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3年亏3.5亿,为何沉迷并购?


埃夫特3年亏3.5亿,为何沉迷并购?

埃夫特,主营工业机器人和整机系统集成,是国内该赛道的一线企业,同时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鼓励的战略新兴行业。不仅如此,翻看它的股东名单,其中包含了美的、深创投、建信投资等机构投资人。然而2016年~2018年,连续亏损3年,累计亏损近3.5亿元。那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来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产业,它是一门怎样的生意?这样一家被机构看好的行业一线企业,为何多年亏损?

连年亏损上亿元

埃夫特的前身为奇瑞装备,成立于2007年,实际控制人为芜湖市国资委,控股股东为芜湖远宏。芜湖远宏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本公司50.0481%的股权。埃夫特属于智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埃夫特3年亏3.5亿,为何沉迷并购?

那么最近业绩如何: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亿元、7.8亿元和13.1亿元,2017年和2018年同比增长55.22%与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3万元、-1.3亿元和-1.4亿元,2017年和2018年同比下滑55%与下滑11%,三年下来累积亏损额高达3.5亿元。截至2018年底,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805万元。 那么为什么收入逐年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逐年下降。答案是并购。

并购存隐患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埃夫特合计进行了5次并购,其中4次为海外并购,标的均为意大利工业机器人企业,涵盖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生产、控制系统等产业链不同环节。其中,4次海外并购合计并购金额为1.45亿欧元(约合10.2亿元人民币),其中金额最大的交易为并购WFC100%股权,并购金额达到1.3亿欧元,远超其他交易。

埃夫特3年亏3.5亿,为何沉迷并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并购回来的海外公司,只是扩充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却鲜有盈利。具体来看,2016年至2018年期间,海外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124.95万元、39988.64万元、82791.1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02万元、-4024.68万元、2740.22万元。

尽管并购让埃夫特的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但并未使得埃夫特“翻身”,反而陷入了持续亏损的“泥潭”。而2020年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埃夫特损失惨重。公司主要并购的公司,都位于“重灾区”意大利,这些工厂,基本都处在停工状态。而公司约40%的业务来自于意大利的子公司。那么我们分析下,为什么埃夫特要并购?

并购快速获取客户资源

从收入结构上看,系统集成业务是本案的主要收入来源,占营收比重约为83%;其次是机器人整机业务(17%)。

1)系统集成业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研发自动化设备,以及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通常,该业务为定制化生产线,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2)机器人整机制造业务:产品以关节型机器人为主,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家具制造、陶瓷卫浴、3C电子等行业。

其中系统集成业务——近三年其系统集成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2016年和2017年,它分别收购了意大利公司EVOLUT(通用工业打磨、抛光系统集成)和WFC(汽车行业车身焊装生产线系统集成商),导致其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大幅度上涨。2018年,这两家公司贡献的收入合计占7.1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4%。

从工业机器人的供给端来看,上游的零部件和整机均为标准化产品。所以,系统集成业务的作用,是匹配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的桥梁,解决的是下游应用需求多样化,和供给端标准化产品之间的矛盾。

系统集成业务,相当于为下游应用行业定制一个“工具包”,虽然不同行业需要的工具包有所不同,但是定制“工具包”终究离不开“工具”,也就是机器人整机本身的出货量。

因此,工业机器人整机的出货量,和系统集成业务的需求量应该是正相关的。

而系统集成业务,是典型的下游客户导向的市场,技术壁垒较低,容易通过并购获取客户资源、快速切入。那埃夫特能向上游进军吗?埃夫特可以,直接再并购一家。

布局上游产业链

在整条产业链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整机产品,才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真正基础。目前,机器人整机市场主要被四大家族控制。

根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四大家族在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达到60%。其中:发那科,以17.3%的市场份额占据龙头的位置,ABB紧随其后占比15.7%,库卡(美的旗下)与安川电机市占率水平相当,分别占比12.1%和12.9%。从中国国内市场来看,四大家族合计市占率57.4%,另外,其他外资品牌占比约9.7%,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只有32.8%。

从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来看,一共分为核心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三大环节。

其中,产业链的上游——核心零部件生产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三大核心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合计占工业机器人总成本的70%左右。其中,减速器的技术壁垒最高。

在这样的产业链格局之下,国内机器人厂商的现实是——使用的核心零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机器人整机生产仅仅停留在“组装”阶段。高昂的零部件采购成本,使得国产工业机器人盈利空间被大面积挤占。

于是埃夫特直接花费了2000多万,并购了一家上游核心零部件行业。其子公司瑞博思,主要研发、生产控制器和伺服驱动产品等核心零部件。但这样的公司真能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

结束

此次上市埃夫特面临的形势严峻。公司境外业务占比高逾60%,而如今,国外疫情仍然在蔓延,意大利更是重灾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医生高达上100位。随着其境外主要生产经营地意大利、巴西、波兰和印度的疫情加重,当地子公司已陆续进入停工或半停工状态。这使得连年巨亏埃夫特压力重重。上市融资能否走出困境,后续持续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