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场饭局不同的世界,你了解副桌的世界吗

“本来现在这个时代开网站我是反对的,但是架不住下面的年轻人有想法,所以就每年投个5000万。现在做了三年,日IP量在全国也能排得上。”

忍笑忍到浑身发抖的我不禁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主桌上“眉飞色舞,挥斥方遒”的老板,心里不禁想到:您老人家能不能别吹了?再看看同在副桌上神色各异的诸位,我又不禁感叹:还是我们副桌实在啊!

时间定格在2010年

同一场饭局不同的世界,你了解副桌的世界吗

现代饭局

看看主桌上的大佬:某省会城市区政府某领导、全国著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某二线明星外加几位身价过亿的老板们(包括我的老板)。

再看看副桌上的众生:跟着领导来的司机、地产企业的公关经理、明星的经纪人、跟着老板们来的各种人(包括我)。

如果说主桌上的诸位都是一个level的话,那么副桌上的我们就真的是众生百态了,你完全不能想象这一桌人的成分有多复杂。有司机、经理、经纪人,还有企业二当家、总经理,有的甚至就是普通职员。一群level不同、目的不同、想法不同、阅历不同、理念不同而且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他们能聊什么?从饭局一开始,两张桌子就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

同一场饭局不同的世界,你了解副桌的世界吗

饭局

主桌上:推杯换盏,隔三差五一次“共同举杯”。但是桌上的菜基本没怎么动;

副桌上:偶尔和主桌一起举杯相和,基本不动酒(像是司机之类的等会还得照顾大佬们的人更是一口酒都不会碰)。大家真是一心一意吃的吃;

每当主桌响起:“让我们一起敬***一杯”...这样的话,就是两张桌子少有的“互动时刻”了。

主桌上:聊的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不断;

副桌上:都在尽力躲避其他人的目光(不知道说什么,所以一旦眼光相交,为了互相不尴尬就只能举杯了);

听着主桌上时而响起的阵阵笑声,坐在副桌上的我们明明完全不知道他们“到底在笑什么?”却也要傻傻的漏出微笑附和一下。

主桌上:互相吹捧好不快哉,各路大佬说着各种“酒后宣言”;

副桌上:听着熟悉人吹嘘着不存在的事,经常有人忍不住发出两声闷笑;

大佬们喝点酒开始吹NB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吹得太过的话,了解内情的人也只能在副桌上憋笑了。

主桌上:局至中旬,酒意正浓,越聊越嗨,越喝越猛;

副桌上:局至中旬,菜已吃完,看着大佬们还在主桌上兴高采烈,也只能继续尴尬苦等;

相比喝酒为主,菜是摆设的主桌,副桌上经常能做到“光盘行动”。毕竟不怎么喝酒,再不吃菜的话,难道傻坐着?

主桌上:局至末段,气氛已至高潮;

副桌上:局至末段,大家继续尴尬等待饭局结束;

主桌上某些“场面人”最嗨的时候。而副桌上的人往往在想:怎么还没喝完?我有时候甚至会想:你们要是再喝一回儿,我们再点俩菜吃一会儿?

同一场饭局不同的世界,你了解副桌的世界吗

笑容逐渐消失

饭局结束

主桌上“酒足”的大佬们各奔东西;

副桌上互相之间没怎么说话的诸人,出于社交礼貌往往会交换一下联系方式,有的后来甚至成为了朋友。

这就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饭局,主桌上的一切相信大家早已不会陌生,有的人亲身经历过,有的人没见过也听说过。而副桌其实是个更有意思的“生态圈”。一桌level不同,角色不同的众人,恰逢其会凑在了一起,尴尬是必然的。但是相比充满了“应酬”和“虚情假意”的主桌,尴尬了全局的副桌众人却多少还保留在了一丝“实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