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前幾天,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她向我說起了她見過的一幕:


一個小女孩被一個7歲左右的男孩推倒,磕破了膝蓋。


女孩哭了,男孩的父母走了過來,於是男孩急忙和走過來的父母解釋:“我不是故意的,我們是鬧著玩的。”


男孩的父母認為他做錯了事還在狡辯,大聲訓斥說:“你閉嘴吧,趕緊去賠禮道歉。”


男孩委屈地哭了:“我都說了我不是故意的!你們為什麼不相信我?”


他臉上掛滿淚水,倔強又有些受傷的神情,看著十分無助。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本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了,沒想到男孩下一秒舉動嚇壞了周圍的人。


他突然大喊著拽住自己的頭髮,然後開始使勁地扇自己耳光,那種發狠的勁,彷彿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仇人一般。

男孩的父母也驚著了,連忙拉住他打自己的手,喊道:“你打自己幹嘛?”


他們十分不理解,自己明明是正常管教孩子而已,他怎麼有這麼極端激烈的反應?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這個孩子到底怎麼了?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孩子生氣時為什麼會自我傷害”的話題。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其中,留言點贊最高的答案是:當憤怒和悲傷無處釋放時,那就對自己動手好了,因為生氣時傷害自己最容易。


在心理學上,這種自我傷害的行為,我們稱之為“自我攻擊”。這其實是孩子的一種長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壓抑,和心理上自我防禦機制的消極的保護性反應,也是負性情緒的發洩。


其實,這個男孩這種自我攻擊的行為,是在發洩心中的不滿。

有數據研究顯示:


20%的幼兒會有故意撞擊自己頭部、自己打自己的行為發生。男孩的出現概率比女孩高三倍,而2歲左右是孩子做出這種自虐行為的高峰期。這種自我傷害的行為會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


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自虐”行為,非但不加以控制或介入干預,反而還去刺激孩子、質疑他們的話,

這種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很容易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還記得上海17歲男孩跳樓嗎?


在回家途中母親突然把車停在高架橋中間,不顧身邊滾滾車流,跑下車去罵後排的孩子,遭其母親批評後,於是衝下車毫不猶豫從盧浦大橋跳下去了。


這個男孩年僅17歲,但在跳橋那一刻,沒有半分猶豫,整個過程,不到5秒。緊追在後的媽媽,因為沒有抓住男孩,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這個視頻只有短短几秒鐘,我反覆看了無數次,每次都為男孩那個決絕的背影所心痛。

很多時候,毀掉一個人,讓他生氣就夠了。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面對孩子愛“自虐”該怎麼辦?


01幫孩子認清自虐的危害

一般有自虐傾向與行為的孩子,只注重自殘當時的解脫和愉快感受,卻沒有想到它帶來的各種危害。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自虐的行為,就要及時給孩子講清這樣做的不良後果。


孩子只要從心理上認清了自虐的危害,就會樂意接受父母的引導。只有孩子主觀上想去改變,杜絕自虐行為的成功率才會更高。


02教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


每個人身上都是優缺點共存,對於因自我評價過低產生自虐行為的孩子,父母要幫孩子重塑自我認知,讓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

7歲男孩發脾氣狂扇自己臉,背後的原因竟如此......

03提高孩子的自信與勇氣


父母對待自虐的孩子,平常要有意識地去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比如,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或者擅長的事情,這樣孩子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勇氣,以克服孩子因自卑產生的自虐行為。

04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需要做到耐心地聽孩子解釋,以緩解孩子內心的壓力,避免孩子出現自虐的行為。


父母應做到不打斷孩子的敘述,不批評孩子的行為,不指責孩子的想法,不急切要求孩子迅速轉變等。


05教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父母要教孩子正確地宣洩消極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及時表達與處理不良的情緒,不要把負面的情緒積壓在一起,否則,孩子就很容易用自虐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