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神仙友誼——“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成語,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乃友誼也。凡結義為兄弟姐妹者皆可稱作八拜之交。但是八拜之交中所包含的古人友誼,你又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跟隨斯棠君一起來了解一下何謂“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有八個典故,分別是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古人神仙友誼——“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 你真的懂嗎


1、管鮑之交

春秋時代,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好朋友。後來齊國君主死後,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都準備爭奪齊國的君主寶座,而且管仲還一度用箭射中過公子小白,後來是公子小白詐死,然後在鮑叔牙的帶領下日夜兼程回到齊國做了君主——也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想報一箭之仇,殺管仲,但是鮑叔牙阻止不說,還勸說齊桓公封管仲做相國——齊桓公驚訝:寡人打算封你當相國,如果管仲當了,你做啥?但鮑叔牙還是推舉管仲。一方面,鮑叔牙是出於對國家利益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友情——畢竟,不嫉賢妒能已經難得,而把唾手可得的相國寶座讓給朋友,更難得。

2、知音之交

說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春秋時代著名的琴師,他的琴意,唯獨鍾子期能聽懂,後來鍾子期死後,俞伯牙把琴摔了,以後不彈了,因為知音沒了,繼續彈琴有什麼意思?


古人神仙友誼——“八拜之交”


3、刎頸之交

指的是戰國時代的廉頗和藺相如。藺相如“完璧歸趙”,得到趙王賞識,引起廉頗不滿,而藺相如處處忍讓,後來表示:自己忍讓廉頗不是怕廉頗,而是擔心趙國將相內鬥,讓秦人有機可乘,廉頗雖然是武將,也只是一時看不開,但絕對是深明大義之人,他聽說藺相如的心意以後,也深深慚愧,最終上門負荊請罪,並和藺相如成了好朋友;


古人神仙友誼——“八拜之交”


4、捨命之交

傳說戰國末年,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去楚國求官,在路上,遭遇暴雪,而他倆衣食不足,很可能在路上凍死、餓死,為此,羊角哀把自己的衣服、食物讓給了左伯桃。左伯桃後來在楚王那裡做了大官,夜間夢見羊角哀,說自己在陰間被荊軻欺負,於是為了幫助羊角哀不受荊軻欺負,左伯桃自殺,和羊角哀一起大戰荊軻,據說把荊軻打的煙消雲散;

5、膠漆之交

指的是東漢時期的陳重和雷義,他倆是一對好朋友,一同做官,一同被罷官,後來也都是在當官任期內去世——可謂志趣相投。

6、雞黍之交

指的是東漢時期的張劭和範式。範式和張劭約定:兩年後的某日,範會去張的家裡做客,因此那一天,張劭讓他的母親準備好“雞黍”,用來款待範式。張劭的母親說:這都過去兩年了,估計人家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但張劭堅持這樣,果然,不一會兒,範式如約而至。這其實體現著一種信任。後來張劭得了病,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範式,並且死後給範式託夢,而範式也果然從千里之外來奔喪。

7、忘年之交

指的是東漢末年的孔融和禰衡。他倆年齡差很大,禰衡稱孔融是孔子再世,孔融稱禰衡是顏回重生。後來禰衡擊鼓罵曹,惹惱了曹操,被曹操打發到別人那裡藉故殺死,而有人向曹操告發:禰衡那老小子罵你,全是孔融指使的(其實也難保不是),結果,孔融也把命賠進去了。

8、生死之交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打天下,義字為先——這就是著名的“桃園結義”。劉備、張飛和關羽三人在桃園結為生死之交。


古人神仙友誼——“八拜之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