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十課《馬詩》《石灰吟》《竹石》教材解析

《古詩三首》是六年級語文下冊部編教材第四單元第十課。

本課的三首古詩都是詠物詩,立意深遠,表情達意含蓄。三位詩人借詠歎馬、石灰、竹石,表達自己的人生志向。

《馬詩》是唐代詩人李賀寫的《馬詩二十三首》中的一首,通過詠歎馬的命運,表達詩人的遠大抱負和不遇於時的感慨。詩的大意是:塞外大沙漠裡,黃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猶如皚皚的白雪。月亮高懸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彎鉤。什麼時候我能給馬帶上金絡頭,飛快奔馳著,踏遍這清爽秋日時的原野!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邊塞戰場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帶到了寂寥、冷峻的邊疆之地。“沙如雪”既從視覺上寫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顏色,又從觸覺上寫出了夜間寒冷的感覺,讓人似乎看到了空曠荒涼的大漠在明亮皎潔的月光下,閃著如雪的寒光。“月似鉤"表面上是形容月亮彎彎的形狀,但“鉤"也是古時的一種彎刀,在“大漠"“燕山”這樣的特定環境下,“月似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武器和疆場征戰的場景。詩的後兩句借馬抒情:什麼時候馬兒才能帶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之時恣意馳騁呢?“ 金絡腦”指的是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表示非常貴重的鞍具,象徵著馬受到主人的重視,寄託了詩人自己渴望能像這馬兒一樣被人重用、一展抱負、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第三句開頭以“何當”兩字作設問,“何當”即“何時將要”,表達出一種遙遙無期的意味,既含無限期盼,又寓無盡無奈。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悲嘆,令人感慨扼腕。

六下第十課《馬詩》《石灰吟》《竹石》教材解析


《石灰吟》以石灰作比,藉以言志,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因為它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全詩句句不離石灰,表面描寫了石灰的燒製過程,實際上句句關照人的品格,都是在說如何錘鍊人的高尚品質。詩人詠石灰,也是吟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狀態,吟詠自己磊落的襟懷。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石灰從開採到燒製的過程。石灰石要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之後,又要經過烈火焚燒才能成為石灰,因此磨鍊出了堅強堅韌的品格。“若等閒"寫出了石灰的態度,不論是“千錘萬鑿”,還是“烈火焚燒”,都被看作是平常、輕鬆的事。同時這也是詩人的心聲:無論面對怎樣的嚴酷考驗,都能從容自如,處之淡然。詩的後兩句中,“粉身碎骨”是“烈火焚燒”的必然結果,“渾不怕”與“若等閒”一脈相承。“要留清白在人間"則是前三句的總結,既是石灰“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的根本原因,也是詩人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誓言。“清白”一語雙關,既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喻詩人自己高尚的情操。從全詩看,要成就清白,何其不易,要保持清白,又何等艱難。生命可以消逝,軀體可以拋棄,但精神氣節卻要長留天地。石灰本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凡的東西,于謙卻獨具慧眼,從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稍加提煉,就賦予石灰崇高的品格和頑強的精神,借石灰石開採、煅燒、粉碎的艱辛過程,喻指無論面臨怎樣嚴峻的考驗都視若等閒,由此來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堅貞不屈的心性。

六下第十課《馬詩》《石灰吟》《竹石》教材解析


《竹石》是清代詩人鄭燮為自己的畫作《竹石圖》所題的詩。前兩句寫了竹子的特點,後兩句寫出了竹子的品格。詩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兒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千萬次的磨鍊仍然堅韌挺拔,任憑東西南北風的呼嘯也不動搖。首句開頭一個“咬"字把竹子擬人化,一個“定”字寫出竹子目標之明確,“不放鬆"寫出竹子意志之堅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現在人面前。第一句寫了竹子的全貌,第二句則是對竹子根部的特寫——紮根在巖 石的裂縫之中,與第一句中的“咬定青山”相呼應,一個是整體,一個是局部,展現了畫之“形”。後兩句是無法用畫筆描繪出來的,卻是詩人作畫、作詩要表達的“神", 在詩人筆下,“磨"“擊"寫出加害者手段之殘忍,“千”和“萬”突出加害者用心之險惡。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但在“千磨萬擊”之下“還堅勁”,一個“還”字,讚美之情頓出。“東西南北風”寫的不僅是風向的不同,還有季節的變換。無論風從哪個方向吹,無論季節怎樣變換,竹子都傲然挺立,堅韌剛勁。“任”寫出了竹姿態之豪邁,“爾”字透出對東西南北風的蔑視。本詩託物言志,詩中的竹其實是詩人高尚人格的寫照,詩人借竹子堅韌的傲氣,表達自己的剛正不同、鐵骨錚錚。

(來自教師教學用書,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