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表姐慧子有了三歲的大兒子,最近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精力十分旺盛,在家裡爬高下低的,非常喜歡動,對於爬上自己家的餐桌。

鑽一鑽家裡的空箱子這些事情,總是樂此不疲,這把我表姐弄得十分鬱悶,表姐無奈的告訴我說:我批評孩子,但是他不改,但是因為這些事就打孩子自己又不忍心。

其實很多家長在孩子這個階段都有像我表姐家孩子的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愛動總是讓家長十分擔心孩子受傷,為此有些家長非常焦慮。

甚至懷疑孩子有多動症,其實家長不必為此事感到焦慮,因為這很可能是孩子處在空間敏感期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在這個階段好好引導孩子,培養出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讓他們安全度過空間敏感期。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一,要合理的看待孩子處在空間敏感期

孩子從與母親剪掉臍帶的那一刻起,就可以被稱之為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身體不斷的發育完善,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思想。

他們會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表現得十分好奇,並開始探索自己周邊的環境,等孩子能夠一定程度上掌握自己的身體的時候,就喜歡蹦蹦跳跳,用自己的身體真真正正的去探索世界。

兒童教育家孫瑞雪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一個特殊有趣的敏感期,我們稱之為空間敏感期,孩子的空間敏感期一般只持續到孩子6歲的時候。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孩子在嬰兒階段喜歡抓東西,或是扔一些東西,到了孩子三歲階段就開始學會攀爬,在家裡爬上爬下,十分活潑,但是這時候孩子腦海裡並沒有行為安全意識。

所以在大人疏忽的時候,如果孩子爬到高處跌落,就會危及孩子的身體,甚至生命,根據調查顯示幼兒意外從高處墜落死亡在兒童死亡原因佔比很高,所以在孩子空間敏感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安全問題。

兒童敏感期心理學認為,這一時期也是孩子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很好的引導孩子,那麼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家長要重視這一階段對孩子的培養,不要把孩子打造為“乖寶寶”,不然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創造能力,好奇心等等,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二,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盧梭說:“要懂得尊重兒童,對孩子的是非對錯評判不要著急。”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總是難以管教,讓自己很頭疼,但是家長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也證明著孩子的成長。

家長要有正確的心態並採取合理的措施去應對孩子的空間敏感期,不要著急去批評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慾望,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也是培養孩子好奇心的很好的時機。

國外曾有一項教育研究課題叫“發生在教室的好奇心”,此項研究發現:好奇心對於人工作愉悅程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技巧,和孩子能否在生活中感受到快樂都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密歇根大學幼兒科學副教授Prachi Shah通過對2600名孩子進行調查後發現:孩子的好奇心越強,智商也就越高,學習能力也就越強,在數學和讀寫能力天賦也就越高,孩子的,“努力控制”和集中精神的能力也越強。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所具有好奇心程度與家庭經濟是不相關的,並且孩子的好奇心如果能得到家長的合理引導調動,能彌補因為貧富差距學習資源差距造成的孩子之間學習成績之間的差距。

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要正確的對待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把孩子的空間敏感期當做孩子發展的契機,利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思想,使其身心健康。家長要多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愛,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讓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三,如何在空間敏感期的時候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有所成就,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的基礎上,所以家長要在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為孩子掃清成長道路上威脅孩子健康的因素,讓孩子能夠茁壯的成長。

1.陪伴孩子共同探索

孩子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既然我們無法阻止,家長可以嘗試著加入,陪孩子一起玩耍,在玩耍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對空間的認識。

並且教育孩子對於安全的防範,讓孩子遠離陽臺欄杆等危險的地方,降低孩子遇到危險的幾率如何做兼顧安全和探索欲的玩耍。

在這方面我的同事可所謂有心,他為了讓孩子能夠安全的釋放自己的活力,在家裡為孩子開闢了屬於孩子的夢幻空間,夢幻空間的打造並不需要多麼昂貴,而是利用家裡的廢物。

例如電視機或是冰箱的空箱子打造了一個長長的隧道,還有簡易的話題,另外還有孩子喜歡的積木,這樣不僅保證了孩子的安全。

還讓孩子可以盡情玩耍,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同事的孩子雖然僅僅只有三歲,但是對空間的理解力已經超過周圍同齡的孩子。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2.利用空間詞彙語言幫助寶寶建立空間感知

家長可以利用空間的詞彙,幫助孩子增強對空間的感知力,例如我們經常對孩子說前方,左邊,右邊、前邊、後邊等詞彙,這些簡單的詞彙,讓孩子擁有了基礎的方位感,孩子適應之後。

就可以嘗試著說一些由方位名詞組成的句子,例如對孩子說:在媽媽床前面有一個書桌,書桌上面有媽媽的衣服,你能幫我拿過來嗎”通過這種循循漸進的方式,孩子的方位感定能得到增強。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3.儘可能的營造安全的環境

由於孩子在空間敏感期好動的原因,所以孩子往往會面臨很多潛在的威脅,有些在家長看來很安全的地方,到孩子身上可能會把孩子拖進無底深淵。所以家長要對孩子玩耍釋放精力的場地格外注意,切不可粗心大意,或是不當回事。

四川遂寧就有一名2歲女童在爺爺奶奶不在家時獨自爬上防護欄玩,頭被卡在護欄裡身體懸空,情況非常危險,幸虧被居民及時發現並救下。

張詠梅是國際著名兒童安全顧問,她指出,其實家裡對孩子來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窗臺,由於孩子安全意識的缺乏很可能會釀成悲劇。

孩子到處爬,愛動?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可培養孩子空間感知能力

所以家長在對窗臺護欄的選擇上一定要細心,如今市場上的護欄是針對成年人的,孩子由於身體小巧很容易鑽出去,所以建議5-7公分的護欄,當然用窗戶鎖讓孩子打不開窗戶也是可以的。

由於護欄的縫隙縮小,防止孩子會墜落的事情發生,孩子的離去無疑是對每個家庭沉痛的打擊,所以家長一定要細心檢查家長的安全隱患,一個個排出危險,讓孩子處在安全的範圍為成長。

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點,並不是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家長要看到規律,運用規律,讓處在空間敏感期的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愛,你對孩子的父母,還不必將以自己的優秀回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