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但在這個追求效率的年代,似乎什麼都要求快,愛也是如此。

談戀愛進入了速食時代,每一個人都在喊著:“速戰速決”。用時間和耐心磨出來的愛情,成了一種奢侈品。

“女生戀愛找娃姐,男生把妹有PUA”,從Ayawawa到PUA,情感專家們的“愛情買賣”一度十分紅火。只要你花錢買課,就會向你傳授套路重重的戀愛秘訣。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我們對於愛越來越焦慮,以為這些戀愛秘訣會讓自己離愛越來越近,卻不知這些只是奇淫技巧,讓我們離真正的愛越來越遠。

如果你想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我建議趕緊丟掉手中的《迷男方法》《把妹達人》,上個世紀有位叫埃裡希·弗洛姆的思想家用一本《愛的藝術》,解答了這個問題。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埃裡希·弗洛姆是二十世紀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繼弗洛伊德之後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學家。

說起弗洛伊德大家都很熟悉,他創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學,開創了人類自我認識的嶄新領域。

如果說,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的地位相當於我們中國哲學的儒家創始人孔子。那弗洛姆就是繼承發揚精神分析學的孟子,他關於人性和愛的思想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即使時代變遷,他在上個世紀闡述的理論仍然指導著生活中二十一世紀的我們。

《愛的藝術》是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歷經半個多世紀一直被奉為心理學入門經典。

然而,本書中弗洛姆並不打算教會大家如何成為一個戀愛高手。

相反,他給指望通過一本書就懂得如何去愛的讀者潑了一瓢冷水,無情地指出:

在現代社會,愛是一種罕見的現象,愛是一種稀缺的能力,要想獲得愛,比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還要難得多!

01

愛沒那麼簡單

——愛是一種罕見的現象


在我們生活中,愛似乎隨處可見,每個人似乎都經歷著愛的故事。

最賣座的電影是愛情電影,最暢銷的小說是愛情小說,流傳最廣的歌曲是愛情歌曲。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大家渴望愛,希望獲得愛,卻又常常碰壁,撞得頭破血流。

弗洛姆認為,這種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正確認識愛,對愛存在著誤解。

愛不是被愛。有些人把愛當作如何惹人愛、受歡迎,千方百計地去迎合別人。

有個成語叫“男才女貌”,很好地表達了我們文化中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被愛。

所以,男人往往通過追逐更高社會地位和更多的財富,女人則常常追求保持青春美麗和優雅,以使自己能夠更受歡迎,被更多人愛。

愛不是交易。有些人把愛當作有價值的商品去互利交換。比如相親中,男女像是參加商場推介會,個人的學歷、收入、外貌、年齡等條件就是一個價碼,在茫茫人海中需找等價或者更高價格的人。

愛不是激情。還有些人會把愛與墜入情網時的強烈感受相混淆。我們常常發現熱戀期的戀人如膠似漆、難捨難分。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有一方抱怨對方不再像剛戀愛時那樣愛自己。如果把愛當作激情,愛總是短暫易逝。

愛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確認過眼神就知道是對的人,靜靜地等待就會遇見對的人。

弗洛姆對愛作了這樣的界定:“愛是指熱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質、積極地建立與他人的關係,是指雙方各自保持獨立與完整性基礎上的相互結合。”

簡單地說,愛是一種活動,一種人際關係,是建立在雙方平等、各自獨立、相互肯定基礎上的人與人的結合,人與他人的和諧相融。

02

愛是如此重要

——愛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

從來不會有人否認愛的重要性,但愛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重要。

弗洛姆認為,愛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完美回答。

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會意識到在生與死麵前的無能為力,會意識到在自然和社會面前的渺小無助,於是產生一種深切的孤獨。這種孤獨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生存狀態。

如何從孤獨中解脫出來,克服與自然的分離,就是人類的生存問題。

柏拉圖在《會飲篇》裡有一個小故事:人最初都是“雙體人”,有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由於人類的傲慢自大,眾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兩半,人類變成了孤獨的“半人”,終其一生苦苦尋找另一半。柏拉圖說這就是愛的起源。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半人”這種不完整的狀態隱喻著個體永遠是未完成的、殘缺的,訴說著人類精神的孤獨,和試圖從孤獨中走出來的焦慮。

如何擺脫孤獨,回答人類生存問題,愛就是最完美的答案。

人身上只有愛這種情感,既能保持自我的獨立與完整,又使自我與世界連為一體。

有了愛,人才會積極思考,發揮創造力,人才能夠全面、客觀的看問題,認識世界。所以我們需要擁有愛,愛自己、愛別人、愛世界。

03

你真的會愛嗎?

——愛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既然愛如此的重要,那我們怎麼才能獲得愛呢?

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成熟的、具有創造力的能力。個人愛的能力取決於所處的特定文化對個人性格所產生的影響。

不幸的是,

在現代文化影響下,我們越來越難以獲得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錢比愛重要”的觀點,認為錢是愛的物質基礎,現在的社會很現實,沒有物質基礎的愛不能長久。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在現代社會的市場條件下,有用的物和人都會被轉化成商品,市場的需求決定一個物或人的交換價值。人們已經很習慣用“一座耗資千億的大橋”“一塊價值十萬的手錶”“一個年薪百萬的人”去形容物或人。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

所以,人們錯誤地認為幸福來源於於獲取金錢、名望和權利,來源於用金錢購買一切買得起的商品。

大家用平等互利的交換原則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把利潤、需要、市場、輿論等擺在首要,使自己與他人更加疏遠,從而更加地感到孤獨和焦慮。

在現代社會,愛成為了一種稀缺的能力,獲得愛的成就也尤為艱難。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有所作為。

弗洛姆說,愛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

如果我們要想知道如何去愛,就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和專注去學習和訓練,一是要掌握愛的理論,二是要學習愛的實踐。就像學習音樂,不僅要精通樂理,還要日日練習,才能對音樂這門藝術有所造詣。

他認為,掌握愛的藝術有四個要求,任何渴望掌握愛的藝術的人,就需要在生活中踐行這些要求。

第一,要自律,有規範地去學習愛的藝術;

第二,要專心,全身心地專注和投入;

第三,要耐心,欲速則不達,保持平和的心態;

第四,要關注,時刻保持對愛的關心與興趣。

看到這個答案,可能會有人失望,因為這些方法實在是簡單而無趣。

但就像沒有人能夠一夜之間練就絕世武功。

真正的武林秘籍,從來都是寥寥幾字,看似無奇,卻言簡意深。

真正的絕世武功,從來都是日日苦練,平淡枯燥,卻終成大師。

愛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愛的秘籍已告訴我們,能否成為愛的大師,還得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