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尉誤走妖魔背後是權力的深層含義:洪信,信什麼

大宋嘉祐三年,京師瘟疫大盛,參知政事范仲淹建議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禳瘟疫。

這便是《水滸傳》的引子。

洪太尉誤走妖魔背後是權力的深層含義:洪信,信什麼

朝廷派洪太尉前往山西龍虎山宣請張天師主持做法。在錯過牧童一角現身的張天師後,清宮道人請太尉遊山。一路遊玩,洪太尉一行人來到了“伏魔之殿”。

真人說,這裡封印著魔王。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非要真人打開瞧個究竟。真人不肯,說先祖天師叮嚀告誡過後人不許擅開。

洪太尉滿心好奇,哪能聽進,威脅真人,如果不打開,就回朝廷告你們一個欺君煽惑之罪。

封印的妖魔和要觀賞妖魔的妖魔,誰更恐怖?誰更要命?

真人妥協了,喚幾個火工道人揭了封皮,用鐵錘打開了鎖。

有意思的是,眾人默契般一齊往殿內走,沒有誰說不進的話。可見,真人一夥內心對這“魔”也是充滿好奇。

在殿內,看到鑿有“遇洪而開”四字的石碑後,洪信更來勁了,要掘出石碑底下的妖魔瞧瞧。

洪太尉誤走妖魔背後是權力的深層含義:洪信,信什麼

掘開石碑後,只見一道黑氣衝上天空,散作百十道金光,四散而去。一行人嚇慘了,慌忙奔逃。洪太尉更是驚得目睜痴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叫苦不迭。

讀至此處,我想,為何要安排洪太尉誤走妖魔?

除了什麼揭示“亂自上作”這類濫用以致被架空了的“別人說”;

再除了我腦海裡一閃而過的:越禁止,越好奇的想法外,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

一番探究,我在洪太尉的名字上找到了落腳點。

洪太尉,叫洪信,太尉是他的官職名稱。

在宋朝,太尉是管理大宋軍隊的最高長官,大權獨攬。

洪信,單名一個“”字,“信”有相信之意,洪太尉信什麼呢?

洪太尉信的東西很簡單——權力。

這在他屢次威脅真人的言語中可看出來,他對自己的權力有絕對信心,更對真人在權力面前會低頭有十足的經驗把握。

所以,釋放妖魔後,他最擔心的不是妖魔,而是皇上知情。皇上知曉了,意味著責罰,意味著權力有失去之虞。失去權力,失去一切。

龍虎山上被鎮壓的妖魔恐怕在權力面前,也不得不感嘆:小魔見大魔。

正因為洪太尉相信權力,所以他不信會有比權力還厲害的妖魔。

人與人的不平等,也包括要相信的東西。

洪太尉誤走妖魔背後是權力的深層含義:洪信,信什麼

我想,世上只有走在兩端點的人才有資格相信簡單而單一的東西。

比如,老子信道,孔子信仁,孟子信義。

另一端,則是如高俅或李逵般諸人,他們相信的東西也簡單:權力或拳頭。

前者是聖人,大道至簡;後者潑皮無賴,沒有原則,沒有底線。

洪太尉誤走妖魔背後是權力的深層含義:洪信,信什麼

而處在中間的大宋百姓,不得不相信更多的東西:

他們相信,大宋的每一條法令都不能保護自己,要遵守;

他們相信,廟堂裡任何一人都可輕鬆搞死自己,要敬奉;

他們相信,殺人犯法是否被懲罰是權力的遊戲,要資格;

他們相信,梁山好漢的很多敵人會被滿門斬殺,要站隊;

……

比如龍虎山的真人,他相信歷代祖師傳下的“鎮魔”之說,他也相信洪太尉說的奏你們眾道士阻擋宣詔,違別聖旨,煽或百姓,追了度牒,刺配遠惡軍州受苦。

和祖師的告誡相比,龍虎山清宮真人更信洪太尉的話,因為妖魔可被鎮壓、封印,而在封建王朝,作繭自縛自毀前的專制權力沒有敵人。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