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1

前不久,我去參加了一場高中同學組織的聚會。雖然大家許久未見,但一起走在校園裡,回憶當年打鬧嬉笑的場景,氣氛很是熱鬧,彼此之間互相調侃,聊的熱火朝天。

直到有個同學提起大江,氣氛一下就冷了下來,很多同學都在嘆氣,不知道說什麼。

大江當年是我們班的學霸,每次月考貼出來的光榮榜上一定有他的名字。高考時他如願考上了一本重點,畢業後也順利進入一家大型藥廠實習。

他的很多領導都是他的師兄師姐,有師兄甚至跟他說:你熬上一兩年,做出點成績,我就把你提為主管。

那時我畢業找工作不順,還很羨慕他的好運。知道他在那家藥廠工作幾個月就辭職後,我很是不解。

他說:這裡上班很辛苦,經常需要加班,每個月的工資還買不到一平米的房子,在這個公司沒什麼前途,要換家更有前途的公司。

後來他去了廣州,我們也漸漸失聯了。直到這次高中聚會,才聽說他後來的情況。

聽說他去廣州後,換了很多公司,每份都做不長,不是嫌工作辛苦就是工資低。有段時間還被人騙了去做傳銷,在裡面呆了兩年才出來。

之後在廣州混了七八年,在30+的年紀,被父母催著回家相親。

後來他相親跟一個女孩訂婚了,那個女孩在家裡省會城市上班,要求在當地買房結婚。

我們那裡工資水平離廣州深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那會是13年,房價遠沒有現在這麼高,很多在廣州深圳上班的同學,回去定居後都買得起房,可是他工作了這麼多年,竟然連首付也拿不出。

最後未婚妻覺得他不腳踏實地,好高騖遠,跟他分手了。從那之後,他就一直單身到現在。

他現在在我們當地城市工作,還是經常跳槽,有時還跟同學推銷產品,誇海口說老闆如何器重他,他打算在哪裡買房等等。

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大江原來的起點比我們班裡的很多同學都要高的多,可是他工作之後,總是很焦慮,總想一下就能買房買車,跳脫原來的生活圈子,跨越階層。

但同時他又不腳踏實地,想著一步到位,總是在“尋覓機會,覺得太難了放棄,再尋覓,再放棄”這樣的循環裡繞不出來,以致一事無成。

大江開始抓了把好牌,但後來卻被他自己打爛了。他雖然焦慮現狀,擔心階層固化,卻不肯踏實努力。現在也有好多人,每天焦慮工作,焦慮房子等等,卻不付出行動,只是呆在自己的舒適圈裡。

其實只要你願意努力突破自我,很多機會在等你。

2

我的一個好朋友K,不到30歲,現在某知名企業任職軟件工程師,月薪2W+,靠自己在二線省會城市買房買車。

當初我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我報名了一個英語培訓課程,第一次參加英語角的時候,看到有一個人在誇誇其談,旁邊好幾個人在偷偷的笑他發音不準,語法錯誤,但他絲毫不在意,依然大聲地說著蹩腳的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人就是K。

成為朋友後,他告訴我,他是一名修車技師,底下帶了好幾個徒弟做事,工作算輕鬆。

但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安逸了,自己還這麼年輕,卻感覺人生一眼看到了頭:多年後也許他還是帶著一群徒弟,做著修車的工作,領著微薄的工資,過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

他不想要這樣的人生,他想改變。

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考慮到自己沒有其他技能,雖想改變,但沒什麼方向,只能先從容易入手的學歷和語言開始。於是他決定自考專升本,並報名學習英語。

那時他的工資不高,也沒什麼存款,學費都是分期付款的,每個月生活捉襟見肘,但他依然堅持了下來,基本每晚都去校區學習,練習口語,從沒想過放棄。

兩年後的有一天,他跟我說,他學歷自考考完了,拿畢業證估計沒什麼問題,英語現在也能跟上進度了,他想再學點什麼。

聽說現在互聯網很火,機會應該比較多,他想去學習計算機編程,因為我表弟在騰訊上班,對這行算有點了解,所以他想問問我的意見。

我說現在互聯網行業機會確實比較多,入門比較容易,但要想學好編程並不容易,尤其是你沒有任何基礎。

他想了想,說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先做了再說。

開始的學習並不順利,他有時抓破了頭也做不出老師佈置的作業。課程過了一半,老師跟他談話,說他進度嚴重跟不上,是不是課後沒有努力?並且說後面要還是這種進度的話,會畢不了業的。

他跟我吐槽,說他其實每天下班後都在練習,晚上敲代碼到12點才睡,就是覺得難,跟不上。我說可能編程不適合你,要不算了。

他說這段時間學下來,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有時敲出一段代碼也很有成就感,他想學完再看。

最後,他決定辭職,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全職學習,看能不能突破。如果還不行,他就死心了,回去繼續做他修車的老本行。

