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聊基金:第四季


基金经理聊基金:第四季


肖志刚是我很喜欢的一名公募基金经理,以性情直率、敢说敢言而闻名。

我经常向他咨询一些关于公募基金的刁钻问题,他也都很坦率的回答。

我将这些问题整理出来,供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公募基金。

本期是这个栏目的第四期


01如何让基民赚钱?

问:

请教肖总,在众多角色都不关注基民赚钱与否的今天,如何才能让基民赚到钱呢?

答:

赎回基金的时候,如果持有人亏钱,就把之前收的管理费一起退回去。


02有关职业选择

问:

请教肖总,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会让你家的小朋友未来做基金经理吗?

答:

站在个人角度,我支持年轻人以基金经理为目标,大部分咨询我的在校生,我也是建议优先考虑。

如果让我自己重新选择,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现实的收入肯定是一方面,难得职业经理人里收入能这么高,特别能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至少工作态度很好。

进了这一行,就有点像高中生被分进了尖子班,那种劲头就是不一样。

也许是这场子本身就太刺激了吧,反正大家很少有不务正业或其他不良嗜好的。

投资依赖的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在工作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升认知,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正是因为这份工作高度依赖认知水平,其他的权力啊资源啊,都没啥用,所以即使收入高,那种二代倒是很少,即使有也不顶用,也不妨碍。

这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数、自己领悟的过程,逐级提升。

刚进基金公司时,状态跟在学校差不多,白天听卖方来讲报告,而且态度比老师客气多了,晚上自己写作业写点评给基金经理,出去调研见的都是老板和高管,见世面。

八菱科技发行失败时,另一家待发行的老板叫我去公司,拉着我从下午1点聊到晚上11点,都是经营管理的精华。

如果说读书这事靠个人自觉,那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就托这份工作的福了,可以见行业各业的精英,而且是学到东西的那种。最意外的是见过卓伟,问了好多八卦啊。

虽然有时觉得这些年被耽误了互联网的机会,但也庆幸还好干的是基金经理这事,磨刀不误砍柴工吧。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机会,二十年后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给小孩一个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机会,然后自己去领悟试试,比如买车时选型号,选车牌号、买房都全程见证并决策。


03债券基金、指数基金经理的收入

问:

请教肖总,指数基金经理和债券基金经理拿分成的比例与主动基金基金一样吗?

答:

因为债券客户以银行保险等机构为主,债券经理本身承担销售职能,因此对他们计算分成更容易,也更顺理成章。
好的债券经理跳槽,就能带走几百亿规模,客户跟得更紧。


所以他们的收入方差很大的,收入高的肯定比公募股票的多,我反正听过或认识的好几个。


公开的你看看孙明霞案子就知道。
指数的议价能力就差得多了,没听说过个案,如果量化算上就不知道了,估计也跟主动也差不多吧。


04 有关老鼠仓

问:

请教肖总,看书上说有的基金经理搞老鼠仓,用新基金抬老基金的轿子,这个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现在还有这种情况吗?

答:

是写在法院文书上,有公告,很细节的。一夜暴富的机会也都在刑法上写着呢。

我理解你说的新老基金问题,就是募集到的新基金,买老基金的持仓吧,这个是一直在发生的啊。


只要有申购,无论申购的新基金还是老基金,都是买同一批股票,对股价的影响没区别。


区别在于,如果分两个基金,那肯定是老基金占便宜,如果申购的就是老基金,那已有持有人占便宜。


总之,新人肯定是为老人抬轿,所以申购新基金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了。

当然,市场方向还是扭转不了,比如现在跌的时候,无非老基金可能跌得少一点罢了。

05 有关易方达

问:

肖总如何评价易方达这家平台?

答:

他们有一条业务线有四位管理层,分别是副总和三位总监。


副总年龄大一些,另外三位80年前后的,副总有一次谈起他十年后退休时,对这三位的期许与安排。

这样的团队像德国队,而大多公司是想着巴西队的。

这样的公司,对客户、合作伙伴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但对员工来说有利有弊,个人发挥空间会有些限制,所以也会有抱怨或离开的。

相反,陆家嘴的基金公司多,办公室离得近,跳槽频繁,以至于上海基金公司数量占了全国一半,规模只占三成。

基金行业是一个没有技术变革的行业,不需要那么多战略啊风口啊,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靠的是熟能生巧的经验积累。

这个角度来说,跟大多数的传统行业类似,小地方容易出大企业。

从这点来说,正因为偏居广州,反倒成就了现在的易方达。


06 有关金牛奖

问:

肖总,能给讲讲金牛的评奖流程吗?

答:

金牛奖跟新财富不一样,没有拉票环节,主要是基于客观的公开业绩,再经过评委的筛选,进行一些剔除吧,我理解的是这样。

比如剔除运气带来的业绩,2015年底发的新基金,还没来得及建仓就熔断了,这些即使业绩好也没得奖。

评奖前也不会跟基金经理联系的,基金经理等着就行。

基金经理好像多数对这个奖也没那么在乎,不像新财富上榜了立刻每个月多几万的津贴,金牛奖啥没有,一般四五月份颁奖吧,那时年终奖都发完了,也不会因此追加。

最大的用处是卖基金时,公司用来准入和宣传的,可基金经理对发基金就没兴趣。

私募的朋友曾提醒我,开私募的话,有奖容易进渠道的白名单。


过了两年他又说,其实进白名单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最近他在考虑把私募关了。

07 技术分析路线

问:

请教肖总,有没有走技术分析路线,成绩还很不错的基金经理?

答:

现在走技术分析的少吧,多孤独啊,每天有那么多人跟你说各种报告和消息。

2000年前后的第一代基金经理有看技术的,我也只是见过人而已,现在他们也进化了。

技术分析是以前信息匮乏时代,想研究基本面也没条件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就像古代流行唐诗宋词元曲,不是人们喜欢,是因为笔和纸太贵了。

你们大部分人都没经历过,以前到了三四月份的年报季节,我都是去买一份中证报,上面登了上市公司年报全文,一家公司一大版面,超厚,看完卖废纸就把买报钱收回来了,这种情况下不技术分析还能干啥。

以前国信有个技术分析高手,经常来路演,基金经理喜欢去听,尤其熊市关心找底,就像癌症患者听体检报告似的。

OK,今天就聊到这,我们明早8点见。


下面是昨天的估值表:

基金经理聊基金:第四季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认真的天马”,每天早8点一起学习投资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