村管護員“三位一體”運維網絡,實現了公安視頻監控、信義公司智能監控、供電系統智能電量採集“三個全覆蓋”,確保光伏電站充分發揮效益。2018年度,光伏扶貧電站發電量為22552.66萬千瓦時,光伏收益26788.92萬元。

  個性化就業拓寬脫貧致富路。對有勞動能力的,通過縣經開區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四帶”主體帶動就業,採取針對性就業幫扶措施,組織開展技能脫貧培訓31期、2101人,完成目標任務950人的221.15%;有勞動力但無法外出務工的,引導貧困戶就近就業,建設扶貧驛站114個,其中貧困村90個,非貧困村24個,目前已建成36個,入駐企業18家,吸納就業510人,月均增收2000元。弱勞動力的,通過開發護路員、保潔員等公益崗位,吸納14139人就業。

  電商扶貧成脫貧增收新動力。推動“電商+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建設利辛羊樂購特色產業電商平臺,把100頭以上規模的養殖企業組織起來,進行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採取線上交易、在線認養、在線訂購、在線直播、配送到戶等形式,實現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縣級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建成運營,361個電商村級服務網點全覆蓋,打造3個電商特色小鎮,10個電商示範村,成功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