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又一企业拟上市,产品结构单一成“拦路虎”?

在城市资本市场的角逐中,除上市企业的数量与实力被视为很重要的评定因素之外,其拟上市企业的数量也能看出城市的发展潜力。4月21日,青岛证监局公布10余家拟IPO企业辅导工作进展报告,为青岛壮大“上市后备军”再添利好。

其中,作为国内商用POS机品牌前三甲的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英泰”)赫然在列,并于2月17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拟冲刺IPO,从新三板转战主板。

但疫情影响下,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支付方式,这对产品结构单一,又依赖大客户直销的中科英泰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此次转战主板IPO,能否如愿,尚未可知。

青岛中科英泰拟冲刺IPO

4月21日,青岛证监局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科英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此前的2月17日,中科英泰已在该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浙商证券。

青岛又一企业拟上市,产品结构单一成“拦路虎”?

进展报告中显示,中科英泰是一家以商用智能终端软硬件研发和设计为核心,从事商用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其辅导机构浙商证券自2020年2月17日起,开展对中科英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工作,期间整改了辅导对象不规范等问题,并于2020年1月进行了一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0.60股)。

据了解,在辅导备案前的3个月里,中科英泰几乎每月都会召开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定向发行股票、修改公司章程、转增股本、资产重组子公司等内容,拟为冲刺资本市场做准备。

而在此之前,中科英泰也曾于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直到2019年8月终止挂牌。从新三板转战主板拟冲刺IPO,中科英泰的行业地位和营运业绩便是其底气所在。

业绩不俗,为蚂蚁金服硬件供应商

作为国内商用POS机品牌前三甲,成立于2004年的中科英泰在行业内有着十几年的经验,在终止新三板挂牌前,其主营业务业绩表现不俗。

2018年,中科英泰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53.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636.24万元,同比增长24.95%。

其中,智能硬件产品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贡献收入2.75亿元,占总营收的96.78%,软件、服务及其他产品实现营收915.98万元,占比为3.22%。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科英泰成为了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POS机硬件供应商,这也是其这一年的最大业务亮点。

2018年,中科英泰与蚂蚁金服(海南)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采购框架合同》,合同金额为12170.22万元,合同主要内容是蚂蚁金服(海南)向公司采购支持人脸识别支付的自助收银设备及后续服务。

该合同约定的收款方式为分期收款,即蚂蚁金服(海南)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在确认交付的设备后,分36个月支付90%的采购款项,剩余10%的款项在支付完全部分期款项后的30个自然日内一次性支付。

与此同时,受到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分期付款影响,中科英泰2018年形成长期应收账款及一年内到期的应收款共计7192.55万元,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58.78万元。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科英泰与蚂蚁金服的合同金额占据其全年营收的40%以上,不难看出,中科英泰对于大客户直销这种营销方式的依赖。

然而,基于长久发展考虑,中科英泰高度依赖大客户直销的营销方式,或为其未来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产品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大客户

中科英泰能否成功突围?

近年来,伴随着非现金支付的不断普及,国内外市场对POS设备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长空间,但一场疫情的来袭,移动支付迅速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电子支付硬件业务空间正受到挤压和挑战,对于POS机的市场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而从中科英泰2018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其主营业务智能硬件产品在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了96%,产品结构单一,依赖度非常高。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主营业务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刻,中科英泰业绩受到的影响也会加大,相较于新大陆和新国都这两大同属国内POS机行业巨头企业的游刃有余,很容易被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中科英泰高度依赖大客户直销的营销方式,也有很大的隐患。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虽然其近几年毛利率的增速基本保持在40%以上,但依赖大客户直销的中科英泰,若一旦失去如蚂蚁金服这类主要客户,对其业绩及持续竞争力将十分不利。

而中科英泰此番从新三板转战主板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冲刺IPO,正是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新业务拓展的同时,解决上述隐患的好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