後來,他做到了。從最基礎的軟件開發做起,一直到能獨當一面的高級開發工程師,月薪從開始的5K一路上漲到現在的2W+,不到30歲,靠自己就做到了買房買車。

現在回想起來,他說當時是真苦啊,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咬牙挺過來的,但很慶幸當時沒放棄,才有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他很喜歡。

K從一名修車技師轉行到互聯網,如今能在知名企業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拿著遠高於當初的收入,靠自己從農村遷移到省會城市定居,這一切都源於他不甘於現狀,努力提升自我,堅持不放棄,最後實現了階層躍遷。

3

我的表姐麗麗,生於湖北一個十八線小城市的農村,當時高中沒讀完就出來工作了,因為沒有學歷和技能,最後只能去工廠做了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

有一天,她的女兒玲玲給她打電話說:“媽媽,我今天不用上學,因為同學小天沒來,所以老師叫我們回家了。”她很奇怪,為什麼一個學生不去學校,老師就不上課了,於是趕緊打電話問玲玲的外婆是怎麼回事?

外婆說家裡有能力的年輕人為了小孩讀書都搬到縣城去住了,在村子裡住的小孩很少。

她們村子現在年紀小的小孩一共只有4個,還是不同的年齡,所以需要拼班讀書,也就是一年級和二年級一起上課,相當於每個年級只有一兩個學生,如果哪個小朋友有事沒去學校,學生太少,老師就會放學不上課。

因為玲玲是讀一年級,才開學沒多久,麗麗也是第一次聽到村裡的小學是這種情況。她原以為村裡的學校只是師資不怎麼好,卻沒想到連正常的上課都有問題,這一刻她覺得很痛心,很內疚。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工廠工作,因為工作遠,玲玲成為了留守兒童;因為夫妻感情不好,自己婚姻失敗,玲玲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現在因為自己不努力,玲玲竟然都不能好好的上學。

麗麗覺醒自己不能再過這種生活了,她一定要改變現狀,要給小孩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接受好的教育。

她先是在武漢換了一份文員的工作,雖然工資依然低,但不需要加班,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用來學習。接著她報了很多學習課程,工作日晚上是網課,週末是線下課。

高中都沒讀完的她,重新撿起課本真的很困難,很痛苦,但每次一想到女兒玲玲,她就充滿了力量,覺得這些困難和痛苦都不算什麼。

她告訴自己,為了女兒,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堅持了好幾年,麗麗終於拿到了大專文憑。而且因為她勤奮上進,做事踏實細心,公司老闆也越來越信任她,有意培養她往管理層發展。

現在的她已經是財務主管了,工資也比原來漲了很多。

前不久,武漢放開人才落戶政策,將學歷要求放寬到大專,麗麗剛好滿足條件,馬上申請了落戶武漢。現在則張羅著在武漢買房,想把玲玲從老家轉去武漢讀書。

玲玲聽到後高興的在家嚷嚷了好幾天,給周圍所有的人都說了一遍:“我要去跟媽媽一起住了,我可以在武漢讀書了。”

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在即將奔四的年紀,麗麗終於華麗的轉身了。當年讀書時嫌辛苦,她放棄了,但最終她還是決心改變,堅持努力沒放棄,實現了階層跨越。

很多人說現在階層固化了,窮人沒法改變命運了。我不這麼認為,相反,我覺得階層通道變寬了。

網絡信息時代,每天都有很多新興產業興起,很多工作機會等你去挖掘。只要你願意努力,堅持自我成長,不放棄,你一定可以找到屬於你的機會。

作為普通人,我們要怎麼抓住機會,實現階層躍遷呢?

保持學習的心態,提升學歷或技能

對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的我們來說,學習是提升自己最簡單最快的方法。

無論你是想提高學歷,還是提升你的專業技能,只要你努力學習取得相關的證書,在後續的職場上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在同等機會面前,可能你更能脫穎而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要一直保持學習的心態,積極向上。

關注趨勢,找準你的目標

有人說,努力很重要,但努力的方向更重要。我們需要關注社會發展趨勢,尋找你的方向。

在確定目標的過程中,千萬不能看別人做的好就跟著去做,要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結合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和以往的經歷等等來綜合考慮。

簡單來說,就是在社會大趨勢的前提下選擇去做自己擅長的事。

做行動上的巨人

我們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們經常想著要怎樣努力,要怎麼改變,計劃想了一篇又一篇,但落實到行動上卻寥寥可數。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很多事要先去做了才有結果,只靠想,是想不出所以然來的。

要有耐心,做到堅持不放棄

有些人總是三分鐘熱度,間歇式的努力,不肯踏實的在自己的領域持續努力,總是挑來挑去的想一下子就撿到一個大西瓜,實際會連芝麻都撿不到。

不是階層固化,只是你自己放棄了

堅持的路上一定充滿種種困難,咬牙跨過去,每天進步一點點,慢慢積累。長久以往,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甩開周圍的人,跑在了隊伍的前面。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要有耐心,厚積薄發,等待你的機會。

你也不用擔心開始的太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即便你曾經在中途短暫的放棄過,但只要你不自我設限,奮起直追,堅持不放棄,你依然可以跨越階層,通往新的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