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01

自从那个娇娇软软小人儿认了我们做父母,爹妈们就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的都给他,他袁爷爷的功劳让广大父(或许并没有)母(没错,确认过眼神,是鸡娃主力人)吃饱饭后对娃子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才至少流行了20年。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那么究竟有没有起跑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究竟是不是个伪命题?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起跑线嘛,当然是有的。

正如极限挑战有一集,黄渤问了关于原生家庭的6个问题,再让莘莘学子跑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就此已经拉开。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就像接力赛,已经跑到第三棒的时候,再埋怨别人家前两棒跑得太快,自己追得太吃力不公平,显然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02

如果我们只是平凡的社畜,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可以给孩子的起跑线绝不是咬咬牙报个一对一私教,让孩子学琴棋书画,甚至掏空六个钱包让孩子去上私立学校就能和精英阶层拉平的。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你的咬牙切齿只是别人的云淡风轻,这就已经落了下乘,何况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家长的眼界,是家庭的资源,是养育中的潜移默化,可以说,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是我们。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03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什么都不要做了,放弃培养孩子然后躺尸?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我估计,就是这么建议了,鸡血的爹妈们也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怎么能“合理产出比,效益最大化”地培养一个孩子,却应是普通家庭最先规划的事情,毕竟普通家庭的娃子比土豪和精英家庭的娃子容错率更低。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土豪人家的娃子可以多番尝试,不成功回家继承家业就好了,咱普通人家的娃子这么一圈下来可能这辈子就废了。

不信的,欧美嬉皮士现状了解一下,年轻时很多都是家庭蛮好的孩子,不学习不工作成天玩一些虚无缥缈的文化之后,很多在老了之后成了流浪汉,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60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这就需要家长们在教育娃的道路上更需具智慧,在信息爆炸和焦虑普遍盛行的现在,考虑究竟怎么做才是对孩子乃至整个家庭都是最好的,而不是报了无数的特长班,用尽家庭的财务上限培养一个孩子。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毕竟,花了大量钱财的家长很难对娃子的特长成绩不做要求,而在年级增长、课业负担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能继续大量的特长班又是不现实的。

这就造成了娃儿们鬼哭狼嚎,家长们鸡飞狗跳,却最终却只能垂头丧气地半途而废,白白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04

那么平常家庭的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做最好的自己,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鸡娃不如先鸡己,相信有一个能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家长首先就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第二,做好家庭财务的规划不要把所有的资产都花在孩子身上。

要系统学习理财的知识,做好养老金的储备,就算不能为娃儿们提供康庄大道,至少不能将来成为娃儿们的负担。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喂喂,莫笑着拍着胸脯说我们可不能。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就广泛存在着因为养老金不足而必须一直工作银发打工族,而这些现在只能做着低端工作的银发打工族在年轻时往往是工程师之类的社会中产。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这批韩国的中坚阶层年轻时赶上了韩国的发展红利,大量人只要按部就班地努力工作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所以这批中产把大部分的钱财用在了孩子教育和娱乐享受上,并没有好好地考虑过退休和养老的问题。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但他们老了之后却发现国家的养老金并不足以支持退休养老,孩子又自顾不暇,无法承担传统的养儿养老。

所以这批韩国“中产”们只能在白发之年依旧继续打工维持生计,但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老年生活。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第三,养一个“好”孩子,培养他健全的人格。

未来的世界是未知的,很多的职业我们将见所未见,传统只要学习成熟技术(服从命令)就能做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是“火烧不着,贼偷不走”的能立足社会的技能和本事,是在人生遇到变化甚至遭遇低谷时,依旧有信心和勇气重头再来的人格特质。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脚踏实地而不假大空就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只生活在象牙塔里,活在家长的控制中。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第四,尽力找到孩子的天赋和真正的爱好。

既然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孩子教育上,那么我们就必须“集中力量干大事”,说白了就是在孩子本身就擅长的方向投入并加以培养。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娃儿们的特长往往在生活中就已经初见端倪,比如,是能和所有孩子交朋友的交际能力,是能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安静能坐一两小时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是灵活拆玩具的动手能力。


家长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它,鼓励它,培养它,然后把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变成最终能让孩子安身立命的本事。


05

我们每个人都想给孩子最好,可盲目的攀比只会让我们陷入焦虑的怪圈。

普通家庭想让孩子走得更远,需要家长拥有更大的智慧。

我们所期盼的不过是孩子平安、健康、幸福、快乐;而在小时候就在焦虑中成长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快乐的能力呢?

人生并不是百米冲刺,幸福的定义也不仅仅只有一个。

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也可以把普通人的勤劳 、拼搏、奋斗和幸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然后,让他们踩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到更美丽的星空。


做到这几点,赢在起跑线!



作者介绍:寒江雪,中年少女,6岁男娃妈。年龄渐长,仍心怀热情。曾任广告公司策划文案,保险公司讲师。愿用有温度的文字,跟世界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