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精神病人伤医,呼吁亟待加强精神病人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

3月24日早,广西一名男护士被刺身亡。

那天7时左右,来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的男护士黄进明,接到医院的出诊指令有病患家属来电求助,让他抓紧处理,他立刻赶往忻城县思练镇出诊”。

黄进明是和精神科副主任黄科医生一道,前往患者家中的。而就在黄科医生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的时候,突然,那名患者冲到黄进明面前,掏出一把尖刀刺向黄进明。

又见精神病人伤医,呼吁亟待加强精神病人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

黄进明躲避不及,被刺中脖颈倒地,鲜血直流。 见状,黄科医生立即扑向患者,死命抓住患者持刀的手臂,最后与到场的警察一起合力控制了患者。

黄进明立刻被送到思练镇卫生院进行抢救,由于伤势太重,当天先后转到来宾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但不幸的是,2020年4月22日黄进明抢救无效离世。

而就在今年2月份,黄进明刚“晋升”为一名奶爸。悲剧发生时,孩子刚刚满月。

又见精神病人伤医,呼吁亟待加强精神病人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

这起暴力伤医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已经不止一次发生精神患者伤医了。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超过 1600 万。也就是说,每13 个人当中就有 1 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这种病,每 100 个人当中就有 1 个人患有重症精神疾病,这是一个庞大的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群体。

据有关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各种精神病院累计收治的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就有 7.5 万人,有伤人行为的约占30% 。而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极易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又见精神病人伤医,呼吁亟待加强精神病人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

2015年10月24日,一名穿了病号服的男子冲进广东惠州市中医医院急诊室内,没说任何话,就拿吸痰器玻璃瓶砸人,接着又用玻璃片刺向护士,致使其左腕伸肌腱神经断裂、多处软组织裂伤,头皮裂伤等,同时也刺伤前来维护秩序的保安李某。据了解,行凶者此前有精神疾病病史。

2017 年 7 月 31 日发生在江西南昌安义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伤医事件,此名伤医男子患有精神病。

有的精神病患者,平时和正常人没有怎么两样,可是他们有可能会突然发病,发起攻击,伤及无辜。在精神病的发作前期,患者常有自我感觉身体不适,进而求医。他们在求医过程中稍不如意就有可能会引发发病的导火线,进而伤医,医务人员成了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

在国外,比如在澳大利亚,对精神病人的管理,着重于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当发现潜在危害时,社区精神病医生将会同警察,救护车,强制把病人从其居所捉拿出来,有必要时候特种部队配合行动也是常有的事,然后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治疗善后。如果不能做到,精神病人伤医,这将是很大的责任事故,验尸官法庭可能对所涉的精神病医生,家庭医生,警察问责。

又见精神病人伤医,呼吁亟待加强精神病人危机干预和危险预防

医护人员是缓解病人痛苦的,是救死扶伤的,不是去被患者和家属伤害的。而每一位精神科医护人员,都是照亮精神病患至暗时刻的一道光。

精神病人在家庭及医院出现暴力行为,家属、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冲动攻击病人要采取沉着、冷静、恰当的态度绝不能因病人的言语、行为、态度粗暴,促使自己的情感受到激惹,不自觉地流露出厌恶或恐惧的表情。这种情感反应,可感染病人的情绪,引起不良的后果。切不可硬性阻拦病人的冲动行为,要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2)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如病人发生冲动攻击行为的诱因,并对其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缓和患者的情绪,对兴奋话多,滔滔不绝,而无攻击性行为者,要冷静、少言,以免增强病人兴奋性,但也不可回避、不予理睬、冷漠、不关心,对行为素乱、胡言乱语有潜在攻击行为者,要沉着、机智、警惕可能发生的意外。温和的言语、坚定沉着的态度,有时能使病人的激情缓和

(3)注意危险器械应远离病人,要保护周围人及病人的安全。对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病人提供宁静宜人的环境,优良的服务,创造病室间病友和谐而关切的气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治疗和文娱活动,无疑都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医闹入刑”起到了一定的威慑和严惩的作用,但是针对精神病人伤人,我们却总是束手无策,医病的同时没有顾得上去医心。

到底怎样才能阻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或许只有像黑龙江这次对新冠疫情一样自上而下的严厉追责,才是遏制“伤医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